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一种行走训练骨盆测力装置,包括中间机构,中间机构的中间架转动安装左摆动臂的L形一端,左摆动臂的L形另一端转动连接后连杆上端,右摆动臂的L形一端转动连接右侧机构的右转轴左端,右摆动臂的L形另一端转动连接后连杆的上端,前连杆和后连杆分别铰接下连杆的前后端,下连杆沿着上下方向滑动安装在中间架上,左侧机构包括左转轴,左转轴固定左扭矩传感器一端,左扭矩传感器另一端固定左支臂,左支臂的左中间杆滑动安装左滑块,左滑块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且左滑块与压力传感器均设置有弹簧,左滑块右侧固定的左连接盘连接绑带的左端,实现对患者下肢运动时骨盆前后方向力量变化以及左右侧支撑力产生的扭矩检测。的扭矩检测。的扭矩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走训练骨盆测力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行走训练骨盆测力装置,属于康复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大部分偏瘫、中风以及脑外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运动障碍,通过康复运动训练会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而患者在康复训练初期需要医生或者家属帮扶站立,且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容易摔倒,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而且患者在发病初期进行康复训练是提高患者自主运动的关键期,所以通过支撑患者骨盆不会对患者运动产生影响,同时通过支撑装置采集到左侧和右侧的前后方向力量变化,评估患者前倾或者后倾情况,另外根据左侧和右侧扭矩传感器检测到的扭矩以及根据扭矩和受力作用点到扭矩传感器中心的距离计算出左侧或者右侧的支撑力,检测患者朝向左侧或者右侧倾斜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侧下肢通过连杆机构和滑块机构反向运动、检测左右侧支撑臂支撑患者产生的扭矩以及左右侧前后方向支撑力变化的行走训练骨盆测力装置。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行走训练骨盆测力装置,包括左侧机构1、中间机构2、右侧机构3,所述的中间机构2包括中间架201、左摆动臂203、右摆动臂206,所述的中间架201呈左右对称的结构,所述的左侧机构1与右侧机构3关于中间架201的左右对称平面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的左摆动臂203呈向右倾倒的L形,左转轴109转动安装左摆动臂203的L形一端,左摆动臂203的L形另一端转动连接前连杆202上端,所述的右摆动臂206呈向左倾倒的L形,右摆动臂206的L形一端转动连接右侧机构3的右转轴左端,右摆动臂206的L形另一端转动连接后连杆207的上端,所述的前连杆202和后连杆207分别铰接下连杆204的前后端,下连杆204沿着上下方向滑动安装在中间架201上;
[0005]所述的左侧机构1包括左转轴109、左扭矩传感器108、左支臂,左转轴109转动安装在中间架201上,左转轴109固定左扭矩传感器108一端,左扭矩传感器108另一端固定左支臂,左支臂的左中间杆113滑动安装左滑块111,左滑块111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且左滑块与压力传感器之间均设置有弹簧,左滑块111右侧固定的左连接盘105连接绑带的左端,绑带用于绑缚患者的盆骨。
[0006]优选地,所述的下连杆204沿着上下方向滑动安装在中间架201上的结构为:所述的前连杆202和后连杆207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一个下连杆204,两个下连杆204前端通过同一个销轴转动连接前连杆202下端,两个下连杆204后端通过同一个销轴转动连接后连杆207的下端,所述的两个下连杆204中间固定滑套209,滑套209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滑套209内孔滑动安装固定柱210,所述的中间架201下端固定底板205,底板205上侧固定有固定柱210。
[0007]优选地,左扭矩传感器108左端固定左转接头103前端,左转接头103后端固定左转
接圆柱107前端,转接圆柱左后端内孔固定左中间杆113的前端,左转接圆柱107后端外圆柱面固定左支撑管104的前端,左支撑管104呈中空结构,所述的左支撑管104与左中间杆113同轴设置,左滑块111滑动安装在左中间杆113上,左中间杆113前部设置有轴环1131,左前压力传感器114套在左中间杆113上,轴环1131后侧固定左前压力传感器114,左前压力传感器114左滑块111之间设置有左前弹簧112,左滑块111与左后压力传感器115之间设置有左后弹簧110,左前弹簧112和左后弹簧110活套在左中间杆113上,左后弹簧110与左后压力传感器115接触,左后压力传感器115内孔套在左中间杆113上,左后压力传感器115固定在左后端盖106上,左后端盖106前端内孔固定左中间杆113的后端,左后端盖106前端外圆柱面固定左支撑管104的后端,所述的左支撑管104右侧设置有沿着前后方向的长孔1041,左滑块111向右伸出的圆柱穿过长孔1041后固定左连接盘105,左滑块111向右伸出的圆柱沿着长孔1041前后滑动。
[0008]优选地,所述的前连杆202与后连杆207关于滑套209的中心轴线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的左摆动臂203与右摆动臂206关于滑套209的中心轴线呈轴对称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的左转轴109右端内孔固定旋转编码器200的转轴,旋转编码器200固定在编码器架2001上,编码器架2001固定在中间架201的左侧边上。
[0010]优选地,所述的中间架201的左侧边的后侧和右侧边的前侧分别固定一个左限位螺钉212和右限位螺钉211,左限位螺钉212用以限制左摆动臂203向上转动范围,右限位螺钉211以限制右摆动臂向上转动范围。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2]1.通过左侧机构和右侧机构同时连接的中间机构实现双侧下肢行走时盆骨双侧高度的变化,适应盆骨空间位置变化,提高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舒适性;
[0013]2.采用连杆机构和滑块机构双侧运动机构同步实时运动,改善其它机构双侧反向运动传动过程中存在反向运动间隙的问题;
[0014]3.通过扭矩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评估患者朝向哪个方向倾斜。
[0015]4.通过旋转编码器检测患者盆骨抬起高度,实现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价。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行走训练骨盆测力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左侧机构与中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3是左侧机构与中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4是中间机构的结构安装滑套和固定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左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中间机构的安装限位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
‑
左侧机构、2
‑
中间机构、3
‑
右侧机构、101
‑
左轴承轴承座、102
‑
左连接管、103
‑
左转接头、104
‑
左支撑管、1041
‑
长孔、105
‑
左连接盘、106
‑
左后端盖、107
‑
左转接圆柱、108
‑
左扭矩传感器、109
‑
左转轴、110
‑
左后弹簧、111
‑
左滑块、112
‑
左前弹簧、113
‑
左中间杆、1131
‑
轴环、114
‑
左前压力传感器、115
‑
左后压力传感器、200
‑
旋转编码器、2001
‑
编码器架、201
‑
中间架、202
‑
前连杆、203
‑
左摆动臂、204
‑
下连杆、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训练骨盆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机构(1)、中间机构(2)、右侧机构(3),所述的中间机构(2)包括中间架(201)、左摆动臂(203)、右摆动臂(206),所述的中间架(201)呈左右对称的结构,所述的左侧机构(1)与右侧机构(3)关于中间架(201)的左右对称平面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的左摆动臂(203)呈向右倾倒的L形,左转轴(109)转动安装左摆动臂(203)的L形一端,左摆动臂(203)的L形另一端转动连接前连杆(202)上端,右摆动臂(206)呈向左倾倒的L形,右摆动臂(206)的L形一端转动连接右侧机构(3)的右转轴左端,右摆动臂(206)的L形另一端转动连接后连杆(207)的上端,前连杆(202)和后连杆(207)分别铰接下连杆(204)的前后端,下连杆(204)沿着上下方向滑动安装在中间架(201)上;所述的左侧机构(1)包括左转轴(109)、左扭矩传感器(108)、左支臂,左转轴(109)转动安装在中间架(201)上,左转轴(109)固定左扭矩传感器(108)一端,左扭矩传感器(108)另一端固定左支臂,左支臂的左中间杆(113)滑动安装左滑块(111),左滑块(111)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且左滑块与压力传感器之间均设置有弹簧,左滑块(111)右侧固定的左连接盘(105)连接绑带的左端,绑带用于绑缚患者的盆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训练骨盆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连杆(204)沿着上下方向滑动安装在中间架(201)上的结构为:所述的前连杆(202)和后连杆(207)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一个下连杆(204),两个下连杆(204)前端通过同一个销轴转动连接前连杆(202)下端,两个下连杆(204)后端通过同一个销轴转动连接后连杆(207)的下端,所述的两个下连杆(204)中间固定滑套(209),滑套(209)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滑套(209)内孔滑动安装固定柱(210),所述的中间架(201)下端固定底板(205),底板(205)上侧固定有固定柱(2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训练骨盆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扭矩传感器(108)左端固定左转接头(103)前端,左转接头(103)后端固定左转接圆柱(107)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帅龙,赵志伟,安超,李阳阳,陈超刚,刘国强,吕瑞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