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际梅专利>正文

一种隔热改性沥青非固化型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生产线技术

技术编号:377053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3
一种隔热改性沥青非固化型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生产线,其技术方案是:所述防水卷材由上表面至下表面依次为隔热层、复合改性沥青层一、加筋胎基增强层、复合改性沥青层二、非固化层和隔离层;复合改性沥青层包括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的组份:70#重交沥青43%~52%、增塑剂5%~12%、热塑性弹性体SBS 2%~5%、聚烯烃2%~3%、胶粉9%~14%、填料22%~27%;非固化层包括:70#重交沥青35%~40%、改性剂30%~35%、助粘剂2%~5%、填料25%~30%;多层复合结构的设计可降低屋面表面温度,提高材料的防水、耐热、耐老化等性能。耐老化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改性沥青非固化型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卷材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热改性沥青非固化型防水卷材。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需要进行改造,防水质量问题也成为屋面防水工程中的难题。
[0003]传统防水卷材PE类不宜外露使用,使用后需打保护层,综合成本高;岩片类的虽能够外露使用,但材料吸热后易翘边、收缩,尺寸稳定性差,影响防水效果,不能有效隔热,对室内节能不利。而且采用以上两种材料均大大增加了屋面荷载,这对旧改屋面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在屋面防水施工过程中实现便捷施工,免打保护层,降低屋面荷载,并提供一种性能稳定,隔热性好的材料成为我们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热改性沥青非固化型防水卷材,既能解决现有产品的技术缺陷,又能赋予改性沥青卷材隔热的性能;实现降低屋面表面温度,提高材料的防水、耐热、耐老化等性能,同时达到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年限等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隔热改性沥青非固化型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由上表面至下表面依次为隔热层、复合改性沥青层一、加筋胎基增强层、复合改性沥青层二、非固化层和隔离层;所述复合改性沥青层包括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的组份:70#重交沥青43%~52%、增塑剂5%~12%、热塑性弹性体SBS 2%~5%、聚烯烃2%~3%、胶粉9%~14%、填料22%~27%;所述非固化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算的组分:70#重交沥青35%~40%、改性剂30%~35%、助粘剂2%~5%、填料25%~30%。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筋胎基增强层的两侧设置有复合改性沥青层,又设置有非固化层和隔热层,多层复合结构的设计,使得本产品具有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双重功能。
[0008]复合改性沥青层中加入热塑性弹性体SBS和聚烯烃,其可以改善沥青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分子物理交联成三维网络,使得改性沥青在强度和弹性方面表现优良的性能,同时对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均有良好改善效果。沥青与热塑性弹性体SBS经常会出现储存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技术方案特选取70#重交沥青,70#重交沥青的沥青基质和芳烃含量较高,与热塑性弹性体SBS的相容性较好,使其在沥青中能够均匀稳定的分散,与沥青形成稳定的胶体结构,从而达到优异的改性效果。
[0009]聚烯烃具有较高的软化点和结晶度,能较大幅度提高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及耐热性能,同时又不显著影响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分子量分布范围窄,分子结构为直链结构,直链相对较少且分子链上带有一定量的羧基和羟基等功能性基团,对胶粉和填料等具有显著
的浸润、渗透及分散能力,可改善热塑性弹性体SBS、沥青及填料间的亲和力,渗入SBS与沥青等大分子链中降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起到润滑作用,当温度高于其软化点时溶于沥青中提高沥青的流变特性,同时,分子结构饱和度较高,具有抗氧化能力强,耐候性好的特点。
[0010]双层复合改性沥青层的设置,加之非固化层、隔热层和隔离层的设置,使得本产品在屋面进行防水施工时,可免打保护层,降低屋面荷载,降低屋面表面温度,提高材料的防水、耐热、耐老化等性能,同时达到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的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层为高热反射薄膜,主要由特殊油墨和不同粒径银粉颗粒的混合物涂覆于高分子薄膜制成。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银是反射率最高的金属材料,强度和稳定性都较好,混合油墨可提高高反射薄膜的反射效果,从而使隔热层达到较好的隔热保护的效果。其施工后表面温度30

35℃,较传统卷材的55

60℃,降低约25

30℃。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筋胎基增强层为克重200g/

的加筋长纤聚酯胎。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纤聚酯胎相对于短纤聚酯胎具有更强的抗拉强力和延伸率,更强的热稳定性和耐撕裂能力,更强的耐穿刺能力、耐腐蚀和耐老化能力,与改性沥青层复合可提高本产品的各项性能。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增塑剂为基础油与芳烃油配置的混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基础油占增塑剂的80%~90%,芳烃油占增塑剂的10%~20%。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芳烃油和基础油的混合物可削弱聚合物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增加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性,使沥青和SBS树脂变柔软,还可促进SBS的溶胀;SBS具有微观呈两相分离的特征,在SBS

沥青结构体系中,会出现相的分离,随着SBS剂量的增加,SBS

沥青形成相互贯通的连续网络结构,硬质的聚苯乙烯端链分散在聚丁二烯弹性体连续相体中,形成网状结构,而聚苯乙烯和聚丁二烯的嵌段共聚物整体作为分散相又分散在作为连续相的沥青中,形成连续网络。这种网状结构具有理想的弹性、塑性和延展性,从而改变沥青的力学性能,但只有当聚合物充分溶胀后才能形成连续网络,所以本专利技术添加基础油与芳烃油配制的混合物,促使SBS充分溶胀,协同对沥青进行改性。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塑性弹性体SBS为星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烯烃为非晶态α

烯烃共聚物。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星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优选的技术参数为:苯乙烯/丁二烯为40/60,平均分子量12万左右,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非晶态α

烯烃共聚物优选的技术参数为:粘度(190℃):500~70000cP,针入度(100g/25℃/5s):9~110dmm,软化点:90~160℃。星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其改性效果普遍比线型改性效果好;非晶态α

烯烃共聚物具有出色的低温、高温性、防水性、抗氧化、抗紫外性能,以及与有机相良好的相容等特点,星型SBS配合非晶态α

烯烃共聚物对沥青的改性,使得本产品具有优异的耐热耐老化性能。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改性剂包括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的组分:橡胶60%~80%、加氢石油树脂20%~40%;所述橡胶包括丁苯橡胶、丁晴橡胶、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前段共聚物、苯乙烯

乙烯

丙烯

苯乙烯型嵌段共聚物等多种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助粘剂包括磺化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木质素磺酸盐、聚丙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氢石油树脂兼容性好,附着力强,可提高橡胶的流动性与粘着性,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改性沥青的性能。选取的助粘剂均与沥青相容性良好,短时间搅拌后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改性沥青非固化型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由上表面至下表面依次为隔热层、复合改性沥青层一、加筋胎基增强层、复合改性沥青层二、非固化层和隔离层;所述复合改性沥青层包括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的组份:70#重交沥青43%~52%、增塑剂5%~12%、热塑性弹性体SBS 2%~5%、聚烯烃2%~3%、胶粉9%~14%、填料22%~27%;所述非固化层包括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的组分:70#重交沥青35%~40%、改性剂30%~35%、助粘剂2%~5%、填料25%~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改性沥青非固化型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为高热反射薄膜,主要由特殊油墨和不同粒径银粉颗粒的混合物涂覆于高分子薄膜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改性沥青非固化型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胎基增强层为克重200g/

的加筋长纤聚酯胎。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改性沥青非固化型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基础油与芳烃油配置的混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基础油占增塑剂的80%~90%,芳烃油占增塑剂的10%~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改性沥青非固化型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弹性体SBS为星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烯烃为非晶态α

烯烃共聚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改性沥青非固化型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包括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的组分:橡胶60%~80%、加氢石油树脂20%~40%;所述橡胶包括丁苯橡胶、丁晴橡胶、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前段共聚物、苯乙烯

乙烯

丙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际梅
申请(专利权)人:杨际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