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207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门锁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梯自动门锁因弹簧作用失效而引起的厅门很容易被打开,引起不安全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构造特点是锁横臂的弯折处外侧连接出一根带有重力锤的锁钩,锁钩位于锁栓上方,借助铰接支点的撑力及重力锤所给予的重力作用,促使锁钩与锁栓啮合,解决了原有电梯自动门锁因弹簧作用失效而引起的不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具体地说涉及电梯门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梯门锁装置中的锁臂设置在锁栓下方,通过锁臂上的锁钩锁在锁 栓上,以达到锁紧电梯门的作用。在关门状态下,依靠弹簧力使锁钩紧扣在锁 栓上。开门时,门刀向左推动锁臂转动,使锁臂作顺时针转脱离锁栓,即锁臂 向下转动脱离锁栓,同时锁臂头上的导电座与电开关触头脱离,当锁臂的转动 被限位块挡住时,门刀的开锁动作结束,厅门被带动。上述门锁装置存在的问 题是,锁钩是依靠弹簧力从下面钩住锁栓,当弹簧出现问题时,例如,弹簧脱 落失效,不能挂紧锁栓时,锁钩具有脱离锁栓的倾向,在其它因素的影响下, 极有可能出现锁臂自动向下转动进而使锁钩脱离锁栓的现象,厅门很容易被打 开,从而引起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门锁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梯自动门 锁因弹簧作用失效而引起的厅门很容易被打开,引起不安全问题。为了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门锁装置,包括门锁座、链式锁臂、锁栓、限位块、压缩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 链式锁臂具有锁臂座、锁横臂和锁钩,所述锁横臂一端为所述锁钩,另一端为 所述锁臂座,所述锁;f黄臂具有向上的凹陷深度,所述限位块顶触在所述凹陷深 度处,所述锁钩位于所述锁栓上方,所述锁臂座上部设置有门锁轮,所述门锁 轮上的门锁轮轴设置在所述锁臂座上;所述锁臂座下部设置有定芯轮,所述定芯轮上的定芯轮轴贯穿所述锁臂座设在所述门锁座上,所述门锁轮轴与所述定 芯轮轴左右之间具有偏心距,所述门锁轮轴偏左设置,所述门锁轮一侧的所述 锁臂座端与所述门锁座之间设有所述压缩弹簧。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方案所述锁钩与所述锁栓的啮合深度范围为7~8mm,所述。齿合深度依靠限位块 调节。所述偏心3巨为5 ~ 7mrn。所述锁栓倾斜设置,与水平之间夹角为20。~25° 。所述锁钩底面形成有凹腔,所述凹腔内i殳有触块,在锁闭状态时,所述触 块与电气触点接触。所述压缩弹簧两端设有弹簧定位柱,所述压缩弹簧固定在所述定位柱上。 可以对弹簧起固定和导向作用。本专利技术构造特点是锁横臂的弯折处外侧连接出一根带有重力锤的锁钩,锁 钩位于锁栓上方,借助铰接支点的撑力及重力锤所给予的重力作用,促使锁钩 与锁栓啮合,解决了原有电梯自动门锁因弹簧作用失效而引起的不安全问题。本专利技术是机电联锁装置,层门上的锁闭装置的启闭是由轿门通过门刀来带 动的。层门是被动的,轿门是主动门,因此层门的开闭是由轿门上的门刀夹住 层门锁滚轮,使锁臂上的锁钩脱钩后跟着轿门一起运动。锁钩的啮合深度,即钩住的尺寸是十分重要的,标准要求在啮合深度达到 和超过7-8ram时,电气触点才能接通,电梯才能启动运行。锁钩锁紧的力是由 施力元件,即压紧弹簧和锁钩的重力供给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锁钩设置在锁栓上方,形成重力式锁钩,当压缩弹簧失效时,借助偏心 铰接支点的支撑力及重力锤所给予的重力作用,使锁钩与锁栓仍可靠地啮合, 不会出现脱钩现象,解决了现有电梯自动门锁因弹簧作用失效而引起的不安全 问题。42、 上、下两轮偏心设置式,打开时,门锁轮绕定芯轮转动,使链式锁臂 向上顺时针转动,才能打开,安全可靠。3、 啮合深度通过限位块调节,啮合深度大,加之锁栓倾斜设置,锁钩与 锁栓闭合牢固。4、 电梯运行时门刀与门锁安全脱开,不易碰到引起故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l是本专利技术电梯门锁装置主视图;1、调整螺栓;2、螺母;3、门锁座;4、弹簧;5、门锁轮轴;6、挡圏;7、 门锁轮;8、链式锁臂;8-1、锁臂座;8-2、锁钩;8-3、锁横臂;8-4、凹陷深 度;9、定芯轮轴;10、限位块;11、螺钉;12、触块;13、锁栓;14、弹簧定 位柱;15、定芯4仑;16、电气触点;e、偏心距。*#^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述链式锁臂8具有锁钩8-2、锁横臂8-3和锁臂座8-1。链 式锁臂8为一整体铸钢材料制成,要求锁钩8-2具有一定重量,以保证符合额 定要求的重力。锁臂座8-1位于右侧,定芯轮轴9贯穿锁臂座8-1轴设在门锁 座3上,从而形成链式锁臂8的转动支点。锁横臂8-3下部具有向内凹陷的凹 陷深度8-4,卩艮位块10顶在锁横臂8-3的凹陷深度8-4处,限位块10固定在 所述门锁座3上。由此可知,链式锁臂8通过上述定芯轮轴9和限位块10形成 支撑和定位。锁臂座8-1上部设置有门锁轮7,门锁轮轴5安装在门锁座3上, 门锁轮7可以绕门锁轮轴5自转。锁臂座8-1下部设置有定芯轮15,定芯轮15 安装在所述定芯轮轴9上。链式锁臂8、门锁轮7可以绕定芯轮轴9转动,定 芯轮15可以绕定芯轮轴9自转。门锁轮轴5与定芯轮轴9左右之间具有偏心距 e,门锁轮轴5偏左设置,偏心距e为6锁臂8围绕定芯轮15顺时针转动之用,以使锁钩8-2绕开锁栓13,达到开锁 的作用,偏心距e还具有使链式锁臂8向锁栓13方向倾斜的倾向,促使锁钩 8-2保持向逆时针方向趋势,从而使锁钩8-2保持可靠安全地锁紧状态。所述 锁臂座8-1上端与所述门锁座3之间设有所述压缩弹簧4,所述压缩弹簧4两 端设有弹簧定位柱14,所述压缩弹簧4固定在所述弹簧定位柱14上,以避免 弹簧4脱落。同样,压缩弹簧4保持供给推压链式锁臂8锁紧方向的力,以达 到安全锁紧的目的。锁;镜臂8-3的左端是锁钩8-2,所述锁钩8-2位于所述锁 栓13上方。所述锁栓13倾斜设置,与水平之间夹角为20。 ~25° 。本实施例 选择为22° 。所述锁钩8-2与所述锁栓13的啮合深度范围为7 ~ 8mm,啮合深 度依靠限位块10调节。本实施例选择为7mm。调节时,松开螺母2,转动限位 块10至规定位置时,锁紧螺母2即可。所述锁钩8-2底面形成有凹腔,所述凹腔内设有触块12,在锁闭状态时, 所述触块12与电气触点16接触。开门时,门刀夹住门锁轮7顺时针转动,同时带动链式锁臂8顺时针围绕 定芯轮轴9转动,因而锁钩8-2绕开锁栓13,此时,门锁处于开启状态。闭合后,有弹簧力和锁钩自身门重力的共同作用,能闭合牢固,电气连锁 接触良好。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点可知,即使压缩弹簧4失效,由于链式锁臂8位于 锁栓13上方,通过锁钩8-2自身的重力和足够的啮合深度,以及偏心距e的共 同作用,锁钩8-2仍稳固可靠地钩住锁栓13,不会发生脱钩现象,从而避免了 电梯门被打开的现象。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作其它形式的 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 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 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 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门锁装置,包括门锁座、链式锁臂、锁栓、限位块、压缩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式锁臂具有锁臂座、锁横臂和锁钩,所述锁横臂一端为所述锁钩,另一端为所述锁臂座,所述锁横臂具有向上的凹陷深度,所述限位块顶触在所述凹陷深度处,所述锁钩位于所述锁栓上方,所述锁臂座上部设置有门锁轮,所述门锁轮上的门锁轮轴设置在所述锁臂座上;所述锁臂座下部设置有定芯轮,所述定芯轮上的定芯轮轴贯穿所述锁臂座设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门锁装置,包括门锁座、链式锁臂、锁栓、限位块、压缩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式锁臂具有锁臂座、锁横臂和锁钩,所述锁横臂一端为所述锁钩,另一端为所述锁臂座,所述锁横臂具有向上的凹陷深度,所述限位块顶触在所述凹陷深度处,所述锁钩位于所述锁栓上方,所述锁臂座上部设置有门锁轮,所述门锁轮上的门锁轮轴设置在所述锁臂座上;所述锁臂座下部设置有定芯轮,所述定芯轮上的定芯轮轴贯穿所述锁臂座设在所述门锁座上,所述门锁轮轴与所述定芯轮轴左右之间具有偏心距,所述门锁轮轴偏左设置,所述门锁轮一侧的所述锁臂座端与所述门锁座之间设有所述压缩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和杨凤桂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精工电梯制造有限公司青岛电梯专业技术职业培训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