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窄粒径多晶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7073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窄粒径多晶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窄粒径多晶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镍钴锰混合盐溶液、沉淀剂和络合剂同时通入含有底液的晶种釜和生长釜中,进行反应;(2)待晶种釜中晶种的平均粒径生长到目标值后,将晶种泵入生长釜中继续生长,使生长釜内物料的平均粒径生长到目标值;(3)将生长釜中得到的物料进行固液分离、陈化、洗涤、烘干处理得到前驱体。该方法制得的前驱体一次颗粒呈针状有序堆积,二次颗粒呈多孔结构、球形度较好且无裂纹,粒径分布窄,使该前驱体拥有较高比表面积,同时具有较高振实密度,用于制备正极材料后能保证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环性能。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窄粒径多晶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窄粒径多晶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三元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好、循环性能好等优点,近年来逐步成为国内外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主流新型正极材料。目前提高三元电池的容量以提高续航能力成为主流趋势,而三元前驱体的粒度、振实密度、比表面积、形貌等决定了三元正极材料的性能,进而影响了三元电池的容量。
[0003]目前工业生产三元前驱体常用方法是共沉淀法,然后经过与氢氧化锂或碳酸锂烧结成三元正极材料。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中,镍含量的多少决定了电池容量的高低,但是过高的镍含量会使烧结温度变高,进而会导致锂镍混排,改变晶体结构进而降低电池的循环性能。因此,有必要对高镍三元材料进行研究,以提高其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颗粒形貌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颗粒呈多孔状结构能更好的适应充放电引起的体积变化,提高电池的循环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窄粒径多晶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镍钴锰混合盐溶液、沉淀剂和络合剂同时通入含有底液的晶种釜和生长釜中,进行反应;(2)待所述晶种釜中晶种的平均粒径生长到目标值后,将所述晶种泵入生长釜中继续生长,使生长釜内物料的平均粒径生长到目标值;(3)将所述步骤(2)中生长釜得到的物料进行固液分离、陈化、洗涤、烘干处理得到所述前驱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粒径多晶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晶种釜和/或生长釜中的反应温度为80~85℃,搅拌速度为500~600rpm;和/或,所述生长釜为至少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窄粒径多晶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所述晶种釜中的pH值控制在11.2~11.8,混合盐溶液的流量为3~6L/h;和/或,将所述生长釜中的pH值控制在10.5~11.1,混合盐溶液的流量为5~8L/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粒径多晶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底液包括浓度为1~5g/L的氨水;和/或,所述反应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进行,所述惰性气体的流量为10~30L/h。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洋高策邢天航于新成王文远常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