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143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降温装置,包括:光伏组件、聚光导圈和鼓风导筒以及固定安装于鼓风导筒内侧的电鼓风组件,光伏组件的底面设有支撑架,光伏组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设备撑杆,设备撑杆的另一端固定于鼓风导筒的外周并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鼓风导筒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内轴筒,电鼓风组件固定安装于内轴筒的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聚光导圈和风力转叶结构,利用聚光导圈和曲面光伏组件的光反射将部分光能聚集于受光圈表面,由热电转换将光热转换为电鼓风组件的电能输入进行光伏组件表面的风冷降温,以及通过主轴杆端部风力转叶在外界自然风的作用下进行自由转动,实现风能的利用,提高对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对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对清洁能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降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组件
,具体为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一般主要由光伏组件、汇流箱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太阳能电池片经过串联封装后形成具有一定捕光面积的光伏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和并网设备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系统。目前,相关研究表明,当硅基光伏组件工作在较高温度时,开路电压会随背板温度的升高而大幅下降,这会导致发电单元的工作点严重偏移,造成系统输出功率下降,硅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随温度的升高也大幅下降,致使太阳能电池组件不能发挥最大性能。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降温装置(CN209201013U),包括水源、水泵、给水管网、喷水支管和喷水装置;光伏支架的顶面为倾斜斜面,在倾斜斜面的上面铺设多个光伏组件;在光伏支架顶面的高位置一侧安装喷水支管,喷水支管上设置若干个朝向光伏组件的喷水装置;喷水支管的进水端与给水管网的一端连接,给水管网的另一端与水泵连接,水泵的进水口与水源连通。通过向光伏组件表面喷洒水,有效降低光伏组件表面温度,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和发电量。
[0004]但是,现有的光伏组件降温装置仍然存在以下缺陷:利用水流冲刷使光伏组件表面换热降温,水流在光伏组件表面运动时产生不规则透镜作用,对光线造成漫反射和聚焦等干扰,导致光伏组件表面受光均匀性和守光率产生影响,从而致使太阳能电池组件不能发挥最大性能,存在一定缺陷,且水液的供给需要大量外部水源的投入,光伏电站通常地处戈壁、荒漠、山地等地区,这些地方有队无法开设水井,有的地处生态红线内,有的地质结构复杂,开设水井水塘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资源被破坏,实用性较差。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降温装置,来解决目前存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降温装置,包括:光伏组件、聚光导圈和鼓风导筒以及固定安装于鼓风导筒内侧的电鼓风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底面设有支撑架,所述光伏组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设备撑杆,所述设备撑杆的另一端固定于鼓风导筒的外周并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鼓风导筒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内轴筒,所述电鼓风组件固定安装于内轴筒的一端,所述鼓风导筒的内部设有固定套接于电鼓风组件内侧的主轴杆,所述主轴杆的两端分别套接有位于鼓风导筒两端的进气导扇和鼓风扇,所述主轴杆的一端设有风力转叶,所述鼓风导筒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受光圈;所述电鼓风组件包括固定筒、绝缘套管、励磁组件和若干主风盘和定导盘,所述主风盘固定套接于主轴杆的表面且位于绝缘套管的内侧,所述绝缘套管的两端设有转动套接
于主轴杆表面的进气轴盘,所述定导盘转动套接于主轴杆的表面且固定于绝缘套管的内侧,所述绝缘套管固定安装于固定筒的内侧,所述励磁组件的数量为若干并均匀分布于固定筒的外周,所述主风盘的外周嵌入安装有若干永磁块。
[000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架为可调角度式支撑架,所述光伏组件呈圆球曲面状,且鼓风导筒的中轴线位于光伏组件曲面圆心上。
[000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受光圈呈环状结构,所述受光圈的表面设有若干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热电转换组件,所述聚光导圈的表面设有镀银全反射涂层。
[000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鼓风导筒的内侧与内轴筒的外侧设有间距,所述鼓风导筒呈锥形结构,且鼓风导筒的端口和进气导扇以及内轴筒的直径相等。
[001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风力转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棘轮组件,所述风力转叶通过棘轮组件与主轴杆的表面传动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鼓风组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光伏组件的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电源电连接有与光伏组件输出端电连接逆变器。
[0012]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励磁组件的数量为若干并均分为多组,每组所述励磁组件呈圆周方向分布于绝缘套管的表面并与主风盘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励磁组件的组数等于主风盘的个数,所述励磁组件的端部受光圈和光伏组件的输出端电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气轴盘和定导盘结构相同且内侧均设有套接于主轴杆外侧轴承,若干所述主风盘和定导盘依次交替布置。
[0014]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风冷降温结构,在光伏组件表面通过设备撑杆加装鼓风导筒结构进行鼓风降温,以高速气流对光伏组件表面热量进行快速热交换有效降低光伏组件表面温度,且对光伏组件表面受光产生的影响降低,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和发电量,无需布置复杂水管网路,降低使用成本。
[0015]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聚光导圈和风力转叶结构,利用聚光导圈和曲面光伏组件的光反射将部分光能聚集于受光圈表面,由热电转换将光热转换为电鼓风组件的电能输入进行光伏组件表面的风冷降温,以及通过主轴杆端部风力转叶在外界自然风的作用下进行自由转动,实现风能的利用,提高对清洁能源的利用率。
[0016]3.本专利技术中,在鼓风导筒工作中通过鼓风扇旋转运动进行光伏组件表面风冷降温,曲面的光伏组件有效实现对向风在光伏组件表面的均匀扩散,从而使得光伏组件表面均衡降温,进一步提高工作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鼓风导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鼓风导筒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鼓风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鼓风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励磁组件和主风盘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00、光伏组件;110、支撑架;120、设备撑杆;200、聚光导圈;300、鼓风导筒;310、受光圈;320、主轴杆;321、风力转叶;322、进气导扇;323、鼓风扇;330、内轴筒;400、电鼓风组件;410、固定筒;420、绝缘套管;430、励磁组件;440、主风盘;450、定导盘;421、进气轴盘;441、永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降温装置。
[0021]结合图1

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降温装置,包括:光伏组件100、聚光导圈200和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100)、聚光导圈(200)和鼓风导筒(300)以及固定安装于鼓风导筒(300)内侧的电鼓风组件(400),所述光伏组件(100)的底面设有支撑架(110),所述光伏组件(10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设备撑杆(120),所述设备撑杆(120)的另一端固定于鼓风导筒(300)的外周并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鼓风导筒(300)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内轴筒(330),所述电鼓风组件(400)固定安装于内轴筒(330)的一端,所述鼓风导筒(300)的内部设有固定套接于电鼓风组件(400)内侧的主轴杆(320),所述主轴杆(320)的两端分别套接有位于鼓风导筒(300)两端的进气导扇(322)和鼓风扇(323),所述主轴杆(320)的一端设有风力转叶(321),所述鼓风导筒(300)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受光圈(310);所述电鼓风组件(400)包括固定筒(410)、绝缘套管(420)、励磁组件(430)和若干主风盘(440)和定导盘(450),所述主风盘(440)固定套接于主轴杆(320)的表面且位于绝缘套管(420)的内侧,所述绝缘套管(420)的两端设有转动套接于主轴杆(320)表面的进气轴盘(421),所述定导盘(450)转动套接于主轴杆(320)的表面且固定于绝缘套管(420)的内侧,所述绝缘套管(420)固定安装于固定筒(410)的内侧,所述励磁组件(430)的数量为若干并均匀分布于固定筒(410)的外周,所述主风盘(440)的外周嵌入安装有若干永磁块(4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0)为可调角度式支撑架,所述光伏组件(100)呈圆球曲面状,且鼓风导筒(300)的中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范新丰赵皓
申请(专利权)人: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