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载重检测的电单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70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共享出行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载重检测的电单车座椅,在一个座垫的上集成多个由前至后依次排布传感模组,利用其线性分布规律,采集整个座垫前后方向上的压力分布,由于多人载重时用户与座椅的接触为一前一后,而单人乘坐时座椅只有一个较为集中的受力区域,因此,通过获取到所有传感模组的压力后,即可对是否为多人载重进行准确且高效的判断;同时,设置多个分立式的传感模组及控制器,装置结构较小,受力较为均匀,不易损坏,结构更安全可靠。构更安全可靠。构更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载重检测的电单车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共享出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载重检测的电单车座椅。

技术介绍

[0002]共享电单车,是一种新的交通工具,用户可通过扫码开锁,循环共享。使用操作流程具体为:用户通过app扫描车身的二维码或输入车辆编号,点击“立即用车”就可以解锁骑行,整个操作流程基本和共享自行车相似。借助电子围栏技术建立的“虚拟”规范停车区,app引导用户在提前设定好的“指定停车点”集中规范停车。
[0003]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共享电单车出行。目前共享电单车仅允许单人乘坐,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多人乘坐的违规操作。此种违规操作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多人载重检测应运而生,但现有的多人载重检测依旧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多人载重检测对于检测的准确度有很高的要求,而普通的检测方案对坐垫上多人的人体压力判断不够准确,经常会有误检测的情况。
[0005](2)由于在传感器安装于坐垫底部,需要承受不同程度下压力度,整体的传感器结构在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弯折甚至断开,进而影响检测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载重检测的电单车座椅,解决了现有的整体式的多人载重装置无法有效识别多人载重,以及装置耐久度低的技术问题。
[0007]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载重检测的电单车座椅,包括座垫支架和座垫,其特征在于:以及安装在所述座垫支架中部的是载重检测组件,所述载重检测组件包括控制器及与其电性连接的多个传感模组;多个所述传感模组由前至后的依次排列安装在所述座垫支架顶面中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座垫支架前端侧面;
[0008]多个所述传感模组同时获取所述座椅在前后方向上的压力,反馈到所述控制器上,由所述控制器根据压力的线性分布判断是否为多人载重。
[0009]本基础方案在一个座垫的上集成多个由前至后依次排布传感模组,利用其线性分布规律,采集整个座垫前后方向上的压力分布,由于多人载重时用户与座椅的接触为一前一后,而单人乘坐时座椅只有一个较为集中的受力区域,因此,通过获取到所有传感模组的压力后,即可对是否为多人载重进行准确且高效的判断;同时,设置多个分立式的传感模组及控制器,装置结构较小,受力较为均匀,不易损坏,结构更安全可靠。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传感模组包括壳体、PCB和盖膜,所述PCB嵌入所述壳体内,顶面盖合有所述盖膜;所述PCB顶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背面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接线端。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壳体为内部中空的筒装安装座,其顶面为所述PCB嵌合的嵌入板,所述嵌入板中部挖空形成嵌入口,所述嵌入口内侧壁向中轴线延伸形成限位
圈,所述限位圈顶面外侧向下凹陷与所述壳体侧壁形成注胶槽,所述PCB通过所述注胶槽内的胶水粘接在所述嵌入口。
[0012]本方案在安装PCB时,一方面采用胶水进行粘接,并在接线端插入线束后进行灌胶密封,另一方面在传感器表面覆盖盖膜,通过双重防护实现防水性能,同时盖膜还可进一步增强压感信号,提高装置灵敏度。
[0013]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壳体底部前端向上开口形成放线槽,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耳座,所述耳座为向外延伸板面结构,其中部设有贯穿的安装通孔,外侧侧壁为平缓过渡的曲面结构。
[0014]本方案设置简单的耳座结构作为传感模组的安装固定结构,结构简单稳固。
[0015]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盖膜为PET膜或者PI膜。
[0016]本方案对压力传感器做包封胶贴PET膜或PI膜处理,一方面可增强压感信号,另一方面增强传感模组的防水性能。
[0017]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座垫支架前端侧面设有与所述控制器嵌合的嵌合框,所述嵌合框的两侧设有与螺丝螺合的固定螺孔;所述控制器两侧设有向外延展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中部设有与所述固定螺孔对应的安装螺孔。
[0018]本方案在座垫支架的前端侧面设置安装控制器的嵌合框,即可缩短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连接长度,还可避免传感器处于受力区域,保护传感器。
[0019]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座垫支架中后端为所述座椅顶面底部,设有多个向上凸起的安装柱,所述传感模组从所述座垫支架背面嵌入所述安装柱后通过螺丝固定安装。
[0020]本方案设置向上凸起的安装柱,以安装采用背面嵌入的传感模组,从而在实现压力检测的同时,将实际的承重依旧分摊在座垫支架上,进而提高传感模组的耐久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载重检测的电单车座椅的立体结构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载重检测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传感模组的爆炸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传感模组的组装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传感模组的剖视图;
[0026]其中:座垫支架1,嵌合框11、安装柱12;控制器2,安装座21、安装螺孔22;传感模组3,壳体31、PCB32、盖膜33;
[0027]嵌入口a、限位圈b、注胶槽c、放线槽d、耳座e、压力传感器f、接线端g。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给出仅仅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包括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因为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基础上,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许多改变。
[00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载重检测的电单车座椅,如图1~图5所示,在
本实施例中,包括座垫支架1和座垫,其特征在于:以及安装在座垫支架1中部的是载重检测组件,载重检测组件包括控制器2及与其电性连接的多个传感模组3;多个传感模组3由前至后的依次排列安装在座垫支架1顶面中部,控制器2安装在座垫支架1前端侧面;
[0030]多个传感模组3同时获取座椅在前后方向上的压力,反馈到控制器2上,由控制器2根据压力的线性分布判断是否为多人载重。
[0031]在本实施例中,传感模组3包括壳体31、PCB32和盖膜33,PCB32嵌入壳体31内,顶面盖合有盖膜33;PCB32顶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f,背面设有与控制器2连接的接线端g。
[003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31为内部中空的筒装安装座21,其顶面为PCB32嵌合的嵌入板,嵌入板中部挖空形成嵌入口a,嵌入口a内侧壁向中轴线延伸形成限位圈b,限位圈b顶面外侧向下凹陷与壳体31侧壁形成注胶槽c,PCB32通过注胶槽c内的胶水粘接在嵌入口a。
[0033]传感模组3的组装过程具体为:将PCB32从壳体31上方向下安装,装配后在注胶槽c内注入胶水进行打胶固定,接线端g插入线束后在壳体31内灌入胶水进行密封,最后将盖膜33覆盖在PC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载重检测的电单车座椅,包括座垫支架和座垫,其特征在于:以及安装在所述座垫支架中部的是载重检测组件,所述载重检测组件包括控制器及与其电性连接的多个传感模组;多个所述传感模组由前至后的依次排列安装在所述座垫支架顶面中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座垫支架前端侧面;多个所述传感模组同时获取所述座椅在前后方向上的压力,反馈到所述控制器上,由所述控制器根据压力的线性分布判断是否为多人载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载重检测的电单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模组包括壳体、PCB和盖膜,所述PCB嵌入所述壳体内,顶面盖合有所述盖膜;所述PCB顶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背面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接线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载重检测的电单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内部中空的筒装安装座,其顶面为所述PCB嵌合的嵌入板,所述嵌入板中部挖空形成嵌入口,所述嵌入口内侧壁向中轴线延伸形成限位圈,所述限位圈顶面外侧向下凹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程杨鑫李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实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