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子化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质谱分析,特别涉及离子化装置和方法
‑
。
技术介绍
[0002]早期发展的电喷雾离子源构造十分简单,主体是一支由金属制成的毛细管喷针,其内径约为数微米至数百微米,并与喷嘴出口1~2cm处放置电极。分析时将含有被分析物的水溶液样品注入金属毛细管,并利用高压电源在金属毛细管与电极间制造3~6kV的电势差,样品便会因电场的牵引喷雾成带有电荷的微液滴,其直径约在亚微米级。而这些微液滴会再经过去溶剂化过程转变为气态离子,并顺着真空压力差以及电势差进入采样锥孔以及后续的质量分析器中。但是,由于采样效率低、电离效率低等原因导致仪器灵敏度较差。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今的电喷雾离子源在硬件上做了许多改良,如在离子源中通入雾化气体、气帘、热气流,或是调整电喷雾喷嘴的角度,以提升被分析物的离子化效率,通常有如下做法:
[0004]1.将样品溶于具有极性的有机溶剂(如使用甲醇或乙腈)与水的混合溶液中,以增加溶剂挥发的速度和降低表面张力。
[000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离子化装置,所述离子化装置包括ESI离子源和真空接口,所述ESI离子源的离子出口方向与所述真空接口的中心轴线间的夹角不为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化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呈环状,所述离子出口方向穿过所述第一电极,且与所述第一电极的中心轴线间的夹角是锐角;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呈片状;电源,所述电源用于给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使得从所述离子出口出射的离子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偏转,并穿过所述真空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出口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极的中心轴线、第二电极的中心轴线以及所述真空接口的中心轴线在所述第一电极的中心相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满足如下条件:2<D1/D2<5,0.5<L1/L2<1.5,1.5D2<L3<D1,D1是所述第一电极的直径,D2是所述第二电极的直径,L1是所述离子出口和所述真空接口的竖直距离,L2是所述离子出口和所述真空接口的水平距离,L3是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离子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电极的中心轴线共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化装置还包括:多极传输杆,所述多极传输杆设置在所述真空接口的下游,并满足,R1是所述真空接口的通孔的直径,R2是在垂直于所述多极传输杆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的截面上,多极传输杆围出区域的内切圆的直径,K是所述E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伊君,俞晓峰,杨继伟,张贺锋,陈文杰,陈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