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275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解决了控制加热器的结构复杂而导致尺寸增大这一问题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输送部,其对介质进行输送;液体喷出部,其向介质喷出液体;干燥部,其使被喷出有液体的介质干燥,干燥部具有送风部和加热部,所述送风部朝向介质吹送空气,所述加热部包括对空气进行加热的正温度系数元件。数元件。数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如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一种通过由镍铬合金线加热器加热了的空气而使喷出至记录介质上的油墨干燥的装置。
[0003]由于镍铬合金线加热器等加热器在通电时温度持续上升,因此,需要利用传感器对温度进行检测而进行控制的控制基板等,从而导致装置成为复杂的结构,而且尺寸也增大。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641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输送部,其对介质进行输送;液体喷出部,其向所述介质喷出液体;干燥部,其使被喷出有所述液体的所述介质干燥,所述干燥部具有送风部和加热部,所述送风部朝向所述介质吹送空气,所述加热部包括对所述空气进行加热的正温度系数元件。
[0006]在本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正温度系数元件具有如下的特性,即,在被通电而温度上升时,所述正温度系数元件的温度以预定温度而恒定的特性。
[0007]在本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加热部具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沿着由所述送风部吹送所述空气的送风方向进行配置。
[0008]在本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散热片有多个,并且被配置在隔着所述正温度系数元件的两侧处。
[0009]在本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为,所述送风部具有吹出口,所述吹出口使所述空气向与所述输送部输送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扩散。
[0010]在本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正温度系数元件在周围被绝缘材料包覆的基础之上,被散热板覆盖。
[0011]在本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为,在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源的接通或断开的定时不同的定时,对向所述正温度系数元件的通电进行控制。
[0012]在本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为,基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设置环境温度以及湿度中的至少一方,对向所述正温度系数元件的通电进行控制。
[0013]在本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为,基于所述介质的材质以及形状中的至少一方,对向所述正温度系数元件的通电进行控制。
[0014]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解决了控制加热器的结构复杂而导致尺寸增大这一问题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0016]图2为从上方观察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3为从侧面观察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0018]图4为从侧面观察到的加热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1.第一实施方式
[0020]1‑
1.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0021]以下,参照图1至图4,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说明。另外,对图中的方向利用三维坐标系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将Z轴的正方向称为上方或仅称为上,将负方向称为下方或仅称为下,将X轴的正方向称为右方或仅称为右,将负方向称为左方或仅称为左,将Y轴的正方向称为前方或仅称为前,将负方向称为后方或仅称为后,而进行说明。
[0022]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被构成为包括控制部10、存储部20、印刷部30、输送部40、干燥部50。干燥部50具备送风部60以及加热部70。
[0023]控制部10被构成为包括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个部分统括地进行控制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对输入输出进行管理的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通用异步接收发送设备)、作为逻辑电路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等。CPU也称为处理器。存储部20被构成为包括作为可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快闪ROM(Flash Read Only Memory:快闪只读存储器)、作为易失性存储器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0024]控制部10的CPU读取存储在存储部20的快闪ROM中的固件等程序,并将存储部20的RAM作为工作区域来使用而执行该程序。
[0025]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安装例如贮存了CMYK(Cyan:蓝绿色、Magenta:品红色、Yellow:黄色、Black:黑色)的油墨颜色的液体即油墨的油墨盒或油墨罐。
[0026]如图2所示,液体喷出部即印刷部30具备头,该头具有将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在左右方向即喷嘴排列方向上排列而成的喷嘴列。一个喷嘴列与一个油墨颜色相对应。在上述的四色的油墨颜色的情况下,喷嘴列被配置为,CMYK四列在前后方向上排列。
[0027]印刷部30具备供给机构,该供给机构从油墨盒等向头供给油墨。供给机构从油墨盒等将各个颜色的油墨向对应的喷嘴列进行供给。
[0028]在控制部10的控制下,印刷部30的头的喷嘴列的各个喷嘴将油墨向介质P喷出而形成图像。在图2的示例中,头的喷嘴列朝下,各个喷嘴能够朝向介质P而向下方喷出油墨。
[0029]另外,油墨色可以为例如包括CMYK的浓淡色等的四色以上的任意的组合。此外,介质P包括:包含照片纸的纸、合成纸、薄膜等树脂、纤维等。
[0030]如图2所示,输送部40相对于印刷部30而位于介质P的输送方向即F方向的下游处。F方向也是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方。
[0031]如图3所示,输送部40被构成为包括:互相对置的第一辊41以及第二辊42、对介质P进行支承的输送引导件43。第一辊41以及第二辊42夹着介质P并沿着输送引导件43而将介
质P向介质P的输送方向即F方向进行输送。
[0032]另外,输送部40也可以相对于印刷部30而位于介质P的输送方向即F方向的上游处。
[0033]如图2以及图3所示,干燥部50相对于印刷部30而位于F方向的下游处,并且,相对于输送部40而位于F方向的上游处。干燥部50的送风部60被构成为包括风扇61、吸气口62、送风路径63、吹出口64。
[0034]送风路径63从吸气口62起向右方即W1方向延伸,接着向朝向吹出口64的下方即W2方向延伸。以此方式,送风路径63成为所谓的L字型的筒状的形状。
[0035]送风部60以如下的方式对由吸气口62吸入的空气进行吹送,即,通过风扇61而沿着送风路径63,首先向第一送风方向即W1方向进行吹送,接下来向第二送风方向即W2方向进行吹送,并从吹出口64朝向介质P吹出。送风路径63也可以具备对空气的流向进行控制的例如板状的气流方向控制部件。
[0036]W1方向也是介质P的宽度方向。W2方向也是朝向介质P的面的方向。此外,W2方向也是印刷部30的头的喷嘴朝向介质P而喷出油墨的方向。W1方向以及W2方向为彼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其对介质进行输送;液体喷出部,其向所述介质喷出液体;干燥部,其使被喷出有所述液体的所述介质干燥,所述干燥部具有送风部和加热部,所述送风部朝向所述介质吹送空气,所述加热部包括对所述空气进行加热的正温度系数元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温度系数元件具有如下的特性,即,在被通电而温度上升时,该正温度系数元件的温度以预定温度而恒定的特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具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沿着由所述送风部吹送所述空气的送风方向进行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有多个,并且被配置在隔着所述正温度系数元件的两侧处。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和久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