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密度电子垃圾颗粒的惯性聚焦分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0385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密度电子垃圾颗粒的惯性聚焦分选装置,属于电子垃圾颗粒干法分离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电子垃圾分选装置分离过程中物料混合度高的问题;其包括分离装置箱体、加速气体机构、进料组件、颗粒二次加速通道、气流聚焦扰动组件、二次颗粒聚焦加速组件、气体净化单元和物料收集箱。本发明专利技术摒弃了风选中利用物料的自身重力以及横向气流的作用力耦合的被动分离方式,将物料主动赋能并聚焦,达到物料由被动分离变为主动分离的转换,以螺旋加速管道的出料口为原点,实现了电子垃圾颗粒按照密度大小由远到近的方式分离,提高了分选准确性。了分选准确性。了分选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密度电子垃圾颗粒的惯性聚焦分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垃圾颗粒干法分离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多密度电子垃圾颗粒的惯性聚焦分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垃圾分选工艺多为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生物冶金以及机械处理,传统的分选工艺存在分选效果差、回收金属单一、耗能高和易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等诟病。因此一种绿色、高效的分离方式—干法风选技术在电子垃圾的分选中存在着重要意义。
[0003]目前电子垃圾的干法分选方式多为磁选和电选,其主要分离对象是具有磁性和导电率较高的电子垃圾颗粒,而针对没有磁性以及导电率较低的电子垃圾颗粒干法分选技术较少。传统的电子垃圾干法风选装置由于颗粒分离在同一腔室,且只有一级分离,存在过多分离隔板容易造成流场混乱,只利用气流和重力引导式的被动分选,以风力口为原点将垃圾按照密度大小由近到远分离,将小密度的垃圾颗粒吹远从而从大密度的垃圾颗粒中分离,然而小密度的垃圾颗粒易被大密度的垃圾颗粒撞击跌落,从而造成分离过程中物料混合度高、难以提高分离效率、不能对物料进行精细化地分选的问题。
[0004]现有公开号为CN107694930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密度矿粒干法分选装置,具有风选装置箱体,风选装置箱体内设有三个以上的从上到下排列的风机;每个风机的右侧对应设有导流层,每个导流层由三个以上的导流板构成,每个导流板具有两个导流面,一个导流面朝向左上方,另一个导流面朝向右上方;风选装置箱体的顶面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位于最上层导流层的最左侧导流板与最上层的风机之间的位置的上方;风选装置箱体内在导流层的下方设有倾斜的接料板,风选装置箱体在与接料板的交汇处开设有出料口。
[0005]该装置利用可控气流与一定粒度矿粒的重力相互作用,多次分离后使多密度有色金属矿粒得到有效的富集,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有色金属富集比大,易操作等优点。但是该装置依旧利用垃圾颗粒自身重力以及横向气流作用力耦合分选的被动分离方式,在小密度金属颗粒在被风力吹走过程中,易被大密度金属颗粒撞击从而跌落至高密度的金属分选箱中,从而存在分离物料混合度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密度电子垃圾颗粒的惯性聚焦分选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电子垃圾分选装置分离过程中物料混合度高的问题。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提供一种多密度电子垃圾颗粒的惯性聚焦分选装置,包括分离装置箱体,分离装置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组件,进料组件的下方设置有加速组件,加速组件包括螺旋加速管道,螺旋加速管道与加速气体机构的出气管连通,螺旋加速管道的出料口与颗粒二次加速通道连通,进料组件将电子垃圾颗粒送入螺旋加速管道中,加速气体机构通过螺旋加速管道将电子垃圾颗粒吹至颗粒二次加速通道内;颗粒二次加速通道位于分离装置箱体的内
部,颗粒二次加速通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分离板,相邻的分离板之间形成间隙,多个间隙的下方均设置有物料收集箱,多个间隙的上方均设置有气流聚焦扰动组件,多个分离板的上方设置有二次颗粒聚焦加速组件;远离进料组件的物料收集箱的上方设置有气体净化单元,气体净化单元位于分离装置箱体的内部。
[0009]本方案中,螺旋加速管道与加速气体机构的配合使得多种密度的电子垃圾颗粒获得一定的初动能,密度越大的电子垃圾颗粒越不易受气流聚焦扰动组件的竖直风力的影响,从而以螺旋加速管道的出料口为原点,实现了电子垃圾颗粒按照密度大小由远到近的方式分离,摒弃了传统的电子垃圾颗粒按照密度大小由近到远的分离方式,避免了在小密度的电子垃圾颗粒在被风力吹走过程中被大密度电子垃圾颗粒撞击从而跌落至大密度的物料分选箱中,提高了分选准确性。
[0010]进一步地,进料组件包括料斗,料斗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物料搅拌器,物料搅拌器呈圆柱状,呈圆柱状的物料搅拌器的侧面上固定有多个四棱锥,物料搅拌器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11]本方案中,采用物料搅拌器能将料斗内的电子垃圾颗粒均匀送入螺旋加速管道中,且利用其上的四棱锥有效避免堵塞。
[0012]进一步地,加速气体机构包括CO2发生器,CO2发生器置于分离装置箱体的外部,CO2发生器的出气管与空气压缩机连通,空气压缩机的出气管与螺旋加速管道的进风口连通。
[0013]本方案中,空气压缩机能够将高速高压的CO2气体送入螺旋加速管道中,采用高速流动的CO2气体相较于直接使用空气,在相同流速与体积下,CO2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更高,更能带动高密度的电子垃圾颗粒在螺旋加速管道中运动,提供更高的动能,提高分选的准确性,且CO2气体兼具阻燃剂的作用。
[0014]进一步地,螺旋加速管道的出料口与颗粒聚焦发射器连通,颗粒聚焦发射器为中空的圆锥;该圆锥的两侧开口设置,其底部开口与螺旋加速管道的出料口连通,圆锥的顶部的开口与颗粒二次加速通道连通。
[0015]本方案中,颗粒聚焦发射器能够将多个电子垃圾颗粒从小口径的圆锥口聚焦喷射而出,确保了电子垃圾颗粒的运动方向,沿分离板向斜下方运动,利于气流聚焦扰动组件的竖直风力对密度较小的电子垃圾颗粒的运动轨迹造成影响。
[0016]进一步地,气流聚焦扰动组件包括第一风管,第一风管竖直固定在分离装置箱体的内部,第一风管的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一轴流风机,第一风管的出风口与颗粒二次加速通道连通。第一风管提供竖直向下的风力,便于影响密度较小的电子垃圾颗粒的运动轨迹。
[0017]进一步地,物料收集箱的两端均开口设置,物料收集箱的底部开口处固定有物料收集布袋;物料收集布袋便于收集完成的堆放工作。
[0018]进一步地,多个分离板阶梯间隔分布,位于多个分离板首尾之间的分离板的底部均固定有空气激振器;空气激振器能够振动分离板,避免电子垃圾颗粒粘连在分离板上。
[0019]进一步地,多个分离板之间的间隙距离从左到右依次减少1/4

1/3;如此设计,更符合电子垃圾颗粒的运动轨迹。
[0020]进一步地,二次颗粒聚焦加速组件包括第二风管,第二风管竖直固定在分离装置箱体的内部,第二风管的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二轴流风机,第二风管的出风口与颗粒二次加速通道连通。第二风管能够进一步为电子垃圾颗粒加速。
[0021]进一步地,第二风管上靠近出风口的一端处弯曲设置,第二风管出风口的中轴线与其进风口的中轴线的之间的角度为120
°‑
150
°
。如此设计,电子垃圾颗粒能够接受沿右下方推动的风力,在已将密度较小的电子垃圾颗粒分离的情况下再次加速,进一步分离。
[002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密度电子垃圾颗粒的惯性聚焦分选装置,其有益效果为:
[0023]1、本专利技术摒弃了风选中利用物料的自身重力以及横向气流的作用力耦合的被动分离方式,将物料主动赋能并聚焦,达到物料由被动分离变为主动分离的转换,利用螺旋加速管道与加速气体机构的配合使多种密度的电子垃圾颗粒获得一定的初动能,且密度越大的电子垃圾颗粒越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密度电子垃圾颗粒的惯性聚焦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装置箱体(1),所述分离装置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组件(3),所述进料组件(3)的下方设置有加速气体机构(2),所述加速气体机构(2)包括螺旋加速管道(21),所述螺旋加速管道(21)与所述加速气体机构(2)的出气管连通,所述螺旋加速管道(21)的出料口与颗粒二次加速通道(4)连通,所述进料组件(3)将电子垃圾颗粒送入所述螺旋加速管道(21)中,所述加速气体机构(2)通过所述螺旋加速管道(21)将电子垃圾颗粒吹至所述颗粒二次加速通道(4)内;所述颗粒二次加速通道(4)位于所述分离装置箱体(1)的内部,所述颗粒二次加速通道(4)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分离板(41),相邻的所述分离板(41)之间形成间隙,多个所述间隙的下方均设置有物料收集箱(8),多个所述间隙的上方均设置有气流聚焦扰动组件(5),多个所述分离板(41)的上方设置有二次颗粒聚焦加速组件(6);远离所述进料组件(3)的所述物料收集箱(8)的上方设置有气体净化单元(7),所述气体净化单元(7)位于所述分离装置箱体(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多密度电子垃圾颗粒的惯性聚焦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3)包括料斗(31),所述料斗(31)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物料搅拌器(32),所述物料搅拌器(32)呈圆柱状,所述物料搅拌器(32)的侧面上固定有多个四棱锥,所述物料搅拌器(32)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多密度电子垃圾颗粒的惯性聚焦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气体机构(2)包括CO2发生器,所述CO2发生器置于所述分离装置箱体(1)的外部,所述CO2发生器的出气管与空气压缩机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管与所述螺旋加速管道(21)的进风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多密度电子垃圾颗粒的惯性聚焦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加速管道(21)的出料口与颗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忠彬薛建勇龚佳肖蒙卓王亚琳何萍萍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轻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