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后发性白内障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851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与医学交叉领域,公开一种抗后发性白内障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1)、称取聚乙二醇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后发性白内障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与医学交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后发性白内障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白内障为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占所有致盲眼病的50%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世界因白内障致盲的人数大约有2000万,且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呈继续上升趋势,至2050年可能达到5000万。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手段。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是白内障术后最常见并发症,术后发生率在成人为12% ~ 67%,在婴幼儿中高达100%。PCO显著降低患者视力和对比敏感度,造成生活不便,同时影响婴幼儿患者视力发育,造成弱视。PCO可以通过YAG激光治疗,但激光治疗有引起青光眼、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人工晶状体移位的风险,同时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对于不能配合YAG激光治疗的婴幼儿患者,需要再次手术切除。人们还通过多种其他方法,包括:人工晶体表面改性、术中术后局部药物应用等方法试图降低甚至消除PCO的发生,但由于房水循环的存在,约2小时前房药物将被稀释并从小梁网排出;眼局部生物屏障的存在,使得术后药物局部点眼的生物利用度仅5%,以上这些方法均不能有效阻止PCO的发生、发展。如何有效抑制PCO的形成,探寻新的治疗靶点及特效药物,从而研发副作用低、特异性强的抗PCO新型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0003]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是从中药雷公藤中提取的生物活性单体,其分子式为C
29
H
38
O4,分子量为450.61。Celastrol 具有抗炎、抗肿瘤、抑制新生血管和肥胖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肥胖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显示了强大的治疗效果。最新的研究提示,Celastrol可抑制肺等多种组织纤维化。尽管Celastrol有强大的生物活性,但极差的水溶性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如何增强其水溶性,提高眼部靶组织的药物浓度及其生物利用度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目前尚未发现将其药物制剂应用到术中以治疗PCO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后发性白内障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后发性白内障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1)、称取聚乙二醇15

羟基硬脂酸酯、雷公藤红素,共同溶解于乙醇中;其中,聚乙二醇15

羟基硬脂酸酯、雷公藤红素、乙醇的用量配比为10 g∶(0.1

1.5)g∶(2

20)mL;(2)、在超声搅拌下将步骤(1)所得混合液滴加到注射用水中,旋蒸除去乙醇,得载药聚合物胶束;该步骤中的注射用水的用量为步骤(1)中乙醇用量的5

15体积倍;(3)、将载药聚合物胶束0.05~5 g和温敏性聚合物水凝胶1~50 g混合均匀后,补加
ml/kg计算,以钳夹嘴唇无明显反射为麻醉起效;0.5%(g/mL)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无菌生理盐水5 mL冲洗术眼结膜囊,碘伏消毒眼周,0.5%(g/mL)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进行眼表局部麻醉;显微镜下制作3 mm透明角膜切口,前房注入100μL粘弹剂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连续环形撕囊,撕囊口直径5 mm,注吸针头抽吸干净晶体核及皮质,晶体囊袋内注射药物,形成前房,透明角膜切口10

0线缝合1针关闭切口;术毕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涂于结膜囊内,预防感染;手术均在动物右眼进行;术后实验动物每天结膜囊局部点眼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一天三次,一次一滴,共七天。
[0019]实验动物分三组:第一组(标记为TSG/CEL组),术中抽吸皮质后在晶体囊袋内注射5μL微升实施例1所得抗后发性白内障药物制剂;第二组(标记为TSG组),术中抽吸皮质后在晶体囊袋内注射5μL不负载任何药物的壳聚糖基聚合物水凝胶;第三组(标记为Control组),术中抽吸皮质后在晶体囊袋内注射5μL生理盐水;术后每天裂隙灯下观察动物手术眼,记录角膜、前房及后发障情况。观察期为28天;实验动物每组三只,统计PCO评分,PCO评分采用EPCO标准,见表1。通过面积、类型和密度分析,分别在第7、28天进行临床评估和PCO评分计算。实验结束后使用空气栓塞法处死白兔,方法为耳缘静脉注射20

40 mL空气。留取动物眼球标本固定,进行HE染色。
[0020]图1为术后第7天(第一行)、28天(第二行),Control组、TSG组及TSG/CEL组眼前节照片。由图1可以看出;眼前节照片显示第7天三组后囊混浊无显著差异;第28天时,Control组和TSG组后囊周围出现白色混浊,提示晶状体上皮细胞纤维化,囊皱,在此二组发生了后发性白内障,TSG/CEL组的后囊几乎保持透明和光滑;根据后囊浑浊图像分析评价,浑浊密度从0到4分,分别为无(0)、极(1)、轻度(2)、中度(3)和严重(4),术后28天,Control组和TSG组部分区域浊度达4级或严重(暗灰色区),PCO评分分别为1.5、1.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SG/CEL组后囊只有几个浅灰色区域的边缘后囊混浊(1级),PCO评分为0.07。TSG/CEL组较生理盐水的Control组和不负载药物的TSG组的PCO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上表明:TSG/CEL组PCO的发展明显低于Control组和TSG组,即本专利技术所得药物制剂能有效抑制白内障术后PCO的发展。
[0021]此外,我们进一步评估了TSG/CEL和TSG的药物安全性,结果显示,在术后观察期28天内,无论是TSG/CEL组还是TSG组,均未出现明显的异常眼部炎症反应(如角膜增厚、角膜基质纤维化、出血或水肿等)。透明晶体摘除术后28天,分离角膜和视网膜组织进行观察,Control组、TSG组及TSG/CEL组的角膜、视网膜HE染色结果如图2所示,各组间细胞形态无明
显差异,角膜内皮层完整,表明本专利技术所得药物制剂具有良好的药物安全性。
[0022]综上,动物实验表明,注射本专利技术药物制剂可明显减轻白内障术后后囊浑浊程度,并且对眼角膜、视网膜等组织无毒性,其具有安全的抗后发性白内障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后发性白内障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1)、称取聚乙二醇15

羟基硬脂酸酯、雷公藤红素,共同溶解于乙醇中;其中,聚乙二醇15

羟基硬脂酸酯、雷公藤红素、乙醇的用量配比为10 g∶(0.1

1.5)g∶(2

20)mL;(2)、在超声搅拌下将步骤(1)所得混合液滴加到注射用水中,旋蒸除去乙醇,得载药聚合物胶束;该步骤中的注射用水的用量为步骤(1)中乙醇用量的5

15体积倍;(3)、将载药聚合物胶束0.05~5 g和温敏性聚合物水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颖李景果栗占荣刘瑞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