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之江实验室专利>正文

一种仿真遥感影像生成的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1835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5
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仿真遥感影像生成的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中,获取无云遥感影像,并根据获取的云掩膜影像确定待添加云影像,针对每个坐标,确定该坐标对应的第一透光率以及第二透光率,最后根据所述待添加云影像、所述无云遥感影像、该坐标对应的第一透光率以及所述第二透光率、确定出云仿真遥感影像。从上述方法中可以看出,根据真实的云遥感影像,确定与所述无云遥感影叠加的待添加云影像,并确定待添加云影像中各像素点的第一透光率以及无云遥感影像中各像素点的第二透光率,确定生成的仿真遥感影像中各像素点的像素值,使所述仿真遥感影像更加真实。使所述仿真遥感影像更加真实。使所述仿真遥感影像更加真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真遥感影像生成的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0001]本说明书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仿真遥感影像生成的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遥感影像高效探测地表信息已经成为常态。目前,可以利用仿真技术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例如,模拟在极端的天气下所采集的遥感影像时,可采用对无云遥感影像进行加云的方式,生成较为真实的包含云的仿真遥感影像。通过该仿真遥感影像训练模型,对遥感影像的去云或者对遮蔽的目标物进行探测。
[0003]而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随机函数生成不同厚度和形状的云,将生成的云添加到无云遥感影像中,从而生成仿真遥感影像。但是通过随机函数生成的云,往往与真实的云有很大的差别,也就会使最终生成的仿真遥感影像与真实含云遥感影像存在很大差异。若利用这种仿真程度低的仿真遥感影像模拟极端天气下对遮蔽目标物的探测,则会导致探测的结果不准确。
[0004]因此,如何生成真实的云仿真遥感影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仿真遥感影像生成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说明书提供一种仿真遥感影像生成的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以部分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6]本说明书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仿真遥感影像生成的方法,包括:获取初始的云掩膜影像,以及无云遥感影像;根据所述无云遥感影像的尺寸,对所述云掩膜影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所述尺寸的待添加云影像;根据所述待添加云影像,确定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各像素点的坐标对应的第一透光率;针对每个坐标,根据该坐标对应的第一透光率,确定所述无云遥感影像中该坐标对应的第二透光率,其中,所述第一透光率与所述第二透光率之和为预设值;根据所述待添加云影像、各坐标对应的第一透光率、所述无云遥感影像以及所述各坐标对应的第二透光率,生成仿真遥感影像。
[0007]可选地,获取初始的云掩膜影像,具体包括:获取云遥感影像,对所述云遥感影像进行云识别;根据识别出的所述云遥感影像中云在影像中的位置,确定所述云遥感影像的掩膜;对所述掩膜以及所述云遥感影像进行切片,得到各携带掩膜的云遥感子影像;
从所述各携带掩膜的云遥感子影像中,确定初始的云掩膜影像。
[0008]可选地,根据所述无云遥感影像的尺寸,对所述云掩膜影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所述尺寸的待添加云影像,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无云遥感影像的尺寸,调整所述云掩膜影像的尺寸;根据预设的高斯函数,对调整尺寸后的云掩膜影像进行处理,得到待添加云影像;其中,所述无云遥感影像的尺寸与所述待添加云影像的尺寸相同。
[0009]可选地,根据所述无云遥感影像的尺寸,调整所述云掩膜影像的尺寸,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无云遥感影像的长边的长度以及短边的长度,按照双线性插值法,对所述云掩膜影像进行插值,得到与所述无云遥感影像的尺寸一致的云掩膜影像。
[0010]可选地,根据预设的高斯函数,对调整尺寸后的云掩膜影像进行处理,得到待添加云影像,具体包括:针对调整尺寸后的云掩膜影像的每个像素点,根据预设的高斯函数确定该像素点的初始权重;根据预设的高斯函数内核值以及所述初始权重,确定该像素点的最终权重;根据所述最终权重以及该像素点的像素值,确定该像素点模糊后的像素值,并根据各像素点模糊后的像素值,得到待添加云影像。
[0011]可选地,根据所述待添加云影像,确定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各像素点的坐标对应的第一透光率,具体包括:针对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各像素点的坐标,确定该坐标在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根据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像素值,确定该坐标在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第一透光率;其中,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像素值与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第一透光率呈负相关。
[0012]可选地,根据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像素值,确定该坐标在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第一透光率,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像素值,按照预设的像素值与透光率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像素点对应的透光率;将所述该像素点对应的透光率与预设的云厚度系数相乘,得到该像素点的第一透光率。
[0013]可选地,针对每个坐标,根据该坐标对应的第一透光率,确定所述无云遥感影像中该坐标对应的第二透光率,其中,所述第一透光率与所述第二透光率之和为预设值,具体包括:针对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各像素点的坐标,确定该坐标在所述无云遥感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将预设值与该坐标在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第一透光率之差,作为该坐标在所述无云遥感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第二透光率。
[0014]可选地,根据所述待添加云影像、各坐标对应的第一透光率、所述无云遥感影像以及所述各坐标对应的第二透光率,生成仿真遥感影像,具体包括:
针对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各像素点的坐标,将该坐标在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像素值,与该坐标在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第一透光率相乘,得到第一结果;将该坐标在所述无云遥感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像素值,与该坐标在所述无云遥感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第二透光率相乘,得到第二结果;将所述第一结果与所述第二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结果;根据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各像素点的坐标的最终结果,生成仿真遥感影像。
[0015]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待添加云影像的像素值的第一取值范围,以及所述无云遥感影像的像素值的第二取值范围,确定所述第一取值范围与所述第二取值范围之间的线性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线性映射关系,调整所述待添加云影像的像素值。
[0016]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仿真遥感影像生成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初始的云掩膜影像,以及无云遥感影像;预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无云遥感影像的尺寸,对所述云掩膜影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所述尺寸的待添加云影像;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添加云影像,确定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各像素点的坐标对应的第一透光率;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坐标,根据该坐标对应的第一透光率,确定所述无云遥感影像中该坐标对应的第二透光率,其中,所述第一透光率与所述第二透光率之和为预设值;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添加云影像、各坐标对应的第一透光率、所述无云遥感影像以及所述各坐标对应的第二透光率,生成仿真遥感影像。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针对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各像素点的坐标,确定该坐标在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根据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像素值,确定该坐标在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第一透光率;其中,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像素值与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第一透光率呈负相关。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像素值,按照预设的像素值与透光率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像素点对应的透光率;将所述该像素点对应的透光率与预设的云厚度系数相乘,得到该像素点的第一透光率。
[0019]本说明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真遥感影像生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初始的云掩膜影像,以及无云遥感影像;根据所述无云遥感影像的尺寸,对所述云掩膜影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所述尺寸的待添加云影像;根据所述待添加云影像,确定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各像素点的坐标对应的第一透光率;针对每个坐标,根据该坐标对应的第一透光率,确定所述无云遥感影像中该坐标对应的第二透光率,其中,所述第一透光率与所述第二透光率之和为预设值;根据所述待添加云影像、各坐标对应的第一透光率、所述无云遥感影像以及所述各坐标对应的第二透光率,生成仿真遥感影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初始的云掩膜影像,具体包括:获取云遥感影像,对所述云遥感影像进行云识别;根据识别出的所述云遥感影像中云在影像中的位置,确定所述云遥感影像的掩膜;对所述掩膜以及所述云遥感影像进行切片,得到各携带掩膜的云遥感子影像;从所述各携带掩膜的云遥感子影像中,确定初始的云掩膜影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无云遥感影像的尺寸,对所述云掩膜影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所述尺寸的待添加云影像,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无云遥感影像的尺寸,调整所述云掩膜影像的尺寸;根据预设的高斯函数,对调整尺寸后的云掩膜影像进行处理,得到待添加云影像;其中,所述无云遥感影像的尺寸与所述待添加云影像的尺寸相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无云遥感影像的尺寸,调整所述云掩膜影像的尺寸,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无云遥感影像的长边的长度以及短边的长度,按照双线性插值法,对所述云掩膜影像进行插值,得到与所述无云遥感影像的尺寸一致的云掩膜影像。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的高斯函数,对调整尺寸后的云掩膜影像进行处理,得到待添加云影像,具体包括:针对调整尺寸后的云掩膜影像的每个像素点,根据预设的高斯函数确定该像素点的初始权重;根据预设的高斯函数内核值以及所述初始权重,确定该像素点的最终权重;根据所述最终权重以及该像素点的像素值,确定该像素点模糊后的像素值,并根据各像素点模糊后的像素值,得到待添加云影像。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待添加云影像,确定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各像素点的坐标对应的第一透光率,具体包括:针对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各像素点的坐标,确定该坐标在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根据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像素值,确定该坐标在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第一透光率;其中,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像素值与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第一透光率呈负相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像素值,确定该坐标在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第一透光率,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待添加云影像中对应的像素点的像素值,按照预设的像素值与透光率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像素点的透光率;将所述该像素点对应的透光率与预设的云厚度系数相乘,得到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一透光率。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个坐标,根据该坐标对应的第一透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佳妮张承康王跃明周天舒罗慕昀张长兴
申请(专利权)人:之江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