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氧气法集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173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氧气法集鱼装置,包括:集鱼箱体;所述集鱼箱体与升降装置相连接;所述集鱼箱体上设有若干进鱼口和出鱼口,所述进鱼口上设有第一透水网,所述第一透水网上设有进鱼孔,所述进鱼口的四角均通过弹性件分别与所述进鱼孔的四角相连接,所述出鱼口上设有第一开合门;氧气发生装置;所述氧气发生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与所述集鱼箱体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第二开合门;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固态二氧化钙;所述外壳的侧壁与氧气软管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方便,可利用氧气实现鱼类有效收集,便于推广应用。应用。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气法集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鱼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氧气法集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水利工程的修建在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还截断了完整的河流。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常常需要进行洄游。坝体阻断了鱼类的洄游通道,从而造成鱼类栖息地的丧失或改变,导致鱼类的减少甚至是灭绝。为了满足鱼类过坝的需求,人们采用了鱼道、鱼闸、集运鱼系统等集鱼过鱼设施。
[0003]其中,集运鱼系统是指通过诱鱼、拦鱼、集鱼、提升转运﹑暂养等方法,然后通过汽车或渔船将鱼运输过坝的人工辅助系统。用于集鱼作用的集鱼箱是整个集运鱼系统集鱼的核心设备,但是,目前集鱼箱功能单一,诱鱼手段不足,需要配合其他辅助装备,整体较为复杂,建造成本和运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氧气法集鱼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氧气法集鱼装置,包括:集鱼箱体;所述集鱼箱体与升降装置相连接;所述集鱼箱体上设有若干进鱼口和出鱼口,所述进鱼口上设有第一透水网,所述第一透水网上设有进鱼孔,所述进鱼口的四角均通过弹性件分别与所述进鱼孔的四角相连接,所述出鱼口上设有第一开合门;氧气发生装置;所述氧气发生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与所述集鱼箱体的底部相连接,且两者的接触面均设置为网状结构;所述外壳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第二开合门;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固态二氧化钙;所述外壳的侧壁与氧气软管相连通,所述氧气软管的内端设有第二透水网,所述氧气软管的外端设置为封闭端,所述氧气软管的侧壁上设有数个氧气出孔。
[0006]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与所述集鱼箱体两侧壁固定连接的两个刚性杆,所述两个刚性杆均与不锈钢链相连接,两个所述不锈钢链均与发电机相连接,所述发电机用于控制所述集鱼箱体在水中的升降。
[0007]优选地,所述进鱼口设置为六个,均匀分布在所述集鱼箱体的两侧壁上。
[0008]优选地,所述弹性件由数节弹性单元连接组成,相邻弹性单元之间设有圆柱形接头,所述弹性单元的端部与所述圆柱形接头的顶面或底面可转动连接,且所述弹性单元可绕所述圆柱形接头的侧壁转动。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合门的一侧与所述集鱼箱体铰连接,所述第一开合门的另一侧与所述集鱼箱体采用螺栓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设有数个摆动体,所述摆动体与所述外壳铰连接,所述摆动体的一端与所述固态二氧化钙相接触,所述摆动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的外部水体相接触。
[0011]优选地,所述外壳设置为球形结构。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合门设置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开合门的一侧与所述外壳铰连接,所述第二开合门的另一侧可转动连接有插销,所述外壳上设有管状插销口,所述插销与所述管状插销口承插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氧气出孔自所述氧气软管的内侧向外侧逐渐变大。
[0014]优选地,所述弹性单元采用皮带制成。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将CaO2置于球形外壳内,可防止鱼类进入其中而误食CaO2,且利用的化学物质CaO2不会污染环境。
[0016]2、本专利技术利用水体能量,使摆动体摆动不断与CaO2接触从而刮落表面反应产生的Ca(OH)2,从而使得CaO2稳定而持久地与水反应提供氧气。
[0017]3、本专利技术中集鱼箱体可向水中下降数米,可以收集到较深水域的鱼类。
[0018]4、本专利技术利用了淡水鱼类的趋氧性,氧气软管上有数个氧气出孔实现氧气的释放,可形成氧气帷幕,可有效吸引水中鱼类,氧气出孔的大小离氧气中心点自近向远由大到小排列,能够实现氧气帷幕的均匀释放。
[0019]5、本专利技术中进鱼口采用特殊结构,侧壁弹性件由数节弹性单元连接组成,为多节结构,易于鱼类触动时向内移动,同时鱼进入后装置侧壁弹性件可以有效回弹,在达到竖直后相邻弹性单元会相互顶住,最终维持竖直状态,不再向外侧转动,鱼进入箱体后便难以从箱体中出来。
[0020]6、本专利技术设计巧妙,总体结构并不复杂,人工操作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进鱼口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弹性单元与圆柱形接头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氧气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集鱼箱体;2、刚性杆;3、进鱼口;4、第一透水网;5、进鱼孔;6、弹性单元;7、圆柱形接头;8、第一开合门;9、球形外壳;10、第二开合门;11、插销;12、管状插销口;13、固态二氧化钙;14、摆动体;15、氧气软管;16、第二透水网;17、氧气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
[0027]一种氧气法集鱼装置,如图1

4所示,包括集鱼箱体1和氧气发生装置。
[0028]其中,集鱼箱体1设置为六面体结构,集鱼箱体1的上部左右侧均与刚性杆2固定连接,两个刚性杆2均与不锈钢链相连接,两个所述不锈钢链均与发电机相连接,所述发电机用于控制集鱼箱体1在水中的升降。
[0029]进一步地,集鱼箱体1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三个矩形的进鱼口3,如图2所示,进
鱼口3上覆盖有第一透水网4,第一透水网4安装较松弛,可实现拉伸,第一透水网4的中部开设有面积较小的进鱼孔5,进鱼口3的四角均通过弹性件分别与进鱼孔5的四角相连接,如图3所示,该弹性件由数节弹性单元6连接组成,弹性单元6可采用韧性较好的皮带制作,相邻弹性单元6之间设有圆柱形接头7,弹性单元6的内侧端部与圆柱形接头7的外侧底面可转动连接,可采用栓接,且弹性单元6可绕圆柱形接头7的侧壁转动,弹性单元6的转动半径略大于圆柱形接头7的半径,圆柱形接头7与弹性单元6仅在底面处接触,相邻弹性单元6与中间的圆柱形接头7的侧壁并不接触,以留有一定的空隙用于转动。
[0030]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集鱼箱体1的下部前侧开设有出鱼口,所述出鱼口上设有第一开合门8,第一开合门8的上侧与集鱼箱体1铰连接,集鱼箱体1的下端设有两处螺纹孔,第一开合门8的下侧与集鱼箱体1采用两个螺栓连接。
[0031]如图1所示,所述氧气发生装置包括球形外壳9,球形外壳9的顶部与集鱼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两者的接触面均设置为网状透水结构。球形外壳9的前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第二开合门10,如图4所示,第二开合门10设置为弧形结构,第二开合门10的左侧与球形外壳9铰连接,第二开合门10的右侧可转动连接有插销11,球形外壳9的外壁上固定有管状插销口12,插销11与管状插销口12承插连接,旋转插销11即可实现第二开合门10的开关。
[0032]进一步地,球形外壳9的内部放置有凝结的球状的固态二氧化钙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气法集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鱼箱体;所述集鱼箱体与升降装置相连接;所述集鱼箱体上设有若干进鱼口和出鱼口,所述进鱼口上设有第一透水网,所述第一透水网上设有进鱼孔,所述进鱼口的四角均通过弹性件分别与所述进鱼孔的四角相连接,所述出鱼口上设有第一开合门;氧气发生装置;所述氧气发生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与所述集鱼箱体的底部相连接,且两者的接触面均设置为网状结构;所述外壳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第二开合门;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固态二氧化钙;所述外壳的侧壁与氧气软管相连通,所述氧气软管的内端设有第二透水网,所述氧气软管的外端设置为封闭端,所述氧气软管的侧壁上设有数个氧气出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法集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与所述集鱼箱体两侧壁固定连接的两个刚性杆,所述两个刚性杆均与不锈钢链相连接,两个所述不锈钢链均与发电机相连接,所述发电机用于控制所述集鱼箱体在水中的升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气法集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鱼口设置为六个,均匀分布在所述集鱼箱体的两侧壁上。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气法集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由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景晟金光球唐洪武张凯文叶枫马睿骁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