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敏专利>正文

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46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枕头,包括底座、可拉伸式弹性枕垫和高度调节装置,可拉伸式弹性枕垫设有至少两个睡姿支撑区,在可拉伸式弹性枕垫的对应于每一个睡姿支撑区下方设有一个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与底座固定连接。即使不同的人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枕头,在确定枕头使用人时,通过调节每一睡姿支撑区的高度适配该枕头使用人的不同睡姿,就可以满足至少有两个以上睡姿的不特定人的头部支撑需求。个以上睡姿的不特定人的头部支撑需求。个以上睡姿的不特定人的头部支撑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枕头


[0001]本技术涉及枕头
,具体涉及一种枕头。

技术介绍

[0002]睡眠时,可以使用枕头支撑人体的头、颈部,因此,枕头对睡眠的品质影响尤其重大。现有的枕头结构,主要都是以一内层的外部包覆枕头套而组成,其差异点仅是在于内层的材质、高度及软硬度不同。现有的枕头都仅是针对大众化的需求而大量生产,故现有的枕头其高度及软硬度一出工厂后乃是固定的,往往要由使用者去适应每一种枕头的特性(即高度及软硬度),导致使用者若使用不合适的枕头时,不仅会令人难以入眠之外,更容易导致颈椎病变。若枕头太高时,将导致使用者有如白天的低头屈颈姿势,造成无论是仰睡成侧睡,均会令其中一侧椎旁肌肉紧张,而另侧松弛,容易产生疲劳而劳损、痉挛或落枕现象;若枕头太低时,流入头部的血液会偏多,进而影响到头部的血液循环,容易造成醒来后便会感到头昏脑胀。
[0003]专利文献CN103284530A公开了一种定制枕头结构,包括有:该枕头设有一个中间区,并于该中间区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右侧区及一个左侧区,枕头的前端为颈枕区,后端为头枕区;至少一个第一垫片,对应设于该枕头的中间区位置;至少一个第二垫片,对应设于该枕头的右侧区位置;至少一个第三垫片,对应设于该枕头的左侧区位置;至少一个第四垫片,对应设于该枕头的颈枕区位置;至少一个第五垫片,对应设于该枕头的头枕区位置。该定制枕头结构可以满足至少有两个以上睡姿的人的头部支撑需求,但它左侧区、颈枕区、头枕区和右侧区的高度是固定的,仅适用于特定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枕头,以解决现有的能满足至少有两个以上睡姿的人的头部支撑需求的枕头仅适用于特定人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枕头,包括底座、可拉伸式弹性枕垫和高度调节装置,所述可拉伸式弹性枕垫设有至少两个睡姿支撑区,在所述可拉伸式弹性枕垫的对应于每一个所述睡姿支撑区下方设有一个所述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0007]虽然现有技术中也存在通过在枕头中安装高度调节装置调节枕头高度的手段,比如专利文献CN205612201U公开的一种可调高度护颈椎电热枕头就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但高度调节装置应用在能满足至少有两个以上睡姿的人的头部支撑需求的枕头上时,需要在每一睡姿支撑区下方设置一个高度调节装置,相应的,枕垫的设置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分体式,即在每一高度调节装置上方设置一个分体枕垫,这样相邻的睡姿支撑区处的枕垫是分离的,其缝隙容易夹持人的头发,影响使用体验。第二种是一体式,即在高度调节装置上方设置一个一体式枕垫,但一体式枕垫需要满足不同睡姿支撑区的高度调节需要,因此,在相邻的睡姿支撑区处需要预设调高冗余带,这又使得枕垫的褶皱多,平顺性差,影响使用体
验。本技术中,通过使用可拉伸式弹性枕垫解决前述问题,使得可以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调高不同睡姿支撑区的目的,又使得枕头的上表面褶皱少,平顺性好。
[0008]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每一高度调节装置和所述可拉伸式弹性枕垫之间的硬度调节垫,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垫台和垫台升降机构,所述垫台与所述硬度调节垫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垫台升降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垫台两侧的带锁定器的剪叉机构,所述带锁定器的剪叉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上滑移副、下滑移副和锁定器,所述第一连杆绕轴A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绕轴B与所述底座转动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绕轴C与所述上滑移副的滑块转动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绕轴D与所述垫台转动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绕轴E与所述下滑移副的滑块转动副连接,所述轴A、轴B、轴C、轴D和轴E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所述垫台设置,所述上滑移副的导轨垂直于所述轴A设置并与所述垫台固定连接,所述下滑移副的导轨垂直于所述轴A设置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锁定器用于锁定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夹角。
[0010]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锁定器为紧定螺栓,所述紧定螺栓安装在所述上滑移副的滑块上,或者安装在所述下滑移副的滑块上。
[0011]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锁定器为丝杠机构,所述丝杠机构的固定架与所述底座转动副连接,所述丝杠机构的活动螺母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副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具充放气功能的气囊。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具充放气功能的气囊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气囊。
[0014]优选的,所述可拉伸式弹性枕垫边缘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带孔塑料板。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的枕头中:底座用于固定连接每一个睡姿支撑区处的高度调节装置,这样可以避免高度调节装置的移动;高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对应的睡姿支撑区的枕垫高度,这样,即使不同的人使用本技术的枕头,在确定枕头使用人时,通过调节每一睡姿支撑区的高度适配该枕头使用人的不同睡姿,就可以满足至少有两个以上睡姿的不特定人的头部支撑需求;设有至少两个睡姿支撑区的可拉伸式弹性枕垫为一体式枕垫,与分体式枕垫相比,不存在缝隙,不会夹持人的头发,与一体式枕垫相比,相邻的睡姿支撑区处不需要预留褶皱,平顺性好,美观、使用体验好。
[0018]2.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垫台时,其硬度较高,通过在每一高度调节装置和可拉伸式弹性枕垫之间设置硬度调节垫,使每一睡姿支撑区的支撑软硬度适宜,提高舒适度。
[0019]3.通过安装在上滑移副的滑块上的紧定螺栓,或者通过安装在所述下滑移副的滑块上紧定螺栓实现锁定器的功能,其结构简单。
[0020]4.通过丝杠机构实现锁定器的功能,其适于与电动机配合实现自动调高目的。
[0021]5.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具充放气功能的气囊,通过充放气就可以实现高度调节目的,其结构简单、重量轻,且通过嘴即可以实现充气作业,方便。
[0022]6.具充放气功能的气囊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气囊时,通过在高度方向上层叠设置至少两个气囊,这样,气囊的侧向变形能力低,更易于控制枕头形状。
[0023]7.可拉伸式弹性枕垫边缘与底座固定连接,这样,可以将高度调节装置隐藏在可拉伸式弹性枕垫和底座之间,避免高度调节装置夹持人的头发、睡衣等异物。
[0024]8.带孔塑料板重量轻,又具有一定的硬度,与至少两个高度调节装置连接时,枕头不易于变形。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一种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一种枕头的高度调节装置的主视图。
[0027]图3为图2的右视图。
[0028]图4为又一种枕头的高度调节装置的主视图。
[0029]图5为又一种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

底座,10

带孔塑料板,11

保护层,2

可拉伸式弹性枕垫,3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可拉伸式弹性枕垫和高度调节装置,所述可拉伸式弹性枕垫设有至少两个睡姿支撑区,在所述可拉伸式弹性枕垫的对应于每一个所述睡姿支撑区下方设有一个所述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每一高度调节装置和所述可拉伸式弹性枕垫之间的硬度调节垫,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垫台和垫台升降机构,所述垫台与所述硬度调节垫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台升降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垫台两侧的带锁定器的剪叉机构,所述带锁定器的剪叉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上滑移副、下滑移副和锁定器,所述第一连杆绕轴A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绕轴B与所述底座转动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绕轴C与所述上滑移副的滑块转动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绕轴D与所述垫台转动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绕轴E与所述下滑移副的滑块转动副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敏
申请(专利权)人:董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