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兽用连续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67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兽用连续注射器,其中,握持手柄滑动套装在注射手柄尾端,并通过注射量调节旋钮调节注射手柄相对于握持手柄的滑动限位位置;注射筒安装在握持手柄前端,状态检测模块安装在注射筒或握持手柄上,用于检测注射器的注射状态,状态检测模块与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液控单向阀设置在注射筒前端,普通单向阀设置在注射筒与隔膜泵之间的连接导管上,经注射筒流出的液体经液控单向阀流出,经隔膜泵泵出的液体经单向导通的普通单向阀流至注射筒;隔膜泵与药瓶通过导管连接,隔膜泵的电控端和状态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注药检测、自动泵药等自动化功能,有效降低了兽医在连续大量注射时的劳动强度。量注射时的劳动强度。量注射时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兽用连续注射器


[0001]本技术属于兽用医疗器械
,适用于为动物进行液体注射的过程,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兽用连续注射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畜牧业,尤其是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需要对养殖的动物进行批量的防疫注射或者药物注射。连续注射器是一种可以连续向多个动物进行注射的兽用医疗器械,当为较大规模数量的动物进行注射,采用连续注射器可以有效降低兽医的注射劳动强度,故连续注射器已成为一种应用较为普遍的兽用医疗器械。
[0003]现有的连续注射器,其用于灌装注射药剂的药瓶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与注射器安装连接:
[0004]一种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直接将药瓶安装连接在注射器上方。这种安装方式由于要考虑到药瓶布置在注射器上方将影响注射过程的平衡性,即注射平衡问题,故药瓶的体积不易设计过大,进而导致要命的容积受限,在连续注射过程中,需要频繁地将药瓶拆下补充药剂,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注射的效率。
[0005]另一种是通过软管将药瓶挂装在注射器下方。这种安装方式有效解决了注射平衡问题,并且药瓶容积不受限制,但是,采用此种药瓶连接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吸取药液需要较大的力量,而为了提供足够的吸药动力,现有的连续注射器均在注射针管内部设置一个较大刚度的蓄力弹簧,当兽医推动手柄开始注射时,同时需要克服蓄力弹簧较大弹力来压缩蓄力弹簧,待注射完毕后松开手柄,此时,蓄力弹簧恢复形变来推动活塞复位,同时向注射针管内吸取药液,完成药液补充进而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根据以上现有连续注射器的使用过程可以看出,较大刚度的蓄力弹簧需要施加较大外力使其变形压索进而积蓄弹簧势能用于后续的药液补充,这无疑是增加了兽医在注射过程中的工作负担,如需要大量的连续注射,极容易引起注射兽医手掌酸痛,进而影响注射工作效率,且从另一个角度增加了兽医的劳动强度,使得连续注射器的功能价值受到抑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连续注射器药瓶容积受限、注射劳动强度大等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兽用连续注射器,在排除药瓶容积受限的基础上,通过注药检测、自动泵药等自动化功能,有效降低了兽医在连续大量注射时的劳动强度。
[0007]结合说明书附图,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自动化兽用连续注射器,包括:
[0009]注射手柄、注射量调节旋钮、握持手柄、注射筒、状态检测模块、液控单向阀、普通单向阀、控制模块、隔膜泵、药瓶和导管;
[0010]握持手柄滑动套装在注射手柄尾端,并通过注射量调节旋钮调节注射手柄相对于握持手柄的滑动限位位置;
[0011]注射筒安装在握持手柄前端,状态检测模块安装在注射筒或握持手柄上,用于检测注射器的注射状态,状态检测模块与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
[0012]液控单向阀设置在注射筒前端,普通单向阀设置在注射筒与隔膜泵之间的连接导管上,经注射筒流出的液体经液控单向阀流出,经隔膜泵泵出的液体经单向导通的普通单向阀流至注射筒;
[0013]隔膜泵与药瓶通过导管连接,隔膜泵的电控端和状态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状态检测模块内置有:动物距离传感器和注射手柄位置传感器;
[0015]动物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注射器前端预设距离范围内是否有进行注射的动物,进而判断当前注射针头是否已经从动物体内拔出;
[0016]注射手柄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注射手柄前端推杆末端的位置,进而判断当前注射给药过程是否结束;
[0017]动物距离传感器与注射手柄位置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状态检测模块内置有:状态显示灯;
[0019]所述状态显示灯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0020]控制模块输出显示信号并发送至状态显示灯,控制状态显示灯通过不同颜色显示当前注射器所处的不同状态。
[0021]进一步地,液控单向阀的三个连接端口中:
[0022]第一连接端口为进液口,进液口与上游元件联通,当进入该进液口的液体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值时,液控单向阀内部弹簧别压缩,液控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上游液体通过进液口流入液控单向阀;
[0023]第二连接端口为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外界联通,经进液口进入液控单向阀的液体经出液口排出;
[0024]第三连接端口为阻液口,所述阻液口为单向锁死端口,上游液体流经该阻液口无法经液控单向阀流出,故,当有上游液体流经该阻液口时,液体也无法经过液控单向阀,而只能向其他管路流通;
[0025]液控单向阀的进液口与阻液口分别与注射筒联通;
[0026]普通单向阀一端与隔膜泵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注射筒与液控单向阀阻液口连接的管路上,且所述管接头式单向阀设置为隔膜泵向注射筒单向导通。
[0027]进一步地,普通单向阀采用管接头式单向阀。
[0028]进一步地,自动化兽用连续注射器还包括:药瓶架;
[0029]药瓶固定安装在药瓶架内;
[0030]隔膜泵固定安装在药瓶架内侧底部;
[0031]控制模块固定安装在药瓶架内侧壁上。
[0032]进一步地,自动化兽用连续注射器还包括:药瓶吸液针管;
[0033]药瓶吸液针管伸入药瓶内,药瓶吸液针管通过导管与隔膜泵的泵液入口相连。
[0034]进一步地,隔膜泵内置有状态传感器,用于检测隔膜泵负载状态并反馈至控制模块。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6]1、本技术所述自动化兽用连续注射器,将药瓶置于注射器外部,并通过柔性液管与注射器注射筒相连,药瓶容积不受限,可以满足连续注射的需要,且不存在注射平衡问题。
[0037]2、本技术所述自动化兽用连续注射器,删除了现有技术中给兽医产生最大负荷的抽药蓄力弹簧,兽医在为动物注射时,仅需要克服药液注入动物体力的阻力即可,药液补充通过隔膜泵泵入,省时省力。
[0038]3、本技术所述自动化兽用连续注射器,能够实现当检测到注药完毕且针头已经拔出动物体内时,隔膜泵自动启动、将适量药液泵入注射器内,每次通过检测识别,实现自动充药,最大程度解放兽医双手,有效降低兽医在连续大量注射时的劳动强度。
[0039]4、本技术所述自动化兽用连续注射器,自动化控制充药过程,安全可靠,操作连续性好,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技术所述自动化兽用连续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本技术所述自动化兽用连续注射器的液压回路示意图;
[0042]图3为本技术所述自动化兽用连续注射器的电控示意图;
[0043]图中:
[0044]1‑
注射手柄,
ꢀꢀꢀꢀꢀꢀꢀꢀꢀꢀꢀꢀ2‑
注射量调节旋钮,
ꢀꢀꢀꢀꢀꢀ3‑
握持手柄,
[0045]4‑
注射筒,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兽用连续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手柄、注射量调节旋钮、握持手柄、注射筒、状态检测模块、液控单向阀、普通单向阀、控制模块、隔膜泵、药瓶和导管;握持手柄滑动套装在注射手柄尾端,并通过注射量调节旋钮调节注射手柄相对于握持手柄的滑动限位位置;注射筒安装在握持手柄前端,状态检测模块安装在注射筒或握持手柄上,用于检测注射器的注射状态,状态检测模块与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液控单向阀设置在注射筒前端,普通单向阀设置在注射筒与隔膜泵之间的连接导管上,经注射筒流出的液体经液控单向阀流出,经隔膜泵泵出的液体经单向导通的普通单向阀流至注射筒;隔膜泵与药瓶通过导管连接,隔膜泵的电控端和状态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化兽用连续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检测模块内置有:动物距离传感器和注射手柄位置传感器;动物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注射器前端预设距离范围内是否有进行注射的动物,进而判断当前注射针头是否已经从动物体内拔出;注射手柄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注射手柄前端推杆末端的位置,进而判断当前注射给药过程是否结束;动物距离传感器与注射手柄位置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自动化兽用连续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检测模块内置有:状态显示灯;所述状态显示灯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控制模块输出显示信号并发送至状态显示灯,控制状态显示灯通过不同颜色显示当前注射器所处的不同状态。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国王淑杰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市九台区苇子沟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