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和使用可穿戴设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83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8
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可膨胀主体,所述可膨胀主体被配置成安装到使用者的躯干上;第一感测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感测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器和将所述第一传感器耦合到所述可膨胀主体上的第一致动器;以及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可穿戴设备:使所述可膨胀主体从所述可膨胀主体的第一状态膨胀到所述可膨胀主体的第二状态;将所述第一致动器从所述第一致动器的第一状态致动到所述第一致动器的第二状态,其中将所述第一致动器从所述第一致动器的所述第一状态致动到所述第一致动器的所述第二状态减小了所述躯干与所述第一传感器之间的第一气隙的体积;以及在可膨胀主体处于可膨胀主体的第二状态且第一致动器处于第一致动器的第二状态时,从第一传感器接收第一信号。还描述了一种使用可穿戴设备的方法。可穿戴设备的方法。可穿戴设备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穿戴设备和使用可穿戴设备的方法
专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穿戴和使用可穿戴设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许多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囊性纤维化(CF))的患者在其肺中经历严重的粘液积聚。它们必须定期清除通常难以排出的粘液。通常采用各种方法在通过咳嗽排出之前首先使粘液松动和/或变薄。粘液的松动和/或变薄通常通过手动方式(例如胸部撞击)或半自动方式(例如高频胸壁振荡疗法或HFCWO)来实现。在后一种情况下,HFCWO装置设置目前未被优化以满足患者特异性粘液去除需要。例如,CF患者通常具有非常稠的粘性粘液,而COPD患者具有过量的粘液,其粘度在正常粘液粘度和CF粘液粘度之间,这两种粘度都与正常粘液粘度非常不同。
[0003]这些不同的粘液积聚情况需要非常不同的背心设置,通常与粘液溶解药物组合,以确保有效的粘液松动和/或变薄。然而,商业上可获得的HFCWO背心没有提供量化粘液性质的手段,因此不能在治疗期间递送动态个性化治疗。为了克服这种限制,已经提出了使用嵌入在HFCWO背心中的麦克风来执行肺音分析。为了改善信号质量,希望在肺音获取过程中最小化噪声和声干扰的衰减。
[0004]US 2019/0142686描述了一种被配置为使使用者的胸部振荡的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胸壁振荡器、声音检测器和用于基于来自声音检测器的声音控制胸壁振荡器的操作的控制器。胸壁振荡器可以安装在使用者的胸部上以振荡使用者的胸部。声音检测器在操作胸壁振荡器之前、期间和/或之后检测来自使用者胸部的声音。根据对来自声音检测器的声音的分析,控制器可以改变胸壁振荡器的振荡的频率、强度或持续时间中的一者或多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第一具体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可膨胀主体,该可膨胀主体被配置成安装到使用者的躯干上;第一感测设备,其中该第一感测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器和将该第一传感器耦接到该可膨胀主体上的第一致动器;以及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可穿戴设备:使该可膨胀主体从该可膨胀主体的第一状态膨胀到该可膨胀主体的第二状态;将所述第一致动器从所述第一致动器的第一状态致动到所述第一致动器的第二状态,其中将所述第一致动器从所述第一致动器的所述第一状态致动到所述第一致动器的所述第二状态减小了所述躯干与所述第一传感器之间的第一气隙的体积;并且在所述可膨胀主体处于所述可膨胀主体的第二状态且所述第一致动器处于所述第一致动器的第二状态时,从所述第一传感器接收第一信号。
[0006]根据第一具体方面的可穿戴设备的提供通过允许第一传感器在第一致动器致动之前更接近躯干而改善了第一信号的质量,并且提供了与躯干形状无关而有效的空气间隙减小的初步量。
[0007]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感测设备。第二传感装置可包括第二传感器和将第二传感器耦接到可膨胀主体的第二致动器。计算机可读指令在被执行时还可使可穿戴设备将第二致动器从第二致动器的第一状态致动到第二致动器的第二状态,并从第二传感器接收第二信号。将第二致动器从第二致动器的第一状态致动到第二致动器的第二状态可以减小躯干和第二传感器之间的第二气隙的体积。在所述可膨胀主体处于所述可膨胀主体的第二状态且所述第二致动器处于所述第二致动器的第二状态时,可从所述第二传感器接收所述第二信号。
[0008]第一感测设备可以包括容纳第一传感器的第一壳体。第一气隙可以在躯干和第一壳体之间。第一致动器可以将第一壳体耦接到可膨胀主体,并且将第一致动器从第一致动器的第一状态致动到第一致动器的第二状态可以减小躯干和第一壳体之间的第一气隙的体积。第二感测设备可以包括容纳第二传感器的第二壳体。第二气隙可以在躯干和第二壳体之间。第二致动器可以将第二壳体耦接到可膨胀主体上,并且将第二致动器从第二致动器的第一状态致动到第二致动器的第二状态可以减小躯干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第二气隙的体积。
[0009]第一传感器可以是第一声学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可以是第二声学传感器。
[0010]第一致动器可以包括第一可膨胀囊。将第一致动器从第一致动器的第一状态致动到第一致动器的第二状态可以包括使第一可膨胀囊膨胀。第二致动器可包括第二可膨胀囊。将第二致动器从第二致动器的第一状态致动到第二致动器的第二状态可以包括使第二可膨胀囊膨胀。
[0011]第一致动器可以包括第一电活性聚合物。将第一致动器从第一致动器的第一状态致动到第一致动器的第二状态可以包括向第一电活性聚合物施加第一电压。第二致动器可以包括第二电活性聚合物。将第二致动器从第二致动器的第一状态致动到第二致动器的第二状态可以包括向第二电活性聚合物施加第二电压。
[0012]根据第二具体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如任一前述声明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该可膨胀主体从该可膨胀主体的第一状态膨胀到该可膨胀主体的第二状态;将所述第一致动器从所述第一致动器的所述第一状态致动到所述第一致动器的所述第二状态,其中将所述第一致动器从所述第一致动器的所述第一状态致动到所述第一致动器的所述第二状态减小所述第一气隙的体积;以及在可膨胀主体处于可膨胀主体的第二状态且第一致动器处于第一致动器的第二状态时,从第一传感器接收第一信号。
[0013]根据第二具体方面的可穿戴设备的提供通过在第一致动器致动之前使第一传感器更接近躯干而改善了第一信号的质量,并且提供了与躯干形状无关而有效的空气间隙减小的初步量。
[0014]该方法还可包括将第二致动器从第二致动器的第一状态致动到第二致动器的第二状态,并从第二传感器接收第二信号。将第二致动器从第二致动器的第一状态致动到第二致动器的第二状态可以减小躯干和第二传感器之间的第二气隙的体积。当所述可膨胀主体处于所述可膨胀主体的第二状态且所述第二致动器处于所述第二致动器的第二状态时,可从所述第二传感器接收所述第二信号。
[0015]该方法还可包括将第一致动器保持在第一致动器的第二状态达第一时间段,并在第一致动器维持在第一致动器的第二状态时从第一传感器接收第一信号。该方法还可包括
将第二致动器维持在第二致动器的第二状态达第二时间段,并在第二致动器维持在第二致动器的第二状态时从第二传感器接收第二信号。
[0016]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可膨胀主体处于可膨胀主体的第二状态时,接收来自第一传感器的第三信号;基于所述第三信号确定与所述第一气隙的体积相关的第一值;基于所述第一值将所述第一致动器从所述第一致动器的所述第一状态致动到所述第一致动器的所述第二状态。该方法还可包括:在可膨胀主体处于可膨胀主体的第二状态时,从第二传感器接收第四信号,基于第四信号确定与第二气隙的体积相关的第二值,以及基于第二值将第二致动器从第二致动器的第一状态致动到第二致动器的第二状态。
[0017]第一值可以是第三信号的信噪比或信噪比代替物。第二值可以是第四信号的信噪比或信噪比代替物。
[0018]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传感器发射第一声音脉冲并基于第一声音脉冲的反射产生第三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可穿戴设备(2,102,202,302),所述可穿戴设备(2,102,202,302)包括:可膨胀主体(4,104,204,304),所述可膨胀主体被配置成安装到使用者(1)的躯干(6)上;第一感测设备(7a,107a,207a,307a),其中所述第一感测设备(7a,107a,207a,307a)包括第一传感器(8a,108a,208a,308a)和将所述第一传感器(8a,108a,208a,308a)耦合到所述可膨胀主体(4,104,204,304)的第一致动器(12a,112a,212a,312a);以及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存储器(18,118,218,318),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可穿戴设备(2,102,202,302):将所述可膨胀主体(4,104,204,304)从所述可膨胀主体(4,104,204,304)的第一状态膨胀(S1)到所述可膨胀主体(4,104,204,304)的第二状态;将所述第一致动器(12a,112a,212a,312a)从所述第一致动器(12a,112a,212a,312a)的第一状态致动(S2)到所述第一致动器(12a,112a,212a,312a)的第二状态,其中将所述第一致动器(12a,112a,212a,312a)从所述第一致动器(12a,112a,212a,312a)的所述第一状态致动(S2)到所述第一致动器(12a,112a,212a,312a)的所述第二状态减小了所述躯干(6)与所述第一传感器(8a,108a,208a,308a)之间的第一气隙(15a)的体积;以及在所述可膨胀主体(4,104,204,304)处于所述可膨胀主体(4,104,204,304)的所述第二状态且所述第一致动器(12a,112a,212a,312a)处于所述第一致动器(12a,112a,212a,312a)的所述第二状态时,从所述第一传感器(8a,108a,208a,308a)接收(S4)第一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2,102,202),还包括第二感测设备(7b,107b,207b),其中所述第二感测设备(7b,107b,207b)包括第二传感器(8b,108b,208b)和将所述第二传感器(8b,108b,208b)耦合到所述可膨胀主体(4,104,204)的第二致动器(12b,112b,212b),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被执行时还使所述可穿戴设备(2,102,202)将所述第二致动器(12b,112b,212b)从所述第二致动器(12b,112b,212b)的第一状态致动(S3)到所述第二致动器(12b,112b,212b)的第二状态,并从所述第二传感器(8b,108b,208b)接收第二信号,其中将所述第二致动器(12b,112b,212b)从所述第二致动器(12b,112b,212b)的所述第一状态致动(S3)到所述第二致动器(12b,112b,212b)的所述第二状态减小所述躯干(6)和所述第二传感器(8b,108b,208b)之间的第二气隙(15b)的体积,其中在所述可膨胀主体(4,104,204)处于所述可膨胀主体(4,104,204)的所述第二状态并且所述第二致动器(12b,112b,212b)处于所述第二致动器(12b,112b,212b)的所述第二状态时,从所述第二传感器(8b,108b,208b)接收所述第二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2,102,202,302),其中所述第一感测设备(7a,107a,207a,307a)包括容纳所述第一传感器(8a,108a,208a,308a)的第一壳体(10a,110a,210a,310a),并且所述第一气隙(15a)在所述躯干(6)和所述第一壳体(10a,110a,210a,310a)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12a,112a,212a,312a)将所述第一壳体(10a,110a,210a,310a)耦合到所述可膨胀主体(4,104,204,304),并且将所述第一致动器(12a,112a,212a,312a)从所述第一致动器(12a,112a,212a,312a)的所述第一状态致动(S2)到所述第一致动器(12a,112a,212a,312a)的所述第二状态减小了所述躯干(6)与所述第一壳体(10a,110a,210a,310a)之间的所述第一气隙(15a)的体积,并且其中可选地所述第二感测设备(7b,107b,207b)包括容纳所述第二传感器(8b,108b,208b)的第二壳体(10b,110b,
210b),并且所述第二气隙(15b)在所述躯干(6)与所述第二壳体(10b,110b,210b)之间,其中所述第二致动器(12b,112b,212b)将所述第二壳体(10b,110b,210b)耦合到所述可膨胀主体(4,104,204),并且将所述第二致动器(12b,112b,212b)从所述第二致动器(12b,112b,212b)的所述第一状态致动(S3)到所述第二致动器(12b,112b,212b)的所述第二状态减小所述躯干(6)与所述第二壳体(10b,110b,210b)之间的所述第二气隙(15b)的所述体积。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2,102,202,302),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8a,108a,208a,308a)是第一声学传感器,并且其中可选地,所述第二传感器(8b,108b,208b)是第二声学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2,102,302),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12a,112a,312a)包括第一可膨胀囊,其中将所述第一致动器(12a,112a,312a)从所述第一致动器(12a,112a,312a)的所述第一状态致动到所述第一致动器(12a,112a,312a)的所述第二状态包括使所述第一可膨胀囊膨胀,其中可选地所述第二致动器(12b,112b)包括第二可膨胀囊,并且其中将所述第二致动器(12b,112b)从所述第二致动器(12b,112b)的所述第一状态致动到所述第二致动器(12b,112b)的所述第二状态包括使所述第二可膨胀囊膨胀。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202),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212a)包括第一电活性聚合物(26a),其中将所述第一致动器(212a)从所述第一致动器(212a)的所述第一状态致动到所述第一致动器(212a)的所述第二状态包括向所述第一电活性聚合物(26a)施加第一电压,其中可选地所述第二致动器(212b)包括第二电活性聚合物(26b),并且其中将所述第二致动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