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仁强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节施肥量的施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55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施肥量的施肥器,涉及施肥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肥料背箱、通料管、肥料控制组件和土壤打洞组件,肥料背箱底部螺纹连接有通料管,通料管末端螺纹连接有肥料控制组件,肥料控制组件尾部卡接有土壤打洞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简单的拼接组合结构,并设有提醒标识,农户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使用方式,操作简单,也能方便地调节施肥量大小,并卡接有土壤打洞组件,减小了农户的体力负担,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解决了现有的施肥器结构较为复杂,农户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理解,操作不畅,影响施肥效率以及需要单独带工具处理根茎较深作物周围的土壤,用于施肥,增加农户额外的工作步骤,耗费体力,效率下降的问题。下降的问题。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施肥量的施肥器


[0001]本技术属于施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施肥量的施肥器。

技术介绍

[0002]施肥,是指将肥料施于土壤中或喷洒在植物上,提供植物所需养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农业技术措施。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培肥地力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合理和科学施肥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农户而言,大多选择成本较低的人工施肥方式,市面上就存在一些相应的施肥器,现有公开文献,CN214155362U

一种可调节施肥量的施肥器,公开设置有施肥辊体匹配的通孔,并在壳体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上肥口和下肥口,能够达到开穴施肥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施肥器多为在地表面施肥,肥料利用不充分,以及地下开沟深施肥对土壤多次开沟施肥,土壤水分流失大,易伤植株的问题。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现有的施肥器通常是供农户在农田中使用的,在雨季后,为了避免水分过多需要对农作物施干肥,且需要控制施肥量,缺少相应的结构与操作较为简单的设备,农户操作不便,需要理解一段时间后才能正常使用,施肥效率较低;
[0004]2、现有的施肥器对于一些根茎较深的作物,需要翻开土壤,然后在土壤内施肥,过程耗费时间,降低了施肥效率,增加了农户的体力消耗,作物的整体施肥效率也会进一步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施肥量的施肥器,通过采用简单的拼接组合结构,并设有提醒标识,农户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使用方式,操作简单,也能方便地调节施肥量大小,并卡接有土壤打洞组件,减小了农户的体力负担,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解决了现有的施肥器结构较为复杂,农户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理解,操作不畅,影响施肥效率以及需要单独带工具处理根茎较深作物周围的土壤,用于施肥,增加农户额外的工作步骤,耗费体力,效率下降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为一种可调节施肥量的施肥器,包括肥料背箱、通料管、肥料控制组件和土壤打洞组件,肥料背箱底部螺纹连接有通料管,通料管末端螺纹连接有肥料控制组件,肥料控制组件尾部卡接有土壤打洞组件。
[0008]进一步地,肥料背箱是由料箱主体、封口盖、背肩带和通料口共同组成,料箱主体顶部连接有封口盖,料箱主体一侧面连接有背肩带,料箱主体底部设有通料口。
[0009]进一步地,通料管两端均设有连接旋钮,肥料控制组件顶部固定有单次出料控制部,单次出料控制部顶部连接有控制按钮,单次出料控制部靠近通料管的一侧连接有抓握把手。
[0010]进一步地,连接旋钮通过管连接口与肥料控制组件相连,肥料控制组件远离通料
管的一侧连接有出料主杆,肥料控制组件在出料主杆顶部位置设有出料大小提醒标识。
[0011]进一步地,出料主杆在靠近肥料控制组件一侧位置的周侧面连接有出料调节旋钮,出料主杆尾部周侧均匀连接有卡接连接件,出料主杆的末端连接有出料弯口。
[0012]进一步地,土壤打洞组件包括连接主体和打洞金属钉,连接主体周侧面对应卡接连接件位置固定有卡接抓手,连接主体的一侧开设有连接螺纹孔,打洞金属钉的周侧位置均匀分布有扭紧防滑纹,打洞金属钉通过一侧的连接螺纹杆与连接螺纹孔连接。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一种可调节施肥量的施肥器采用简单的拼接结构,操作过程易于理解,并设有出料大小提醒标识等辅助部分,使农户能够直观地理解使用方式,简单的操作控制施肥量,操作起来更加简单方便,农户背上装有肥料的背箱即可在田间进行施干肥,施肥效率较高,方便实用。
[0015]2、一种可调节施肥量的施肥器土壤打洞组件,可简单的卡接在出料杆的前端,能够在施肥前,为土壤开设一定大小的施肥洞,操作简单,无需额外使用其他工具,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减小了农户的体力负担。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一种可调节施肥量的施肥器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18]图2为肥料背箱与通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肥料控制组件控制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出料主杆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肥料背箱;101、料箱主体;102、封口盖;103、背肩带;104、通料口;2、通料管;201、连接旋钮;3、肥料控制组件;301、单次出料控制部;3011、控制按钮;3012、抓握把手;302、管连接口;303、出料大小提醒标识;304、出料主杆;3041、卡接连接件;3042、出料弯口;305、出料调节旋钮;4、土壤打洞组件;401、连接主体;4011、卡接抓手;4012、连接螺纹孔;402、打洞金属钉;4021、扭紧防滑纹;4022、连接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4]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可调节施肥量的施肥器,包括肥料背箱1、通料管2、肥料控制组件3和土壤打洞组件4,肥料背箱1底部螺纹连接有通料管2,通料管2末端螺纹连接有肥料控制组件3,肥料控制组件3尾部卡接有土壤打洞组件4,肥料背箱1是由料箱主体101、封口盖102、背肩带103和通料口104共同组成,料箱主体101顶部连接有封口盖102,料箱主体101一侧面连接有背肩带103,料箱主体101底部设有通料口104,通料管2
两端均设有连接旋钮201,肥料控制组件3顶部固定有单次出料控制部301,单次出料控制部301顶部连接有控制按钮3011,单次出料控制部301靠近通料管2的一侧连接有抓握把手3012,连接旋钮201通过管连接口302与肥料控制组件3相连。
[0025]使用可调节施肥量的施肥器前时,首先准备需要施的肥料,打开封口盖102倒入料箱主体101内部,将通料管2的连接旋钮201分别连接肥料背箱1和肥料控制组件3,然后即可手握抓握把手3012,通过背肩带103背起肥料背箱1准备前往施肥田地,进行施肥工作。
[0026]其中如图3所示,肥料控制组件3远离通料管2的一侧连接有出料主杆304,肥料控制组件3在出料主杆304顶部位置设有出料大小提醒标识303,出料主杆304在靠近肥料控制组件3一侧位置的周侧面连接有出料调节旋钮305,出料主杆304尾部周侧均匀连接有卡接连接件3041,出料主杆304的末端连接有出料弯口3042。
[0027]需要调节施肥量时,观察出料大小提醒标识303了解调节方向,然后通过出料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施肥量的施肥器,包括肥料背箱(1)、通料管(2)、肥料控制组件(3)和土壤打洞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背箱(1)底部螺纹连接有所述通料管(2),所述通料管(2)末端螺纹连接有所述肥料控制组件(3),所述肥料控制组件(3)尾部卡接有所述土壤打洞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施肥量的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背箱(1)是由料箱主体(101)、封口盖(102)、背肩带(103)和通料口(104)共同组成,所述料箱主体(101)顶部连接有所述封口盖(102),所述料箱主体(101)一侧面连接有所述背肩带(103),所述料箱主体(101)底部设有所述通料口(1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施肥量的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料管(2)两端均设有连接旋钮(201),所述肥料控制组件(3)顶部固定有单次出料控制部(301),所述单次出料控制部(301)顶部连接有控制按钮(3011),所述单次出料控制部(301)靠近所述通料管(2)的一侧连接有抓握把手(30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施肥量的施肥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仁强
申请(专利权)人:邓仁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