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241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滤筒壳体,所述滤筒壳体呈圆柱状,所述滤筒壳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水管,下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滤筒壳体侧壁设置有第一排污口和第二排污口;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以及用于设置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的中心轴,所述第一过滤网在中心轴的驱动下将初级筛出物从第一排污口排出,所述第二过滤网在中心轴的驱动下将中级筛出物从第二排污口排出,所述中心轴上的排污通道可将第三过滤网过滤的终极筛出物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筛出物的特点,针对性地对过滤网结构和各滤网构型进行设计,提高了设备的污水处理效率。理效率。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地,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污水处理的整个工艺中,污水首先需要经过初步的过滤和沉淀,从而将体积较大的漂浮物和颗粒较大的沉淀物先进行初步处理,然后在输送至下一工艺流程中进行再次的净化。
[0003]污水在进行初步过滤和沉淀的过程中,传统的方式是通过过滤网对污水中的漂浮物进行过滤,而颗粒较大的沉淀物将在污水静置一段时间后沉淀在污水处理池的池体底部。然而过滤网在过滤漂浮物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较大的漂浮物堵挡过滤网的网孔,而造成水流变得缓慢、不通畅,影响向池体进水的速度,如果不断的向池体内进水的过程中,一旦过滤网被堵塞,由于水流不通畅,而导致水溢出池体而造成了环境污染。
[0004]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114671550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箱体和至少一个污水泵;第二箱体,所述污水泵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箱体相连通;分级过滤机构,所述分级过滤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部,用于对进入到第二箱体内部的污水进行分级过滤处理;以及至少两个冲刷机构。通过冲刷机构对粘附在分级过滤机构上的垃圾进行清理,但是存在以下问题:(1)三个过滤机构均通过中部的垃圾收集组件排出,但是不同的垃圾物理性能不同,导致采用该专利技术方案垃圾的排出效果较差;(2)设置冲刷机构需要在过滤机构上设置通道,而通道的出现导致过量的污水从通道中通过,过滤效果差;(3)污水流经路径短,垃圾筛出效率低,使得设备的处理效率偏低。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根据筛出物的特点,针对性地对过滤网结构进行设计,并基于各滤网的结构的设计,对其组合构型进行设计,增加了污水流经路径,提高了设备的污水处理效率;其次,针对不同的筛出物,设计了不同的排出方式,提高了后续筛出物的分类回收利用。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滤筒壳体,所述滤筒壳体呈圆柱状,所述滤筒壳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水管,下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滤筒壳体侧壁设置有第一排污口和第二排污口;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以及用于设置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的中心轴,所述第一过滤网在中心轴的驱动下将初级筛出物从第一排污口排出,所述第二过滤网在中心轴的驱动下将中级筛出物从第二排污口排出,所述中心轴上的排污通道可将第三过滤网过滤的终极筛出物排出。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为开口向下的锥体,所述第三过滤网为开口向上的锥体。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网包括:装配部,所述装配部位于锥体轴心,所述装配部
呈圆柱环状用以设置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装配部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触发机构,在中心轴的作用下驱动触发机构上下运动;初级筛选物过滤部,所述初级筛选物过滤部与所述装配部连接,所述初级筛选物过滤部包括设置于锥体表面且朝外设置的翅片,所述翅片与锥体轴心的上夹角范围α为:0
°
<α<90
°
所述翅片的长度不大于5mm,所述翅片在锥体底面的投影不存在间隙;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的截面为弧状,所述弧状一端与初级筛选物过滤部衔接,另一端与止漏部衔接,所述缓冲部上设置有过滤孔,所述缓冲部的高度占所述第一过滤网高度的比例不超过三分之一;止漏部,所述止漏部截面呈倒“U”形,所述止漏部与所述第一排污口的下侧壁滑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包括固定设置的圆柱状外壳体以及可转动设置于圆柱状外壳体内的驱动轴,所述圆柱状外壳体包括沿轴线设置的条形通孔,条形通孔的上部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对触发机构施加向下的弹力,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条形通孔相应位置处设置有弧状突起,所述触发机构穿过所述条形通孔在弧状突起的作用下朝上运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网包括与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的的心部以及与滤筒壳体固定的端部,所述端部上沿与所述第二排污口下壁重合,所述端部与心部之间依次设置有U形缓冲部和过滤部;所述第二过滤网上部还设置有清扫装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清扫装置包括朝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刷毛,所述清扫装置的形状与所述第二过滤网截面形状相适配,所述清扫装置的延伸方向与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过滤网上设置有震动机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排污通道包括位于第三过滤网最底端的相应位置处,所述中心轴的圆柱状外壳体绕着轴线周向设置有条形孔以及所述中心轴中驱动轴的空心腔体,所述空心腔体的一端开口与所述条形孔相通,所述空心腔体的另一端开口设置于驱动轴顶端。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雾化结构,所述雾化结构设置于驱动轴的底端,雾化结构包括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为平直状且与所述驱动轴轴线垂直。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杂物仓,所述杂物仓设置于滤筒壳体外,且所述杂物仓的入口与第一排污口和第二排污口连通。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针对污水中不同的筛出物进行分类,基于不同筛出物的特点对过滤网的结构进行设计,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其次,针对不同过滤网设置了不同的驱动模式,方便对筛出物的分类,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筛出物直接输送至滤筒壳体外的杂物仓,而淤泥通过中心轴上的排污通道将其排出,方便了后续废物利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三过滤网形状的设计,使得污水流经路径增加,提高了筛出效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过滤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驱动第一过滤网的中心轴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过滤网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扫装置结构主视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扫装置与中心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过滤网与中心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标:10

滤筒壳体;11

进水管;12

出水管;13

第一排污口;14

第二排污口;20

过滤系统;21

第一过滤网;210

装配部;211

触发机构;212

初级筛选物过滤部;2120

翅片;2021

通孔;213

缓冲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滤筒壳体,所述滤筒壳体呈圆柱状,所述滤筒壳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水管,下部设置有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壳体侧壁设置有第一排污口和第二排污口;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以及用于设置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的中心轴,所述第一过滤网在中心轴的驱动下将初级筛出物从第一排污口排出,所述第二过滤网在中心轴的驱动下将中级筛出物从第二排污口排出,所述中心轴上的排污通道可将第三过滤网过滤的终极筛出物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为开口向下的锥体,所述第三过滤网为开口向上的锥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包括:装配部,所述装配部位于锥体轴心,所述装配部呈圆柱环状用以设置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装配部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触发机构,在中心轴的作用下驱动触发机构上下运动;初级筛选物过滤部,所述初级筛选物过滤部与所述装配部连接,所述初级筛选物过滤部包括设置于锥体表面且朝外设置的翅片,所述翅片与锥体轴心的上夹角范围α为:0
°
<α<90
°
所述翅片的长度不大于5mm,所述翅片在锥体底面的投影不存在间隙;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的截面为弧状,所述弧状一端与初级筛选物过滤部衔接,另一端与止漏部衔接,所述缓冲部上设置有过滤孔,所述缓冲部的高度占所述第一过滤网高度的比例不超过三分之一;止漏部,所述止漏部截面呈倒“U”形,所述止漏部与所述第一排污口的下侧壁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彦博张磊郝伟才杨蓬勃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云沣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