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流对消模型E/H面解耦的毫米波MIMO天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解耦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流对消模型E/H面解耦的毫米波MIMO天线。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毫米波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各种形式的MIMO天线,其具有优秀的分集通信性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是阵元间的互耦问题。互耦的存在使得天线的辐射性能恶化,因此MIMO天线如何解耦是研究的重点问题。
[0003]传统的解耦方法有增大阵元间距,缺陷地结构,中和线等,但均有缺点和问题,且难以实现E面(E
‑
Plane,电面)和H面(H
‑
plane,磁面)同时解耦。同时复杂的解耦结构也难以应用于毫米波天线。因此如何设计E/H面同时解耦的毫米波MIMO天线是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对消模型E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流对消模型E/H面解耦的毫米波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在介质基板(2)的下表面设有金属地板(1),在介质基板(2)的上表面对称设有第一微带天线单元(31),第二微带天线单元(32),第三微带天线单元(33),第四微带天线单元(34);在第一微带天线单元(31)、第三微带天线单元(33)之间设有第一引流金属枝节(41),在第二微带天线单元(32)、第四微带天线单元(34)之间设有第二引流金属枝节(42);在第一微带天线单元(31)、第二微带天线单元(32)之间设有第一寄生金属枝节(51),在第三微带天线单元(33),第四微带天线单元(34)之间设有第二寄生金属枝节(52);在第一微带天线单元(31)中设有第一同轴馈电端口(61),在第二微带天线单元(32)中设有第二同轴馈电端口(62),在第三微带天线单元(33)中设有第三同轴馈电端口(63),在第四微带天线单元(34)中设有第四同轴馈电端口(6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流对消模型E/H面解耦的毫米波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微带天线单元(31)、第二微带天线单元(32)、第三微带天线单元(33)、第四微带天线单元(34)有多种形状,包括矩形,圆形或三角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流对消模型E/H面解耦的毫米波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引流金属枝节(41)、第二引流金属枝节(42)有多种形状,包括多个金属枝节,S形金属枝节或工形金属枝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流对消模型E/H面解耦的毫米波MIMO...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