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协调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79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的节点电压偏移量、线路损耗和集群富余功率,并根据节点电压偏移量、线路损耗和集群富余功率构建集群协调控制目标模型;S2:构建集群协调控制目标模型的约束条件;S3:对集群协调控制目标模型进行优化,直至满足约束条件,并利用优化后的集群协调控制目标模型进行协调控制。该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协调控制方法以电压偏移量、线路损耗和富余功率为目标设计优化函数,并进行建模,将改进粒子群算法用于求解优化目标数学模型,以获得最佳的集群智能调控方式。调控方式。调控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协调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发电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协调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全球已逐渐迈入新能源时代,我国已针对性地提出了“双碳”目标能源发展战略,以及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国家一系列光伏发电激励政策之下,大规模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始并网,并呈现出区域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光伏发电存在明显的间歇性,加之分散式并网均对电网的能量管控和稳定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DPVG能够有序、灵活、稳定并网对新能源消纳和电网发展均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数字孪生技术的兴起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通过虚实结合实现电网的全面感知和数字化连接等。但是数字孪生技术在电网的应用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成果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协调控制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获取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的节点电压偏移量、线路损耗和集群富余功率,并根据节点电压偏移量、线路损耗和集群富余功率构建集群协调控制目标模型;S2:构建集群协调控制目标模型的约束条件;S3:对集群协调控制目标模型进行优化,直至满足约束条件,并利用优化后的集群协调控制目标模型进行协调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S11:采集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的节点电压,并根据节点电压计算节点电压偏移量;S12:根据节点电压计算线路损耗;S13:采集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的节点功率,并根据节点功率计算集群富余功率;S14:根据节点电压偏移量、线路损耗和集群富余功率,构建集群协调控制目标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节点电压偏移量f1的计算公式为:式中,U
i
表示节点i的电压,U0表示参考电压,n表示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的节点个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线路损耗f2的计算公式为:式中,G
ij
表示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阻抗,θ
ij
表示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相角差,U
i
表示节点i的电压,U
j
表示节点j的电压,n表示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的节点个数。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中,集群富余功率f3的计算公式为:式中,G表示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的集合,T表示总时长,为分布式光伏发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益刚吴军华付旺敖溶骏谭小林周俊燃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