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组合物及包含其的液晶显示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组合物和包含所述液晶组合物的聚合物网络液晶显示器件。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元件含有向列相的液晶组合物,液晶组合物具有适当的特性。借由提高液晶组合物的特性,可以获得具有良好特性的AM元件。将液晶组合物和AM元件的特性中的关联归纳于下表A中。基于市售的AM元件来对液晶组合物的特性进行进一步说明。向列相的温度范围与元件的温度范使用范围相关联。液晶组合物的粘度与元件的响应时间相关联。为了使元件显示动态影像,较佳为元件的响应时间短。
[0003]表A液晶组合物的特性与AM元件的特性
[0004]编号液晶组合物的特性AM元件的特性1向列相的温度范围广温度使用范围广2粘度小响应时间短3光学各向异性大对比度大4介电各向异性绝对值大阈值电压低、消耗电力小、对比度大5比电阻大电压保持率大、对比度大6对紫外线及热稳定寿命长7弹性常数大对比度大、响应时间短、响应速度快
[0005]根据公式(其中,γ1为液晶材料旋转粘度,d为液晶盒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通式RM的可聚合化合物以及至少一种通式SA的自配向剂其中,R1表示
‑
Sp2‑
P2、含有1
‑
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其中所述含有1
‑
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中的一个或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
‑
CH2‑
可分别独立地被
‑
CH=CH
‑
、
‑
C≡C
‑
、
‑
O
‑
、
‑
CO
‑
、
‑
CO
‑
O
‑
或
‑
O
‑
CO
‑
替代,并且一个或更多个
‑
H可分别独立地被
‑
F或
‑
Cl取代;R
S1
表示
‑
Sp1‑
P1、含有1
‑
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其中含有1
‑
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中的一个或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
‑
CH2‑
可分别独立地被
‑
CH=CH
‑
、
‑
C≡C
‑
、
‑
O
‑
、
‑
CO
‑
、
‑
CO
‑
O
‑
或
‑
O
‑
CO
‑
替代,并且含有1
‑
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
H可分别独立地被
‑
F或
‑
Cl取代;环环和环各自独立地表示各自独立地表示其中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
CH2‑
可被
‑
O
‑
替代,并且一个或更多个环中单键可被双键替代,其中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
H可分别独立地被
‑
F、
‑
Cl、
‑
CN、
‑
Sp3‑
P3、
‑
K0、
‑
CO
‑
OK0‑
、
‑
O
‑
COK0‑
、或
‑
O
‑
CO
‑
OK0‑
取代,并且一个或更多个环中
‑
CH=可被
‑
N=替代,其中,K0表示含有1
‑
6个碳原子的卤代或未卤代的直链的亚烷基、含有1
‑
5个碳原子的卤代或未卤代的直链的亚烷氧基;环表示其中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
CH2‑
可被
‑
O
‑
替代,并且一个或更多个环中单键可被双键替代;Ls1和Ls3各自独立地表示
‑
F、
‑
Cl、
‑
CN、
‑
NO2、
‑
NCO、
‑
NCS、
‑
OCN、
‑
SCN、
‑
C(O)N(R
S0
)2、
‑
C(O)R
S0
、含有1
‑
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其中含有1
‑
12
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中的一个或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
‑
CH2‑
可分别独立地被
‑
CH=CH
‑
、
‑
C≡C
‑
、
‑
O
‑
、
‑
CO
‑
、
‑
CO
‑
O
‑
或
‑
O
‑
CO
‑
替代,并且含有1
‑
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
H可分别独立地被
‑
F取代,其中R
S0
表示含有1
‑
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Ls2表示
‑
Sp3‑
P2或R
S2
和R
S3
各自独立地表示锚定基团,锚定基团为各自独立地表示锚定基团,锚定基团为各自独立地表示锚定基团,锚定基团为其中*表示所键结的结构中的连接位点;p表示1或2,其中当p表示2时,
‑
Sp8‑
X2可以相同或不同;o表示0或1;M
S1
表示I
S1
和J
S1
各自独立地表示
‑
CH2‑
、
‑
O
‑
或
‑
S
‑
;N
S1
表示=O或=S;V
K1
、V
K2
和V
K3
各自独立地表示
‑
CH=或
‑
N=;X1和X2各自独立地表示
‑
H、
‑
OH、
‑
SH、
‑
NH2、
‑
NHR
11
、
‑
N(R
11
)2、
‑
NHC(O)R
11
、
‑
OR
11
、
‑
C(O)OH、
‑
CHO、或含有1
‑
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卤代或未卤代的烷基,其中X1和X2中的至少一者选自
‑
OH、
‑
SH、
‑
NH2、
‑
NHR
11
、
‑
C(O)OH和
‑
CHO,其中R
11
表示含有1
‑
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P1、P2、P3、P1、P2和P3各自独立地表示可聚合基团;Sp1、Sp2、Sp3、Sp1、Sp2、Sp3、Sp4、Sp5、Sp7和Sp8各自独立地表示间隔基团或单键;Sp6各自独立地表示Z1和Z2各自独立地表示
‑
O
‑
、
‑
S
‑
、
‑
CO
‑
、
‑
CO
‑
O
‑
、
‑
O
‑
CO
‑
、
‑
O
‑
CO
‑
O
‑
、
‑
CH2O
‑
、
‑
OCH2‑
、
‑
CH2S
‑
、
‑
SCH2‑
、
‑
CF2O
‑
、
‑
OCF2‑
、
‑
CF2S
‑
、
‑
SCF2‑
、
‑
(CH2)
d
‑
、
‑
CF2CH2‑
、
‑
CH2CF2‑
、
‑
(CF2)
d
‑
、
‑
CH=CH
‑
、
‑
CF=CF
‑
、
‑
CH=CF
‑
、
‑
CF=CH
‑
、
‑
C≡C
‑
、
‑
CH=CH
‑
CO
‑
O
‑
、
‑
O
‑
CO
‑
CH=CH
‑
、
‑
CH2CH2‑
CO
‑
O
‑
、
‑
O
‑
CO
‑
CH2CH2‑
、
‑
CHR1‑
、
‑
CR1R2‑
或单键,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含有1
‑
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并且d表示1
‑
4的整数;
n
s1
表示1、2或3,n
s2
表示1、2、3或4,且n
s1
+n
s2
≥3,其中当n
s1
表示2或3时,可以相同或不同,其中当n
s2
表示2、3或4时,可以相同或不同;p
s1
、p
s2
、p
s3
和p
s4
各自独立地表示0、1或2,其中当p
s1
表示2时,Ls2可以相同或不同,其中当p
s2
表示2时,Ls1可以相同或不同;其中当p
s3
表示2时,
‑
Sp5‑
R
S3
可以相同或不同;其中当p
s4
表示2时,Ls3可以相同或不同;Z1和Z2各自独立地表示
‑
CO
‑
、
‑
CO
‑
O
‑
、
‑
O
‑
CO
‑
、
‑
O
‑
CO
‑
O
‑
、
‑
CH2O
‑
、
‑
OCH2‑
、
‑
CH2S
‑
、
‑
SCH2‑
、
‑
CF2O
‑
、
‑
OCF2‑
、
‑
CF2S
‑
、
‑
SCF2‑
、
‑
(CH2)
d
‑
、
‑
CF2CH2‑
、
‑
CH2CF2‑
、
‑
(CF2)
d
‑
、
‑
CH=CH
‑
、
‑
CF=CF
‑
、
‑
CH=CF
‑
、
‑
CF=CH
‑
、
‑
C≡C
‑
、
‑
CH=CH
‑
CO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婷,丁佳佳,丁文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和成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