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小丽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皮肤科专用涂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067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6
一种中医皮肤科专用涂药装置,涉及中医皮肤科装置技术领域,为了解决需要在弧形的皮肤上来回多次的进行涂抹,均匀度较差,需要多次上药操作,涂抹时间长,对应容易沉淀的药物,会导致药物效果变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涂抹部件的一侧设置有输送壳,输送壳的内侧设置有推动搅拌部件,输送壳远离推动搅拌部件的一端与涂抹部件固定连接;涂抹部件包括衔接壳以及活动设置在衔接壳上的第一涂抹滚动组件和第二涂抹滚动组件,第一涂抹滚动组件和第二涂抹滚动组件一排均设置有四个,且相互错开,进而实现使得整个第一涂抹滚动组件和第二涂抹滚动组件可弧形状态进行涂抹,提高涂抹的速度和均匀度,可以对其中的中药液体进行搅拌混合,提高涂抹时的均匀性。涂抹时的均匀性。涂抹时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皮肤科专用涂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皮肤科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中医皮肤科专用涂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皮肤科属于外科,主要治疗各种皮肤病,常见皮肤病有牛皮癣、疱疹、酒渣鼻、脓疱疮、化脓菌感染、疤痕癣、鱼鳞病、腋臭、青春痘、毛囊炎、斑秃脱发、男科炎症等,在皮肤科治疗最主要的方式是进行药物涂抹。
[0003]申请号为CN201921252691.9的一种皮肤科头部皮肤上药器。所述一种皮肤科头部皮肤上药器包括储药罐;储药口;给药结构,所述给药结构包括给药柱、空腔、筛板、支腿、导流管、滚珠、缓冲室、导管、转轴和弹簧,所述储药罐的底面安装所述给药柱,所述给药柱内部设有所述空腔,所述筛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皮肤科专用涂药装置,包括涂抹部件(2)以及设置在涂抹部件(2)一侧的封闭盖(3),其特征在于,涂抹部件(2)的一侧设置有输送壳(1),输送壳(1)的内侧设置有推动搅拌部件(4),输送壳(1)远离推动搅拌部件(4)的一端与涂抹部件(2)固定连接;涂抹部件(2)包括衔接壳(21)以及活动设置在衔接壳(21)上的第一涂抹滚动组件(22)和第二涂抹滚动组件(23),第一涂抹滚动组件(22)和第二涂抹滚动组件(23)一排均设置有四个,且相互错开,在第一涂抹滚动组件(22)涂抹后,第二涂抹滚动组件(23)在再次叠加涂抹的同时,将第一涂抹滚动组件(22)涂抹盲区给弥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皮肤科专用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涂抹滚动组件(22)和第二涂抹滚动组件(23)结构组成相同,第一涂抹滚动组件(22)包括延伸柱(221)以及设置在延伸柱(221)一端的限制环(222),限制环(222)的另一侧设置有缓冲圈(223),缓冲圈(223)为一种海绵材料制成的构件,缓冲圈(223)和限制环(222)位于衔接壳(21)的内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皮肤科专用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延伸柱(221)远离限制环(222)的一端设置有延伸片(224),延伸片(224)设置有两个,且每个延伸片(224)远离延伸柱(221)的一端内侧设置有插柱(225),插柱(225)插入到涂抹球(226)上,涂抹球(226)的两侧开设有插槽(227),插柱(225)与插槽(227)活动连接,涂抹球(226)的外侧开设有凹槽(228)。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皮肤科专用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涂抹球(226)的外侧包覆有吸附垫(229),吸附垫(229)为一种海绵材料制成的构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医皮肤科专用涂药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小丽
申请(专利权)人:宋小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