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抗震墙及其制作、整体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抗震墙、用于制作装配式抗震墙的工装,以及装配式抗震墙的制作方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发展绿色生产,实现资源节约利用,传统的建造模式必须转型升级,建筑装配化已是大势所趋。然而目前装配式建筑所设计的抗震墙,都是采用预制混凝土墙板和现浇混凝土边缘构件相结合的方式。即经“二次设计”或称“深化设计”后的种类繁多的墙板制造图,经构件工厂制造,送到现场和现浇混凝土边缘构件接合连成的半预制半现浇的抗震墙,这种抗震墙的抗震能力较传统全现浇混凝土抗震墙较差,也不符合建筑装配化的要求。
[0003]因此,目前这种用于建造装配式建筑的抗震墙在实际安装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缺陷:
[0004]1、预制剪力墙板和现浇边缘构件间存在接缝,在地震强烈作用下接缝将开裂、剪力墙板与边缘构件将相互错动,势必减弱抗震墙体的抗震能力,增加建筑物水平变位,导致抗震能力不如整体现浇混凝土抗震墙。
[0005]2、半预制半现浇的抗震墙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装配式抗震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及与所述墙体一体成型的边缘构件;所述墙体具有左右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所述边缘构件;所述墙体是由混凝土浇筑形成的墙板结构,所述墙板结构内设置有墙板钢筋;所述边缘构件包括边缘构件钢筋,若干个边缘构件钢筋构成钢筋骨架,通过混凝土对所述钢筋骨架进行浇筑,浇筑成型的边缘构件上形成待浇筑的空缺部位,所述待浇筑的空缺部位设置在所述边缘构件的两端;当所述边缘构件被安装在墙体侧面时,使用混凝土对所述边缘构件上待浇筑的空缺部位进行浇筑,使得所述边缘构件与所述墙体连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抗震墙,其特征在于,相邻楼层之间形成上层墙体和下层墙体,上层墙体与下层墙体的交接处设置有圈梁,圈梁平面与上层墙体的墙面垂直,所述上层墙体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所述边缘构件;所述边缘构件上形成待浇筑的空缺部位的端部通过混凝土与所述圈梁浇筑成型;所述下层墙体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所述边缘构件;所述边缘构件上形成待浇筑的空缺部位的端部通过混凝土与所述圈梁浇筑成型;位于所述上层墙体侧面的边缘构件与位于下层墙体侧面的边缘构件上下对应设置,两个边缘构件上形成的待浇筑的空缺部位重合,通过混凝土对重合的待浇筑的空缺部位进行浇注,使得两个边缘构件连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抗震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圈梁上设置有找平层,找平层上设置有楼板、圈梁钢筋和楼板拉锚钢筋骨架,所述楼板上开设有用以安装所述圈梁钢筋和楼板拉锚钢筋骨架的凹槽,所述圈梁钢筋、楼板拉锚钢筋骨架、楼板以及边缘构件上的待浇筑的空缺部位通过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抗震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上还设置有叠合层,所述叠合层和找平层相对设置在楼板的两侧,所述叠合层内设置有网筋;边缘构件上的待浇筑的空缺部位与叠合层通过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抗震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墙板结构成型区域和边缘构件成型区域;于墙板结构成型区域中布置墙板钢筋,所述墙板钢筋包括横向布置的网筋,将所述网筋穿过边缘构件成型区域;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幼璠,张超,王占江,张京滨,杨晓宏,谭军,马晓雯,王娟娟,孙可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标立群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