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火源定位的灭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防设备
,具体为一种自动火源定位的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动灭火装置主要由探测器(热能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烟感探测器)、灭火器(二氧化碳扑灭装置)、数字化温度控制报警器和通讯模块四部分组成。可以通过装置内的数字通讯模块,针对防火区域内的实时温度变化、警报状态及灭火器信息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不仅可以远程监视自动灭火装置的各种状态,而且可以掌握防火区域内的实时变化,火灾发生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
[0003]常规的自动灭火装置主要是采用热能、火焰或烟感等类型的探测器对装置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当传感器监测到周围环境存在异常并超过设定阈值时,此时就会触发自动执行装置使其打开灭火装置对火灾现场进行自动灭火,这种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特定角度喷洒和范围性喷洒,采用特定角度喷洒的灭火装置仅能对特定区域进行灭火操作,难以对小范围特定起火区域进行灭火,后者则适用于大范围的灭火操作,只能针对范围内的起火区域进行灭火,无法实现对火源的自动定位并进行指定区域灭火,灭火效率较低。
[0004]常规的灭火装置一般采用喷水式或干粉式以及二氧化碳时,无论采用哪种灭火装置均需要采用喷头等设备进行灭火剂的喷出,当灭火剂喷出时,受限于喷头的偏转角度以及喷头的位置和灭火剂喷出时的初始速度,导致灭火剂喷出的抛物线运动轨迹不尽相同,当喷头以及起火点之间的灭火剂不处于完整的抛物线上时,此时灭火剂的落点便难以精准的覆盖在起火点上,对灭火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火源定位的灭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火源定位的灭火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固定箱的顶端活动安装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喷水组件,所述活动套外侧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导轨,所述喷水组件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传动轴,所述隔板靠近左端的位置上活动安装有位于第二传动轴正下方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外侧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传动杆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传动套,位于下方所述传动套的底端活动安装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火源探测传感器,所述火源探测传感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光学摄像头,所述火源探测传感器和光学摄像头位于固定箱的底端。
[0007]在装置的使用前,可首先将喷水组件的顶端与外部的灭火管路相连通,并将装置接入电源,且装置最好安装在天花板的中部位置上实现全范围的覆盖,同时可根据场景类型选取合适的灭火剂,例如清水、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剂,完成准备工作。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隔板顶端靠近右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伺服
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的底端贯穿隔板的底端且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啮合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杆内侧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传动套外侧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卡条,所述传动套通过限位卡条与限位卡槽之间活动卡接,所述传动杆外侧面固定安装有位于从动齿轮上下两端的限位板。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套远离传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铁,所述传动套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复位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限位板的一端以及电磁铁的一端相连接,位于上方所述传动套位于第二传动轴的正下方。
[0012]在实际使用时,即装置处于探测状态时,此时底端的传动套与第一传动轴之间处于活动套接关系,装置运行时,伺服电机启动并带动下方的主动齿轮旋转,此时一端的从动齿轮随之转动,并带动传动杆旋转,此时即可带动下方的传动套转动,并带动第一传动轴旋转,此时火源探测传感器和光学摄像头随之旋转,利用火源探测传感器和光学摄像头的旋转对周围环境进行持续监测,当火源探测传感器监测到火灾时可通过光学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进行二次判断,判断为火灾时,此时底端电磁铁电源启动,复位弹簧被压缩,底端的电磁铁与传动杆的底端相吸附,此时底端的传动套上移,底端的传动套与第一传动轴之间发生分离,此时第一传动轴停止转动,火源探测传感器与光学摄像头随之停止转动,与此同时顶端的电磁铁电源被关闭,复位弹簧自动复位,此时顶端的传动套随之在限位卡条和限位卡槽的导向作用下自动上移并与上方的第二传动轴相卡接,此时在伺服电机的控制下带动传动杆继续转动并带动顶端的喷水组件和活动套旋转,将喷水组件旋转至与火源探测传感器相同的角度上进行后续的灭火操作。
[0013]通过利用火源探测传感器和光学摄像头的探测配合持续旋转的传动杆可实现范围内的全天候探测并在判定为火灾时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利用第一传动轴的动力中断和第二传动轴的动力传递,实现喷水组件的自动旋转,并使其到达判定为火灾区域的上方,未使用传统的范围喷洒设备,而使用可自动旋转的角度喷洒设备,实现火灾发生后的自动定位并实现火灾区域指定角度灭火的功能,有效提高灭火效率,且降低灭火剂的使用量。
[0014]当火源探测传感器和光学摄像头所探测的数据超过预定阈值并判定为火灾时,此时由于底端的传动套发生上升,此时传动套不再与第一传动轴之间进行卡接,第一传动轴动力中断,火源探测传感器停留在原地不再旋转,而顶端的传动套上升与第二传动轴之间进行卡接,带动活动套和喷水组件旋转直至喷水组件与火源探测传感器处于同一角度上,此时伺服电机停止工作,喷水组件停止旋转,并通过火源探测传感器以及光学摄像头对火灾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并动态调整喷水组件完成灭火操作。
[0015]通过上下两个可分离式的传动套,实现了火灾发生时第一传动轴动力的自动中断以及第二传动轴动力的自动传递,实现喷水组件角度的自动旋转到达指定火灾区域角度的同时,可使得火源探测传感器和光学摄像头停留在原地,并依靠火源探测传感器和光学摄像头对火灾区域进行持续监测,实时监测火灾发展状况,并适时调节喷水组件,避免传统装置仅能进行持续灭火并不能持续监测灭火状态进行动态调整的问题,智能化程度较高,适合楼宇安装使用。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水组件包括第一蓄水管,所述第一蓄水管
内侧面的顶端活动套接有第二蓄水管,所述第二蓄水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固定连通有位于第二蓄水管中部的注水管。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蓄水管与活动套之间固定套接,所述第一蓄水管底端的中部与第二传动轴之间相连接,所述第二蓄水管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座。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座远离第二蓄水管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喷水杆,所述喷水杆远离第一安装座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固定导轨之间活动卡接,所述固定导轨顶端靠近左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延长板。
[0019]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火源定位的灭火装置,包括固定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2),所述固定箱(1)的顶端活动安装有活动套(16),所述活动套(16)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喷水组件(20),所述活动套(16)外侧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导轨(18),所述喷水组件(20)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传动轴(17),所述隔板(2)靠近左端的位置上活动安装有位于第二传动轴(17)正下方的传动杆(3),所述传动杆(3)外侧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4),所述传动杆(3)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传动套(7),位于下方所述传动套(7)的底端活动安装有第一传动轴(11),所述第一传动轴(1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火源探测传感器(12),所述火源探测传感器(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光学摄像头(13),所述火源探测传感器(12)和光学摄像头(13)位于固定箱(1)的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火源定位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顶端靠近右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5),所述伺服电机(15)输出轴的底端贯穿隔板(2)的底端且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14),所述主动齿轮(14)与从动齿轮(4)之间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火源定位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3)内侧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卡槽(6),所述传动套(7)外侧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卡条(10),所述传动套(7)通过限位卡条(10)与限位卡槽(6)之间活动卡接,所述传动杆(3)外侧面固定安装有位于从动齿轮(4)上下两端的限位板(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火源定位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套(7)远离传动杆(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铁(8),所述传动套(7)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火源定位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9)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限位板(5)的一端以及电磁铁(8)的一端相连接,位于上方所述传动套(7)位于第二传动轴(17)的正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火源定位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组件(20)包括第一蓄水管(201),所述第一蓄水管(201)内侧面的顶端活动套接有第二蓄水管(202),所述第二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天华,唐新华,肖寒青,陈旭明,黄芬,郑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辰城市应急服务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