偏瘫患者桥式运动辅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85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偏瘫患者桥式运动辅助器,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上方的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铰链轴柱,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通过铰链轴柱转动连接,且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底板共同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臀部搁置组件,所述臀部搁置组件包括弹性支撑部以及与弹性支撑部连接的充气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偏瘫患者桥式运动辅助器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且便于收纳。且便于收纳。且便于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瘫患者桥式运动辅助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偏瘫患者桥式运动辅助器。

技术介绍

[0002]桥式运动有利于训练腰背部肌肉群肌力、提高骨盆对下肢的控制及协调能力、诱发下肢分离运动、缓解躯干和下肢的痉挛,是成功站立和行走的基础,桥式运动可以很好的训练伸髋肌群以及臀部肌肉,对于偏瘫患者锻炼腰背部核心肌力及偏瘫侧下肢肌力,属于简单有效的康复动作,在做桥式康复运动时,腰部肌肉群核心肌力及偏瘫侧下肢肌力差以至于患者不能正常使臀部抬起和落下,且偏瘫侧下肢肌力差,下肢屈膝时腿不能够支撑,使腿部向外侧倒,且脚亦不能固定在床面,使脚向前滑动,因此,在做桥式康复运动时,需要器械辅助完成动作。
[0003]现有技术中的康复器械结构复杂且体积较大,在使用结束后也无法进行收纳;使得患者在家中使用时需要较大的空间存放康复器械,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偏瘫患者桥式运动辅助器,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且便于收纳。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偏瘫患者桥式运动辅助器,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上方的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铰链轴柱,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通过铰链轴柱转动连接,且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底板共同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臀部搁置组件,所述臀部搁置组件包括弹性支撑部以及与弹性支撑部连接的充气件。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第二端部;所述铰链轴柱包括与基板宽度方向平行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设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铰链轴柱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连接杆连接。另一端与底板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为伸缩杆。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穿设于第一滑槽并可相对于第一滑槽滑动,且所述支撑杆与底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锁定件。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下肢托架;所述下肢托架包括搁置架,所述搁置架设置有与腿部形状相适应的腿部搁置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下肢托架还包括与搁置架连接的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搁置架设置在第二滑槽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支撑部设置有臀部贴合凹槽和防下滑挡垫。
[0014]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抓杆。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基板还设置有垫层。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通过设置铰链轴柱,以实现对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角度的调整,且操作便捷,结构简单;同时,可通过对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角度的调整实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折叠收纳,减少存储空间。
[0018]2、通过设置气囊与充气件的配合,以气囊的升起和降落来辅助患者的臀部托起或下落,并且气囊的升降过程较为缓慢,更适应于患者的使用。
[0019]3、通过设置下肢托架,实现对患者腿部的支撑,防止患者的腿部外翻以及滑落。
[0020]4、通过设置垫板,实现对患者背部的支撑,提高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偏瘫患者桥式运动辅助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采用伸缩杆作为支撑杆的偏瘫患者桥式运动辅助器的侧视图;
[0023]图3为图1中采用直杆作为支撑杆的偏瘫患者桥式运动辅助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对应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偏瘫患者桥式运动辅助器,包括底板1以及位于底板1上方的基板2。基板2上设置有臀部搁置组件3以及下肢托架4。底板1的两侧设置有抓杆5,以供患者使用时双手抓持。
[0026]基板2包括第一基板21、第二基板22以及铰链轴柱23。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通过铰链轴柱23转动连接,以实现对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进而适用于不同身高患者的患者使用,且可以实现对基板2的折叠收纳。具体的,第一基板21设置有第一端部211,第二基板22设置有第二端部221。铰链轴柱23穿设于第一端部211以及第二端部221以实现对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的转动连接。使用时,第一基板21、第二基板22以及底板1共同构成三角形结构。患者的腿部放置在第一基板21上,臀部以及背部放置在第二基板22上并形成桥式运动的姿势。
[0027]第一基板21设置有下肢托架4。下肢托架4包括搁置架41以及支撑横杆42。搁置架41设置有一对且与支撑横杆42连接。搁置架41设置有上托架411以及滑动杆412。上托架411设置有与腿部形状相适应的腿部搁置槽413且上托架411呈弧形结构。腿部搁置槽413内设置有多个不规则的凸起以增大腿部与上托架411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腿部下滑。滑动杆412的一端与上托架4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横杆42连接。支撑横杆42可设置在第一基板21
上并与第一基板21固定连接或直接嵌入第一基板21内以实现固定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采用支撑横杆42嵌入第一基板21内的连接方式。支撑横杆42与基板2宽度方向水平且设置有第二滑槽421。第二滑槽421与基板2宽度方向水平且容纳有滑动杆412,以使滑动杆412可在第二滑槽421内滑动。优选的,第二滑槽421贯穿与支撑横杆42。通过设置滑动杆412以及第二滑槽421,使得患者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对一对搁置架41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以调节患者在使用时两腿之间的间距或适应不同大小的腿型。
[0028]第二基板22设置有臀部搁置组件3以及垫层222。臀部搁置组件3包括弹性支撑部31以及充气件32。充气件32与弹性支撑部31连接。充气件32为充气机,优选为电动充气机。弹性支撑部31包括气囊311以及防下滑挡垫313。气囊311设置有臀部贴合凹槽312,且气囊311与充气件32连接。防下滑挡垫313与气囊311连接且设置在气囊311远离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瘫患者桥式运动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板(1)以及位于底板(1)上方的基板(2);所述基板(2)包括第一基板(21)、第二基板(22)以及铰链轴柱(23),所述第一基板(21)与第二基板(22)通过铰链轴柱(23)转动连接,且第一基板(21)、第二基板(22)与底板(1)共同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基板(22)设置有臀部搁置组件(3),所述臀部搁置组件(3)包括弹性支撑部(31)以及与弹性支撑部(31)连接的充气件(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患者桥式运动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21)设置有第一端部(211),所述第二基板(22)设置有第二端部(221);所述铰链轴柱(23)包括与基板(2)宽度方向平行的连接杆(231);所述连接杆(231)穿设于第一端部(211)和第二端部(2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瘫患者桥式运动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轴柱(23)还包括支撑杆(232),所述支撑杆(232)的一端与连接杆(231)连接,另一端与底板(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瘫患者桥式运动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32)为伸缩杆。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瘫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丹杨煜卫炜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市人民医院启东肝癌防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