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型通信基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37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稳定型通信基站,属于通信基站领域,通过在多个天线外侧增设固定连接的内罩体,并在内罩体外部套设具有弹性的外弹性套,当风速传感器检测到的气流大于安全范围内的气流值时,且通过风向传感器判断气流流动方向,将数据传递至中央控制模块,并利用中央控制模块将信号传递至该气流流动方向的电磁片处,电磁片启动后对与其位置对应的排风嘴进行磁性排斥,该处的外弹性套被向外推动形成尖状的机头形状,将迎风面积降至最小,并通过排风嘴与排流套管的配合将气流向分流管下方进行排流,且向下排流有助于提高内罩体与分流管整体稳固性,进而双重增强微通信基站的抗风能力。能力。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稳定型通信基站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基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针对解决微通信基站上的天线遇到强风不稳定问题的高稳定型通信基站。

技术介绍

[0002]通信基站用于与用户手机进行通信,根据其服务范围大小及用户多少,发射功率从几瓦到上百瓦不等。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能够在有限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
[0003]通信基站用于接收和发射通信信号,一般建在高地,减少建筑物对信号的阻隔,现有的通信基站,多包括宏基站和微基站。宏基站覆盖范围广、容量大,常将天线通过抱杆和底座安装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顶部,但宏基站对于低层区域信号覆盖不佳,容易出现信号覆盖空洞的“盲区”,特别是由于建筑物或构筑物楼顶设备安装空间紧张、物业管控等原因,宏基站常难以安装到最佳位置,更会对宏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微基站则为设置于“盲区”内的微型天线,用于对“盲区”进行信号增补。
[0004]现有的微通信基站大多布置在路灯杆、公交车站、电话亭或广告牌等高点位置。通信天线一般分布于电线杆顶部,且还分布有多个。当遇到强风时,气流容易造成天线的晃动,抗风能力欠佳,不具体高稳定性,则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容易造成信号不稳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稳定型通信基站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微通信基站稳定性差的问题,相比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高稳定型通信基站,包括电线杆,电线杆顶端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安装头,安装头外端壁上环形分布有多个天线,电线杆底端设有与多个天线相连接的通信设备主体,安装头外部罩设有内罩体,安装头顶端固定连接有与内罩体顶部相连接的检测模块组件,内罩体下端部固定连接有套设于电线杆外端壁上的分流管,检测模块组件包括检测盘,检测盘上固定安装有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内罩体外端部套设有外弹性套,外弹性套外端壁上环形分布有多个排风嘴,排风嘴内端连接有排流套管,排流套管内端贯穿内罩体并延伸至分流管内部,分流管下端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排流孔,内罩体内端壁固定安装有多个与排风嘴位置相匹配的电磁片,且排风嘴与电磁片磁性排斥设置;
[0006]通过在多个天线外侧增设固定连接的内罩体,并在内罩体外部套设具有弹性的外弹性套,当风速传感器检测到的气流大于安全范围内的气流值时,且通过风向传感器判断气流流动方向,将数据传递至中央控制模块,并利用中央控制模块将信号传递至该气流流动方向的电磁片处,电磁片启动后对与其位置对应的排风嘴进行磁性排斥,该处的外弹性套被向外推动形成尖状的机头形状,将迎风面积降至最小,并通过排风嘴与排流套管的配合将气流向分流管下方进行排流,且向下排流有助于提高内罩体与分流管整体稳固性,进而双重增强微通信基站的抗风能力。
[0007]进一步的,电线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通信设备主体固定在安装座上,电线杆内部设有连接在通信设备主体与天线之间的导线,利用安装座将该微通信基站固定在路灯杆、公交车站、电话亭或广告牌等高点位置。
[0008]进一步的,内罩体为采用左右两个半椭圆形结构拼接而成的椭圆形结构,且内罩体采用硬性透明材料制成。
[0009]进一步的,检测盘与排流管的外直径大小一致,内罩体上下端分别与检测盘、外弹性套磁吸套设衔接,在进行安装时,首先将外弹性套套设于电线杆外端壁,再将两个半椭圆形结构左右对接形成内罩体,内罩体上下端分别与检测模块组件、外弹性套固定连接,将多个天线以及安装头罩设于内罩体内部,对多个天线起到防护作用。
[0010]进一步的,检测盘以及分流管外端壁均设有磁条一,内罩体上下端均设有与磁条一相匹配的磁条二。
[0011]进一步的,安装座内安装有中央控制模块,风速传感器以及风向传感器均通过数据采集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相连接,且中央控制模块还与电磁片信号连接,当风速传感器检测到的气流大于安全范围内的气流值时,且通过风向传感器判断气流流动方向,将数据传递至中央控制模块,并利用中央控制模块将信号传递至该气流流动方向的电磁片处,电磁片启动后对与其对应的排风嘴进行磁性排斥,注意,磁排斥力大于风速,该处的外弹性套被向外推动形成机头形状,将迎风面积降至最小。
[0012]进一步的,排风嘴内设有单项气路阀门,排风嘴内端壁嵌设有与电磁片磁性排斥的磁性材料,外弹性套迎风向外形变后,气流通过排风嘴导入排流套管内,并通过排流套管、分流管的配合从排流孔处排出,对气流进行分流处理,且向下排流有助于提高内罩体与分流管整体稳固性。
[0013]进一步的,外弹性套采用弹性透明材料制成,外弹性套上下端分别与内罩体上下端固定连接,外弹性套与内罩体之间存在空隙,排流套管为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中空软管,当外弹性套处于收缩状态时,排流套管由于未导入气流,其也呈收缩状态置于外弹性套、内罩体之间的空隙内,当排流套管内导入气流后,排流套管向外膨胀,扩大引流面积。
[0014]可选的,排流套管贯穿至分流管内部并连接有延长管,延长管下端通过弹性条与外弹性套下端壁固定连接,延长管下端侧边开设有通气孔,在排流套管底端增设延长管和弹性条,当恢复至安全风速范围内后,电磁片关闭,外弹性套向内回退恢复至其初始状态,具有弹性的弹性条通过拉动排流套管则有利于外弹性套的复位。
[0015]可选的,排流孔处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承重导流管,承重导流管为采用高密度材料制成的中空管状结构,气流被导入至分流管内后,再通过承重导流管向下冲击排流,进一步提高了分流管的稳定效果。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0017](1)本方案通过在多个天线外侧增设固定连接的内罩体,并在内罩体外部套设具有弹性的外弹性套,当风速传感器检测到的气流大于安全范围内的气流值时,且通过风向传感器判断气流流动方向,将数据传递至中央控制模块,并利用中央控制模块将信号传递至该气流流动方向的电磁片处,电磁片启动后对与其位置对应的排风嘴进行磁性排斥,该处的外弹性套被向外推动形成尖状的机头形状,将迎风面积降至最小,并通过排风嘴与排流套管的配合将气流向分流管下方进行排流,且向下排流有助于提高内罩体与分流管整体
稳固性,进而双重增强微通信基站的抗风能力。
[0018](2)内罩体为采用左右两个半椭圆形结构拼接而成的椭圆形结构,且内罩体采用硬性透明材料制成,检测盘与排流管的外直径大小一致,内罩体上下端分别与检测盘、外弹性套磁吸套设衔接,在进行安装时,首先将外弹性套套设于电线杆外端壁,再将两个半椭圆形结构左右对接形成内罩体,内罩体上下端分别与检测模块组件、外弹性套固定连接,将多个天线以及安装头罩设于内罩体内部,对多个天线起到防护作用。
[0019](3)安装座内安装有中央控制模块,风速传感器以及风向传感器均通过数据采集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相连接,且中央控制模块还与电磁片信号连接,当风速传感器检测到的气流大于安全范围内的气流值时,且通过风向传感器判断气流流动方向,将数据传递至中央控制模块,并利用中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型通信基站,包括电线杆(1),所述电线杆(1)顶端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安装头(2),所述安装头(2)外端壁上环形分布有多个天线(3),所述电线杆(1)底端设有与多个天线(3)相连接的通信设备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头(2)外部罩设有内罩体(6),所述安装头(2)顶端固定连接有与内罩体(6)顶部相连接的检测模块组件(12),所述内罩体(6)下端部固定连接有套设于电线杆(1)外端壁上的分流管(11),所述检测模块组件(12)包括检测盘,所述检测盘上固定安装有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所述内罩体(6)外端部套设有外弹性套(9),所述外弹性套(9)外端壁上环形分布有多个排风嘴(10),所述排风嘴(10)内端连接有排流套管(7),所述排流套管(7)内端贯穿内罩体(6)并延伸至分流管(11)内部,所述分流管(11)下端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排流孔,所述内罩体(6)内端壁固定安装有多个与排风嘴(10)位置相匹配的电磁片(8),且排风嘴(10)与电磁片(8)磁性排斥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型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杆(1)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通信设备主体(4)固定在安装座上,所述电线杆(1)内部设有连接在通信设备主体(4)与天线(3)之间的导线(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型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体(6)为采用左右两个半椭圆形结构拼接而成的椭圆形结构,且内罩体(6)采用硬性透明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稳定型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军徐小军查裕江唐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展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