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管道顶管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104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管道顶管施工结构,包括复合底座,复合底座的顶部安装有顶管施压机构,且复合底座两侧的顶面开设有倒T型槽,顶管施压机构与倒T型槽之间设置有消能缓冲部件,顶管施压机构的反面活动连接有管道本体,管道本体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对中调整机构,且对中调整机构的中部套接在复合底座底部的内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设置的对中调整机构配合顶管施压机构、复合底座共同使用后,可组成具备自动化对中功能的新型顶管施工结构,继而在顶管施压机构将管道本体自动顶压至土中之前,对管道本体的具体位置进行自动调整,提升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的效率,解决传统装置管道摆放偏差的问题。统装置管道摆放偏差的问题。统装置管道摆放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管道顶管施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施工
,具体为一种市政工程管道顶管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市政工程管道施工中采用的顶管施工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技术原理是在基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以此重复作业,最终完成管道施工作业,而顶管施工具备不开挖地面;不拆迁,不破坏地面建筑物;不破坏环境;不影响管道的段差变形;省时、高效、安全,综合造价低等优点,因此被大范围推广使用,但是在顶管施工过程中,一般情况管道采用起重机吊装方式下设至顶管基坑或基坑底部轨道上,但由于管道下设过程中,管道摆放会出现偏差,容易耽误施工的效率,再者,在管道顶入过程中,管道实际的行进状态,例如管道因行进震动引起的摆动、错位等等,现有的顶管施工结构并没有相关的实时监测机构,不能及时发现施工异常,进而造成后续的返工,增大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工程管道顶管施工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管道顶管施工结构,包括复合底座,所述复合底座的顶部安装有顶管施压机构,且复合底座两侧的顶面开设有倒T型槽,所述顶管施压机构与倒T型槽之间设置有消能缓冲部件,所述顶管施压机构的反面活动连接有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对中调整机构,且对中调整机构的中部套接在复合底座底部的内侧,所述对中调整机构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实时监测机构。
[0005]精选的,所述顶管施压机构的内部包括有联动支撑架,且联动支撑架两侧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液压推杆,所述联动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复合底座顶部的表面,所述液压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压件。
[0006]精选的,所述消能缓冲部件的内部包括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顶部一端的内侧固定套接在液压推杆输出端的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的正反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渡连接板,所述过渡连接板中部的内侧固定套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均活动套接有旋转套块,所述旋转套块、旋转轴、过渡连接板、第一压缩弹簧、第二连接板均活动套接在倒T型槽的内部。
[0007]精选的,所述对中调整机构内部包括有传动齿轮轴件,且传动齿轮轴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支架的一端与复合底座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轴件的顶部和底部均啮合连接有直齿条,两个所述直齿条的中部活动套接在复合底座中部的内侧,且两个直齿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倒L型板,两个
所述倒L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板,且两个安装板的一侧的侧面均以线性阵列的方式固定套接有四组定位顶杆组,且一套四组定位顶杆组与另一套四组定位顶杆组以复合底座的中轴线为基准相互对称。
[0008]精选的,四组所述定位顶杆组的内部包括有三个定位顶杆,且三个定位顶杆也以线性阵列的方式排列,四组所述定位顶杆组内部的定位顶杆一端的端面均为贴合与管道本体对应表面的圆弧结构,所述管道本体底部的表面与复合底座的顶面活动连接,所述管道本体的正面与顶压件的反面活动连接。
[0009]精选的,所述实时监测机构的内部包括有辅助顶杆,且辅助顶杆的中部活动套接在安装板中部的内侧,所述辅助顶杆一端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约束套板,所述约束套板的侧面与安装板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辅助顶杆另一端的外侧对齐设置有压力检测器,所述压力检测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倒L型板顶部的表面。
[0010]精选的,所述压力检测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控制器,且控制器的内部安装有报警器,所述控制器底部的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支架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复合底座一侧的侧面。
[0011]精选的,所述,两个所述直齿条的内部均卡接有导向杆,且两个导向杆的一端分别与复合底座底部两侧的侧面固定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专利技术所设置的对中调整机构配合顶管施压机构、复合底座共同使用后,可组成具备自动化对中功能的新型顶管施工结构,继而在顶管施压机构将管道本体自动顶压至土中之前,对管道本体的具体位置进行自动调整,提升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的效率,解决传统装置管道摆放偏差的问题。
[0014]2、本专利技术所设置的实时监测机构、控制器组成监测机构,配合上述的新型顶管施工结构一同作业后,可对管道本体的实际行进摆动进行实时监测,一旦管道本体摆动过大,及时报警,以便工作人员及时调整作业,排除施工异常,降低返工的几率。
[0015]3、本专利技术所设置的消能缓冲部件以及实时监测机构内部的第二压缩弹簧相互配合使用后,可对管道本体的行进震动进行多重消能减震,充分提升管道本体的稳定性,降低相邻两个管道本体之间对接误差。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后视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复合底座的仰视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定位顶杆组的右视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消能缓冲部件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2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复合底座;2、顶管施压机构;21、联动支撑架;22、液压推杆;23、顶压件;3、倒T型槽;4、消能缓冲部件;41、第一连接板;42、第二连接板;43、第一压缩弹簧;44、过渡连接板;45、旋转轴;46、旋转套块;5、管道本体;6、对中调整机构;61、传动齿轮轴件;62、伺服
电机;63、直齿条;64、倒L型板;65、安装板;66、定位顶杆组;67、导向杆;7、实时监测机构;71、辅助顶杆;72、约束套板;73、第二压缩弹簧;74、压力检测器;75、保护壳;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图4、图5、图6,一种市政工程管道顶管施工结构,包括复合底座1,复合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顶管施压机构2,顶管施压机构2的内部包括有联动支撑架21,且联动支撑架21两侧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液压推杆22,联动支撑架2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复合底座1顶部的表面,液压推杆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压件23,顶管施压机构2可为后续待顶入的管道部件提供自动化移动动力,完善装置的自动性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轻度,且复合底座1两侧的顶面开设有倒T型槽3,顶管施压机构2与倒T型槽3之间设置有消能缓冲部件4,消能缓冲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管道顶管施工结构,包括复合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顶管施压机构(2),且复合底座(1)两侧的顶面开设有倒T型槽(3),所述顶管施压机构(2)与倒T型槽(3)之间设置有消能缓冲部件(4),所述顶管施压机构(2)的反面活动连接有管道本体(5),所述管道本体(5)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对中调整机构(6),且对中调整机构(6)的中部套接在复合底座(1)底部的内侧,所述对中调整机构(6)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实时监测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管道顶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施压机构(2)的内部包括有联动支撑架(21),且联动支撑架(21)两侧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液压推杆(22),所述联动支撑架(2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复合底座(1)顶部的表面,所述液压推杆(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压件(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管道顶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缓冲部件(4)的内部包括有第一连接板(41),且第一连接板(41)顶部一端的内侧固定套接在液压推杆(22)输出端的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板(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2),所述第二连接板(42)底部的正反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43),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渡连接板(44),所述过渡连接板(44)中部的内侧固定套接有旋转轴(45),所述旋转轴(45)的两端均活动套接有旋转套块(46),所述旋转套块(46)、旋转轴(45)、过渡连接板(44)、第一压缩弹簧(43)、第二连接板(42)均活动套接在倒T型槽(3)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管道顶管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调整机构(6)内部包括有传动齿轮轴件(61),且传动齿轮轴件(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2),所述伺服电机(6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支架的一端与复合底座(1)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轴件(61)的顶部和底部均啮合连接有直齿条(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文聪吴毅峰林明何秋敏吴艺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禹澄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