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溶碳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053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溶碳释放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增加溶碳装置内的压力,从而提高水的溶碳效率的纳米溶碳释放装置。它包括溶碳罐、加压组件、搅拌机构和抽水组件,溶碳罐内设有溶碳腔,搅拌机构置于溶碳腔内且与溶碳罐连接,搅拌机构的两端贯穿溶碳罐后与溶碳罐转动连接,加压组件与搅拌机构连接,溶碳罐上设有进水管,进水管贯穿溶碳罐后与溶碳腔连通,抽水组件置于溶碳罐的底部且与溶碳罐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溶碳装置内的压力,从而提高水的溶碳效率,提高密封性,降低气体的活性更好的溶碳,持续输出气体,防止气压过高,提高气体利用率,抽取水源,防止液体渗出,固定该装置。固定该装置。固定该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溶碳释放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体溶碳相关
,尤其是指一种纳米溶碳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植物生长发育主要依赖光合作用,阳光充足时吸入空气中的CO2,释放O2;积累碳水成份。倒夜晚进行呼吸作用。完成物质的积累和转换。至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在设施栽培的二氧化碳施肥方面达到研究和应用高潮,纳米溶碳技术是通过纳米气泡可以溶与水中,从而增加水中的含碳量。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进入土壤中发挥作用,对根茎叶进行全方位服务,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的活性,提高地力,更加高效。通过在水中溶碳,增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从而提高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现有的溶碳技术仅仅通过在水中的叶轮旋转来增加水中的含碳量,这样的溶碳效率不高。
[000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5123409U,授权公告日2021年12月14日,公开了一种螺旋曝气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电机和环形浮体;所述叶轮呈喇叭状结构,所述叶轮的内壁底部中心位置设有连接部,所述叶轮通过连接部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电机的驱动,使得叶轮转动;所述叶轮的外壁上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固定有若干叶片;所述叶轮的顶部边缘位置以环形整列的方式固定有若干拍水板;所述环形浮体与电机相连接,并且包围住所述叶轮。该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仅仅通过叶轮的旋转来增加水中的含碳量,这样的溶碳效率太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仅仅通过叶轮的旋转来增加水中的含碳量,这样的溶碳效率太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通过增加溶碳装置内的压力,从而提高水的溶碳效率的纳米溶碳释放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溶碳释放装置,包括溶碳罐、加压组件、搅拌机构和抽水组件,所述的溶碳罐内设有溶碳腔,所述搅拌机构置于溶碳腔内且与溶碳罐连接,所述搅拌机构的两端贯穿溶碳罐后与溶碳罐转动连接,所述的加压组件与搅拌机构连接,所述的溶碳罐上设有进水管,所述的进水管贯穿溶碳罐后与溶碳腔连通,所述的抽水组件置于溶碳罐的底部且与溶碳罐连接。
[0006]溶碳罐用于溶解二氧化碳,溶碳罐上开设的溶碳腔用与放置待溶入二氧化碳的液体,溶碳腔为封闭空间,在溶碳腔内放置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置于液体中,进行搅拌,搅拌机构的两端贯穿溶碳罐,搅拌机构的一端贯穿溶碳罐后与加压组件连接,加压组件提供二氧化碳,由搅拌组件输入溶碳腔内,在释放二氧化碳的同时增加溶碳腔的压力,搅拌机构的搅拌的同时释放二氧化碳,可以使二氧化碳至水中上升至空腔内,上升过程中,搅拌组件使气泡形成纳米气泡,从而增加水中的溶碳量,同时未溶解的二氧化碳可以增加溶碳腔的压力,气压增大,可以使液体中融入更多的二氧化碳,提高溶碳效率,溶碳罐的上端安装有进水
管,进水管与溶碳腔连通,由进水管向溶碳腔内添加液体,在溶碳腔内放置抽水组件,抽水组件可以抽取溶碳完成的液体用于灌溉,达到了通过增加溶碳装置内的压力,从而提高水的溶碳效率的目的。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溶碳罐包括罐体和上盖,所述的罐体与上盖连接,所述的溶碳腔置于罐体上,所述溶碳腔的上端开口,所述的上盖与罐体相对应,所述上盖的底部设有密封槽,所述的密封槽与溶碳腔的开口端相对应,所述密封槽的底部设有密封环,所述的密封环与上盖连接,所述的密封环与密封槽相对应,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块一,所述的上盖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块二,若干个固定块二与若干个固定块一一一对应,所述的固定块一上设有固定孔一,所述的固定块二上设有固定孔二,所述固定孔一与固定孔二相对应。溶碳罐由罐体和上盖组成,罐体上开设溶碳腔,溶碳腔在罐体的上端开口,溶碳腔的上端通过上盖密封,上盖的下端面与溶碳腔的开口面连接,上盖上设有密封槽,密封槽与溶碳腔的四个侧边相对应,密封槽的与罐体贴合,可以由上盖与罐体形成密闭空间,同时便于打开溶碳罐,可以清理内部杂质,上盖的密封槽的底部安装由密封环,密封环是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可以增加密闭性,在上盖的四个侧面上安装固定块一,在罐体的四个侧面安装与固定块一下相对应的固定块二,固定块一与固定块二上分别设有固定孔一与固定孔二,固定块一与固定块二通过螺钉连接,螺钉穿过固定孔一与固定孔二,用于固定块一与固定块二的连接,从而固定罐体与上盖,提高溶碳罐的密封性,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密封性。
[0008]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贯穿罐体后置于溶碳腔内,所述进水管置于溶碳腔内的一端上设有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与进水管连接,所述的进水管上设有冷却环,所述的冷却环上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环的内壁直径与进水管的直径一致,所述的冷却环上设有两个通管,所述的通管与冷却环连接,所述的通管与冷却腔连通。进水管的一端贯穿罐体后置于溶碳腔内,置于溶碳腔内的进水管安装单向阀,单向阀可以保证溶碳腔内形成密闭空间,不易漏气,通过单向阀相溶碳腔内喷补充水源,用于溶碳,置于溶碳罐外侧的进水管上设有冷却环,冷却环上设有冷却腔,冷却环的内壁与进水管相对应,在冷却环上安装两个通管,通关与冷却腔连通,其中一个通管进水,另一个通管出水,由通管向冷取腔内注入冷水,注满后由另一个通管流出,用于带走进水管的热量,可以降低进水的温度,同时通管均朝向上端,可以保证冷却腔内注满后再流出,可以更好的带走进水管内的热量,通过降低进入溶碳腔内液体的问题,使的再溶碳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活性降低,可以有效的防止水中溶解的气体再次流出,这样的设计可以降低气体的活性。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转轴、扇叶和齿轮一,所述的转轴上设有通气孔,所述转轴的两端贯穿罐体相对的两侧面,所述通气孔的一端封闭,所述通气孔的另一端开口,所述转轴的通气孔封闭的一端安装有齿轮一,所述的罐体上设有安装座一,所述的安装座一上设有电机一,所述的电机一与安装座一连接,所述的电机一上设有齿轮二,所述的齿轮二与电机一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的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所述的转轴置于溶碳腔内的部分上安装有若干个扇叶,所述的扇叶上设有喷气腔,若干个扇叶在转轴上呈圆周分布,所述的喷气腔与通气孔连通,所述的扇叶上设有若干个喷气孔,所述的喷气孔与喷气腔连通。搅拌组件的转轴置于溶碳腔内,转轴的两端贯穿溶碳罐且与溶碳罐转动连接,转轴上设有通气孔,用于气体通过,通气孔的一端封闭,防止气体溢出,再通气孔封闭的一端安装齿轮一,溶碳罐外侧面上设有安装座一,安装座一上安装电机一,电机一的电机轴上安装齿轮二,电
机一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与齿轮一啮合,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与转轴一同转动,在溶碳腔内的转轴上设有若干个扇叶,若干个扇叶在转轴上呈圆周分布,扇叶上设有喷气腔,喷气腔与通气孔连通,气体可以进入喷气腔内,在扇叶上开设有若干个喷气孔,由喷气孔向外喷气,转轴另一端的通气孔与加压组件连接,为搅拌机构提供二氧化碳,转轴的转动带动扇叶一同转动,同时由喷气孔进行喷气,喷出的气体形成气泡,然后由扇叶击破,在水中破裂,从而加快二氧化碳的融入,同时喷出的气体可以为溶碳腔内增压,加快二氧化碳的融入,这样的设计可以更好的溶碳。
[0010]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溶碳释放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溶碳罐(1)、加压组件(2)、搅拌机构(3)和抽水组件(4),所述的溶碳罐(1)内设有溶碳腔(13),所述搅拌机构(3)置于溶碳腔(13)内且与溶碳罐(1)连接,所述搅拌机构(3)的两端贯穿溶碳罐(1)后与溶碳罐(1)转动连接,所述的加压组件(2)与搅拌机构(3)连接,所述的溶碳罐(1)上设有进水管(5),所述的进水管(5)贯穿溶碳罐(1)后与溶碳腔(13)连通,所述的抽水组件(4)置于溶碳罐(1)的底部且与溶碳罐(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溶碳释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溶碳罐(1)包括罐体(12)和上盖(11),所述的罐体(12)与上盖(11)连接,所述的溶碳腔(13)置于罐体(12)上,所述溶碳腔(13)的上端开口,所述的上盖(11)与罐体(12)相对应,所述上盖(11)的底部设有密封槽(111),所述的密封槽(111)与溶碳腔(13)的开口端相对应,所述密封槽(111)的底部设有密封环(18),所述的密封环(18)与上盖(11)连接,所述的密封环(18)与密封槽(111)相对应,所述罐体(1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块一(14),所述的上盖(11)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块二(19),若干个固定块二(19)与若干个固定块一(14)一一对应,所述的固定块一(14)上设有固定孔一(15),所述的固定块二(19)上设有固定孔二(191),所述固定孔一(15)与固定孔二(191)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溶碳释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5)的一端贯穿罐体(12)后置于溶碳腔(13)内,所述进水管(5)置于溶碳腔(13)内的一端上设有单向阀(51),所述的单向阀(51)与进水管(5)连接,所述的进水管(5)上设有冷却环(52),所述的冷却环(52)上设有冷却腔(54),所述冷却环(52)的内壁直径与进水管(5)的直径一致,所述的冷却环(52)上设有两个通管(53),所述的通管(53)与冷却环(52)连接,所述的通管(53)与冷却腔(54)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溶碳释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搅拌机构(3)包括转轴(31)、扇叶(32)和齿轮一(34),所述的转轴(31)上设有通气孔(38),所述转轴(31)的两端贯穿罐体(12)相对的两侧面,所述通气孔(38)的一端封闭,所述通气孔(38)的另一端开口,所述转轴(31)的通气孔(38)封闭的一端安装有齿轮一(34),所述的罐体(12)上设有安装座一(16),所述的安装座一(16)上设有电机一(36),所述的电机一(36)与安装座一(16)连接,所述的电机一(36)上设有齿轮二(37),所述的齿轮二(37)与电机一(36)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的齿轮一(34)与齿轮二(37)啮合,所述的转轴(31)置于溶碳腔(13)内的部分上安装有若干个扇叶(32),所述的扇叶(32)上设有喷气腔(39),若干个扇叶(32)在转轴(31)上呈圆周分布,所述的喷气腔(39)与通气孔(38)连通,所述的扇叶(32)上设有若干个喷气孔(35),所述的喷气孔(35)与喷气腔(39)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纳米溶碳释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压组件(2)包括加压箱(21)、堵头(22),所述的加压箱(21)内设有加压腔(24),所述的转轴(31)上通气孔(38)开口的一端贯穿加压箱(21)后置于加压腔(24)内,所述转轴(31)置于加压腔(24)内的一端上设有密封片(33),所述的密封片(33)与通气孔(38)相对应,所述的密封片(33)与转轴(31)连接,所述加压箱(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王华哲高万林陈春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洗悦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