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回收方法以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存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回收方法以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早期计算机系统的存储结构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寄存器、内存设备和主存储器。不过,由于内存设备和主存储器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系统设计者被迫在内存设备和主存储器之间插入缓存设备。由于缓存设备读取时延较小,性能较高,所以,数据通常先写入缓存设备中,缓存满后再将缓存设备中的数据根据缓存设备的地址和主存储器的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刷入到主存储器中。
[0003]目前缓存设备可以采用追加写(append write)模式,举个例子说明,如图2所示,假设缓存设备中已经存储了“i=2”的数据,当需要写入“i=5”时,缓存设备并不会使用“i=5”覆盖原来存储的“i=2”的数据,而是在尾部追加写入“i=5”的数据,并将原来“i=2”的数据标记为垃圾数据。如果在缓存设备中存在垃圾数据,是会影响读命中率的,并且,垃圾数据的量越大,缓存设备的命中率越低。为了降低垃圾回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存设备,用于存储第一数据值;内存设备,用于存储第一元数据的第一副本,其中,所述第一元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值存在对应关系;处理器,用于在准备写入所述内存设备的第二元数据的第一副本的索引关键字和所述第一元数据的第一副本的索引关键字相同的情况下,指示所述缓存设备将所述第一数据值进行垃圾回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元数据的第一副本存储于所述内存设备的第一数据库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元数据对应的数据值的大小和所述缓存设备的存储空间的大小是相同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存设备还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元数据的第二副本,其中,所述第一元数据的第二副本存储于所述内存设备的第二数据库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准备写入所述内存设备的第二元数据的第二副本的索引关键字与所述第一元数据的第二副本的索引关键字相同的情况下,指示将第二数据值以追加写的方式写入所述缓存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元数据与所述第二数据值存在对应关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元数据对应的数据值全部存储于所述缓存设备中,或者,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元数据对应的数据值部分存储于所述缓存设备中,部分存储于主存储设备中。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元数据的数量相同大于所述第一数据库的元数据的数据量。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元数据是通过多个数据结构组织起来的。8.一种垃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