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池的使用周期提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2207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电池领域,揭露一种储能电池的使用周期提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储能电池的电池数据,计算储能电池的历史使用周期,计算储能电池的电池分散性;在电池分散性不小于预设分散性时,计算储能电池的电量状态指标,对储能电池进行内部结构优化,得到优化储能电池;获取优化储能电池的连接设备,计算优化储能电池与连接设备之间的并网波动度,检测并网波动度是否需要进行波动抑制;并网波动度需要进行波动抑制时,对并网波动度进行波动抑制,得到抑制波动度;计算储能电池的当前使用周期,利用历史使用周期与当前使用周期,确定储能电池的使用周期提升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储能电池使用周期提升细致度。周期提升细致度。周期提升细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电池的使用周期提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电池的使用周期提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的储能电池的使用周期提升方法包括优化储能电池的配置、提升储能电池的容量以及控制电池的温度等方法,其中优化储能电池的配置通过采用特殊金属材料配置储能电池实现,然而这些方法都是从储能电池的外部硬件结构出发,不能根据储能电池内部的电路与放电情况,对储能电池进行改进。因此,储能电池的使用周期提升细致度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的使用周期提升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可以提高储能电池的使用周期提升细致度。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的使用周期提升方法,包括:
[0005]采集储能电池的电池数据,根据所述电池数据,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历史使用周期,根据所述电池数据,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电池分散性;
[0006]在所述电池分散性不小于预设分散性时,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电量状态指标,基于所述电量状态指标,对所述储能电池进行内部结构优化,得到优化储能电池;
[0007]获取所述优化储能电池的连接设备,计算所述优化储能电池与所述连接设备之间的并网波动度,检测所述并网波动度是否需要进行波动抑制;
[0008]在所述并网波动度需要进行波动抑制时,对所述并网波动度进行波动抑制,得到抑制波动度;
[0009]根据所述抑制波动度,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当前使用周期,利用所述历史使用周期与所述当前使用周期,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的使用周期提升结果。
[0010]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电池数据,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历史使用周期,包括:
[0011]根据所述电池数据,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每次充放电次数:
[0012][0013]其中,n
i
(d
i
)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的每次充放电次数,C
NTi
(d
i
)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的充放电深度为d
i
时是全循环还是半循环,全循环取值为1,半循环取值为0.5,N(1)表示电池满充满放电时的最大循环次数,N(d
i
)表示充放电深度为d
i
时的最大循环次数,d
i
表示第i次的充放电深度;
[0014]根据所述每次充放电次数,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每日充放电次数:
[0015][0016]其中,N
d
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的每日充放电次数,n
i
(d
i
)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的充放电次数,d
i
表示第i次的充放电深度,m表示所述储能电池每日的充放电总次数;
[0017]根据所述每日充放电次数,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历史使用周期:
[0018][0019]其中,T
d
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的历史使用周期,N(1)表示电池满充满放电时的最大循环次数,N
d
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的每日充放电次数。
[0020]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电池数据,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电池分散性,包括:
[0021]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电池容量极差:
[0022]μ=max{C
i
}

min{C
j
}i,j=1,2,

,N
[0023]其中,μ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的电池容量极差,C
i
表示所述储能电池中第i个电池单元模块的电池容量,C
j
表示所述储能电池中第j个电池单元模块的电池容量,N表示所述储能电池中电池单元模块的总数;
[0024]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电池容量分散度:
[0025][0026][0027]其中,ε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的电池容量分散度,C
i
表示所述储能电池中第i个电池单元模块的电池容量,表示C
i
的平均值,N表示所述储能电池中电池单元模块的总数;
[0028]将所述电池容量极差与所述电池容量分散度作为所述储能电池的电池分散性。
[0029]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电量状态指标,包括:
[0030]查询所述储能电池的充放电效率与最大可接收容量;
[0031]根据所述充放电效率与所述最大可接收容量,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电量状态指标:
[0032][0033]其中,S
soc
(t)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的电量状态指标,C
e
表示所述最大可接收容量,η表示所述充放电效率,t表示时间,I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的电流,S
soc
(t

1)表示所述储能电池上一时刻的电量状态指标。
[0034]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电量状态指标,对所述储能电
池进行内部结构优化,得到优化储能电池,包括:
[0035]在所述电量状态指标中查询所述储能电池中多个电池单元模块之间的电量状态差值;
[0036]基于所述电量状态差值,对所述储能电池中多个电池单元模块进行电池电压调整;
[0037]在对所述储能电池中多个电池单元模块进行电池电压调整之后,得到所述优化储能电池。
[0038]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所述优化储能电池与所述连接设备之间的并网波动度,包括:
[0039]采集所述连接设备的输出功率;
[0040]根据所述输出功率,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所述优化储能电池与所述连接设备之间的并网波动度:
[0041][0042]其中,r(k)表示所述并网波动度,k表示时刻,P(k)表示第k时刻所述连接设备的输出功率,P
nom
表示所述连接设备的额定输出功率。
[0043]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利用所述历史使用周期与所述当前使用周期,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的使用周期提升结果,包括:
[0044]根据所述历史使用周期与所述当前使用周期,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使用周期提升指数:
[0045]A=A2‑
A1[0046]其中,A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的使用周期提升指数,A2表示所述当前使用周期,A1表示所述历史使用周期;
[0047]在所述使用周期提升指数小于预设提升指数时,返回上述采集储能电池的电池数据的步骤;
[0048]在所述使用周期提升指数小于预设提升指数时,将使用周期提升成功作为所述储能电池的使用周期提升结果。
[004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的使用周期提升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50]分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池的使用周期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储能电池的电池数据,根据所述电池数据,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历史使用周期,根据所述电池数据,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电池分散性;在所述电池分散性不小于预设分散性时,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电量状态指标,基于所述电量状态指标,对所述储能电池进行内部结构优化,得到优化储能电池;获取所述优化储能电池的连接设备,计算所述优化储能电池与所述连接设备之间的并网波动度,检测所述并网波动度是否需要进行波动抑制;在所述并网波动度需要进行波动抑制时,对所述并网波动度进行波动抑制,得到抑制波动度;根据所述抑制波动度,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当前使用周期,利用所述历史使用周期与所述当前使用周期,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的使用周期提升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数据,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历史使用周期,包括:根据所述电池数据,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每次充放电次数:其中,n
i
(d
i
)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的每次充放电次数,C
NTi
(d
i
)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的充放电深度为d
i
时是全循环还是半循环,全循环取值为1,半循环取值为0.5,N(1)表示电池满充满放电时的最大循环次数,N(d
i
)表示充放电深度为d
i
时的最大循环次数,d
i
表示第i次的充放电深度;根据所述每次充放电次数,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每日充放电次数:其中,N
d
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的每日充放电次数,n
i
(d
i
)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的充放电次数,d
i
表示第i次的充放电深度,m表示所述储能电池每日的充放电总次数;根据所述每日充放电次数,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历史使用周期:其中,T
d
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的历史使用周期,N(1)表示电池满充满放电时的最大循环次数,N
d
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的每日充放电次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数据,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电池分散性,包括: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电池容量极差:μ=max{C
i
}

min{C
j
}i,j=1,2,

,N其中,μ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的电池容量极差,C
i
表示所述储能电池中第i个电池单元模块的电池容量,C
j
表示所述储能电池中第j个电池单元模块的电池容量,N表示所述储能电池中电池单元模块的总数;
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电池容量分散度: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电池容量分散度:其中,ε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的电池容量分散度,C
i
表示所述储能电池中第i个电池单元模块的电池容量,表示C
i
的平均值,N表示所述储能电池中电池单元模块的总数;将所述电池容量极差与所述电池容量分散度作为所述储能电池的电池分散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储能电池的电量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锋袁浩兵向昌波肖杰喻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伏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