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模式酒盒底座圆孔压毛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800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酒盒包装生产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模式酒盒底座圆孔压毛边机;包括机架、压边执行机构、压边模具、酒盒底座夹具;压边执行机构、酒盒底座夹具安装在机架上,压边模具安装在压边执行机构的动作终端;压边模具包括活动模具和模具座,模具座安装在压边执行机构的动作终端,活动模具和模具座之间通过旋转接头相连;活动模具上与其旋转轴垂直的平面内环绕其一周开有压边槽,压边槽的顶面为波浪形的曲面,压边槽的底面为平面,压边槽的底面至活动模具的底面的距离等于酒盒底座圆孔的内腔高度;采用了改良波浪形压毛边模具,使其除了可以加工平面酒盒底座外还可以加工异形曲面酒盒底座,提高了整条生产线的可重构能力。提高了整条生产线的可重构能力。提高了整条生产线的可重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模式酒盒底座圆孔压毛边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酒盒包装生产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模式酒盒底座圆孔压毛边机。

技术介绍

[0002]酒盒底座是酒盒的一部分,用于酒盒的密封、承载及防伪等功能。酒盒底座圆孔是酒盒底座用于放置和固定酒瓶的空腔,在运输和储藏时可以保护酒瓶,酒盒底座经过裱纸划胶和裱纸与毛坯进行贴合工序后,酒盒底座圆孔的周围有一圈裱纸毛茬,需要用圆孔压毛边机将其挤压到孔周内壁,传统的压毛边动作由工人或机器完成,随着生产过程逐渐向“多品种,小批量”的趋势发展,传统的压毛边机由于功能单一,可重构能力不足,将逐渐被市场淘汰。所以,开发一种具备“一机多用”功能,可重构能力强的圆孔压毛边机是十分有必要的,具有广阔的实践应用前景。将酒盒底座生产工艺与机构学中的可重构理论相结合,设计出既满足平面酒盒底座压毛边动作、又满足异形曲面酒盒底座压毛边动作的压毛边机。
[0003]申请人经过检索,专利202122548819.X公开了一种酒盒底座生产线圆中压边机器人,包括执行机构、压边机构、活动装夹装置、伺服皮带线和机架。执行机构、活动装夹装置和伺服皮带线分别固连在机架上,压边装置与执行机构动平台通过法兰螺栓连接,作为执行机构的末端执行器。其中,执行机构具有2R1T三个自由度,主要满足压边装置下表面平行于酒盒底座上表面顺时针、逆时针画圆压边的工艺动作,压边装置实现将底座圆中毛边压入内腔内侧的动作,活动装夹装置主要作用为对伺服皮带线传送过来的酒盒底座实施固定装夹。但该种压毛边机主要是针对平面底座的毛边挤压,无法对异形曲面底座的毛边进行挤压,可重构能力较弱。
[0004]专利201420638406.8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除泡机的压盒除泡单元,包括有侧面除泡部件、底面除泡部件以及边缘除泡部件;该底面除泡部件安装于侧面除泡部件下部,该边缘除泡部件安装于侧面除泡部件上部。通过侧面除泡部件、底面除泡部件以及边缘除泡部件的作用下,能够同时对纸盒的底面及纸盒中的两侧面及两边缘进行除泡,且除泡效果良好,提高纸盒的除泡效率及产品良品率。但是该种压盒除泡单元主要是用于除泡,并没有实现对圆孔毛边的压边动作,且结构复杂,控制繁多,并不适用酒盒底座生产线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平面酒盒底座的圆孔毛边按压问题和异形曲面酒盒底座的圆孔毛边按压问题,实现该类机械的“一机多用”。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模式酒盒底座圆孔压毛边机,包括机架、压边执行机构、压边模具、酒盒底座夹具;压边执行机构、酒盒底座夹具安装在机架上,压边模具安装在压边执行机构的动作终端,压边模具在压边执行机构的驱动下在酒盒底座夹具的限制范围内执行压边动作;
[0007]压边模具包括活动模具和模具座,模具座安装在压边执行机构的动作终端,活动模具和模具座之间通过旋转接头相连;活动模具上与其旋转轴垂直的平面内环绕其一周开
有压边槽,压边槽的顶面为波浪形的曲面,压边槽的底面为平面,波浪形的高点至底面的高度与酒盒底座圆孔的边缘厚度一致,压边槽的底面至活动模具的底面的距离等于酒盒底座圆孔的内腔高度。
[0008]进一步地,压边执行机构包括竖直驱动元件和静平台,竖直驱动元件连接在静平台和机架之间,静平台上设有两条互为镜像的运动链,两条运动链的终端之间通过动平台相连,压边模具与动平台连接;
[0009]运动链包括U副连接件、圆盘连接件、U副连接杆、执行杆件、第一静平台连接件、第二静平台连接件,第一静平台连接件和第二静平台连接件固定安装在静平台上;
[0010]第一静平台连接件、U副连接件、U副连接杆、执行杆件之间通过旋转副依次连接成链,第一静平台连接件、U副连接件之间的旋转轴竖直并联接旋转驱动,U副连接件、U副连接杆之间的旋转轴水平,U副连接杆、执行杆件之间的旋转轴竖直并联接旋转驱动;圆盘连接件的一端通过水平的旋转副与第二静平台连接件连接、另一端通过水平的旋转副与摆动件连接,圆盘连接件两端的旋转轴垂直,圆盘连接件与第二静平台连接件之间的旋转轴联接旋转驱动,摆动件与U副连接杆之间通过竖直的旋转副连接;
[0011]动平台与左右的执行杆件通过旋转副连接,动平台、执行杆件之间的旋转轴竖直。
[0012]进一步地,酒盒底座夹具包括分布在一虚构矩形四角的四个卡座,每个卡座具有两个与虚构矩形的两个直角边贴合的定位部,四个卡座各自连接一个相对虚构矩形来回动作的卡座气缸;卡座气缸与机架之间通过支撑构件相连。
[0013]进一步地,支撑构件包括左右两个分体,每个分体包括以递进形式安装的直线滑移机构、提升机构和导轨滑块机构,卡座气缸安装在导轨滑块机构的滑块上。
[0014]进一步地,直线滑移机构是丝杆机构,丝杆机构的两个螺母之间安装支撑平台,两个分体的支撑平台之间通过支撑杆相连形成整体;提升机构包括双相同步电机、曲柄滑块机构、导杆,双相同步电机安装在支撑平台上,双相同步电机两端各连接一组曲柄滑块机构,导杆作为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从支撑平台的导孔中穿过与曲柄滑块机构的摇杆连接,导轨滑块机构的导轨连接在导杆之间。
[0015]进一步地,活动模具顶部的短轴与模具座底面的轴孔配合连接,短轴的外壁和轴孔的内壁开有环向沟槽,环向沟槽之间装嵌有滚珠,滚珠之间通过保持架定位。
[0016]进一步地,机架上在顶板下方设有工作平台,压边执行机构和酒盒底座夹具安装在工作平台与顶板之间,压边执行机构吊挂在顶板下,酒盒底座夹具支撑在机架的梁体之间、底部悬空,工作平台上留置下料口。
[0017]进一步地,竖直驱动元件是直线电机。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模式酒盒底座圆孔压毛边机,采用了可重构并联机构,使其具有两种互锁的运动模式,既具备了传统的并联机构高稳定性、高耐用性的优点,又具备更大的活动度,同时采用了改良波浪形压毛边模具,使其除了可以加工平面酒盒底座外还可以加工异形曲面酒盒底座,提高了整条生产线的可重构能力,使整条生产线更能适应目前生产线“多品种,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压边执行机构、酒盒底座夹具、压边模具组合示意图。
[0022]图3为酒盒底座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压边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压边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

机架;1.1

顶板;1.2

工作平台;1.3

下料口;
[0026]2‑
压边执行机构;2.1

竖直驱动元件;2.2

静平台;2.3

动平台;2.4

U副连接件;2.5

圆盘连接件;2.6

U副连接杆;2.7

执行杆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模式酒盒底座圆孔压毛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压边执行机构(2)、压边模具(3)、酒盒底座夹具(4);压边执行机构(2)、酒盒底座夹具(4)安装在机架(1)上,压边模具(3)安装在压边执行机构(2)的动作终端,压边模具(3)在压边执行机构(2)的驱动下在酒盒底座夹具(4)的限制范围内执行压边动作;压边模具(3)包括活动模具(3.1)和模具座(3.2),模具座(3.2)安装在压边执行机构(2)的动作终端,活动模具(3.1)和模具座(3.2)之间通过旋转接头相连;活动模具(3.1)上与其旋转轴垂直的平面内环绕其一周开有压边槽(3.3),压边槽(3.3)的顶面为波浪形的曲面,压边槽(3.3)的底面为平面,波浪形的高点至底面的高度与酒盒底座圆孔的边缘厚度一致,压边槽(3.3)的底面至活动模具(3.1)的底面的距离等于酒盒底座圆孔的内腔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式酒盒底座圆孔压毛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边执行机构(2)包括竖直驱动元件(2.1)和静平台(2.2),竖直驱动元件(2.1)连接在静平台(2.2)和机架(1)之间,静平台(2.2)上设有两条互为镜像的运动链,两条运动链的终端之间通过动平台(2.3)相连,压边模具(3)与动平台(2.3)连接;运动链包括U副连接件(2.4)、圆盘连接件(2.5)、U副连接杆(2.6)、执行杆件(2.7)、第一静平台连接件(2.8)、第二静平台连接件(2.9),第一静平台连接件(2.8)和第二静平台连接件(2.9)固定安装在静平台(2.2)上;第一静平台连接件(2.8)、U副连接件(2.4)、U副连接杆(2.6)、执行杆件(2.7)之间通过旋转副依次连接成链,第一静平台连接件(2.8)、U副连接件(2.4)之间的旋转轴竖直并联接旋转驱动,U副连接件(2.4)、U副连接杆(2.6)之间的旋转轴水平,U副连接杆(2.4)、执行杆件(2.7)之间的旋转轴竖直并联接旋转驱动;圆盘连接件(2.5)的一端通过水平的旋转副与第二静平台连接件(2.9)连接、另一端通过水平的旋转副与摆动件(2.10)连接,圆盘连接件(2.5)两端的旋转轴垂直,圆盘连接件(2.5)与第二静平台连接件(2.9)之间的旋转轴联接旋转驱动,摆动件(2.10)与U副连接杆(2.6)之间通过竖直的旋转副连接;动平台(2.3)与左右的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岸柴超李瑞琴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芮城县杨森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