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塑门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35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木塑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木塑门,包括木塑门本体,木塑门本体的底端靠一侧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内部靠一侧的位置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对应一侧内壁开设有贯穿孔,放置槽的底端内壁安装有伸缩弹簧,且伸缩弹簧的底端安装有安装盘,安装盘的外侧表面安装有拨动板。通过固定槽、固定孔、安装块、滚动球、固定块、固定板和固定螺栓等零部件设置可有效的解决当木塑门长期使用后,木塑门容易发生变形,从而使得木塑门发生倾斜,进而使得木塑门底端一侧能够与地面相搭接,从而最终造成木塑门的底端能够与地面相接触,从而影响木塑门正常开门关门的操作的问题。塑门正常开门关门的操作的问题。塑门正常开门关门的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塑门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木塑门生产
,具体为一种木塑门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木塑门是采用木材超细粉粒与高分子树脂混合,通过模塑化工艺制造而成,兼有木材和塑料的优良特性,生产的制品达到了真正仿木的效果。由于使用的原料和生产过程没有使用胶水粘合,不会产生甲醛、苯、氨、三氯乙烯等有害物质,是替代传统木材的绿色环保新型材料,随着循环经济的提倡,木塑复合材料以消化农林废弃物和解决废塑料白色污染而取代天然木材,保护森林环境的环保特征,倍受世人瞩目;它既具有天然木材的木质木感,又具有塑料流变成型的特征,正以极快的速度被物流、建材、装修、家具和户外景观等领域所认识和接受。现有的木塑整门就是较成功的一例。它以木质木感的整体性、华贵的表面处理、阻燃、防潮、零甲醛等优势,不仅胜过了蜂窝板与木板皮贴面的轻型简易门,也胜过了怕潮变形的中密度纤维板和胶合材的组合门,也胜过了以木材、胶合材组合的木质门。
[0003]当木塑门长期使用后,木塑门容易发生变形,从而使得木塑门发生倾斜,进而使得木塑门底端一侧能够与地面相搭接,从而最终造成木塑门的底端能够与地面相接触,从而影响木塑门正常开门关门的操作的问题,同时还存在木塑门需要借助门吸才能将木塑门进行固定,门吸的安装步骤繁琐,且长期使用后,门吸容易从木塑门上发生脱落现象,从而影响正常固定操作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木塑门及其生产工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塑门及其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过程中所提到的我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塑门,包括搅拌筒,包括木塑门本体,所述木塑门本体的底端靠一侧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靠一侧的位置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对应一侧内壁开设有贯穿孔,所述放置槽的底端内壁安装有伸缩弹簧,且伸缩弹簧的底端安装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外侧表面安装有拨动板,且安装盘的底端安装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吸盘,所述木塑门本体的外侧靠底端的位置开设有贯穿槽,且贯穿槽的顶端内壁安装有安装弹簧,所述安装弹簧的底端安装有搭接板,且搭接板的对应一端安装有脚踏板。
[0006]优选的,所述木塑门本体的外侧靠贯穿槽上方的位置安装有两组磁铁块,所述木塑门本体的对应一侧靠底端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固定槽,且两组固定槽的对应一侧内壁靠两端的位置均开设有固定孔。
[0007]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底端靠一侧的位置安装有滚动球,且安装块的对应一侧安装有固定块。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对应两侧靠一端的位置均安装有固定板,且两组固定板的内部靠两端的位置均活动螺接有固定螺栓。
[0009]优选的,两组所述固定板分别位于对应磁铁块的内部中,且对应固定螺栓的对应一端分别伸入对应固定孔的内部中并与其呈活动螺接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脚踏板的顶端靠两侧的位置均安装有固定条,且对应固定条的顶面分别与对应磁铁块的底面相吸附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拨动板位于贯穿孔的内部,且搭接板的一端通过贯穿槽贯穿于木塑门本体的对应一侧内壁并延伸至贯穿孔的内部中,搭接板和拨动板在贯穿孔的内部中呈上下平行设置。
[0012]本专利技术一种木塑门以及木塑门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一、经过改性处理的高氯酸锌盐分子剂和超细钙质填充剂充分研磨后加入搅拌筒的内部中进行搅拌,并在搅拌过程中可加入氨基尿嘧啶,当加入氨基尿嘧啶后可升温至40~50℃,搅拌5~8min后,依次加入脂肪酸类钙盐主稳定剂、硬脂酸锌盐、水滑石、偶联剂;物料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常温,从而制备出活化稳定剂;
[0014]步骤二、将制备完成的活化稳定剂加入混料机,并加入钛酸酯类活化剂,在90~150℃的温度下活化2~4h;
[0015]步骤三、将PVC树脂粉、植物纤维粉、合金塑料粉、矿渣填充粉、纳米碳管粉配比放入离心搅拌机,并在60~70℃的温度下搅拌30~45min;
[0016]步骤四、将活化的活化稳定剂以及离心处理后的PVC树脂粉、植物纤维粉、合金塑料粉、矿渣填充粉、纳米碳管粉按配比倒入混料机,并加入增塑调节剂、活化稳定剂、加工助剂、发泡剂、内外润滑剂,并加热到120~150℃保温1~1.5h,后冷却至45~65℃;
[0017]步骤五、将混好的原料加入挤出机,加热至140~185℃挤出,挤出机机筒温度145~175℃,模具温度160~205℃,主机转速7~15r/min,喂料转速10~15r/min,挤出后经模具成型、冷却定型、牵引,切割。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通过固定槽、固定孔、安装块、滚动球、固定块、固定板和固定螺栓等零部件设置可有效的解决当木塑门长期使用后,木塑门容易发生变形,从而使得木塑门发生倾斜,进而使得木塑门底端一侧能够与地面相搭接,从而最终造成木塑门的底端能够与地面相接触,从而影响木塑门正常开门关门的操作的问题。
[0020]通过贯穿槽、安装块、放置槽、伸缩弹簧、安装盘、拨动板、固定吸盘和搭接板等零部件设置可有效的解决当木塑门需要借助门吸才能将木塑门进行固定,门吸的安装步骤繁琐,且长期使用后,门吸容易从木塑门上发生脱落现象,从而影响正常固定操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放置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块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木塑门本体;11、安装槽;12、贯穿槽;13、磁铁块;14、固定槽;15、固定孔;2、安装块;21、滚动球;22、固定块;23、固定板;24、固定螺栓;25、放置槽;251、贯穿孔;3、伸
缩弹簧;31、安装盘;32、拨动板;33、安装柱;34、固定吸盘;4、搭接板;41、安装弹簧;42、脚踏板;43、固定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木塑门,包括木塑门本体1,木塑门本体1的底端靠一侧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11,且安装槽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安装块2,安装块2的底端靠一侧的位置安装有滚动球21,且安装块2的对应一侧安装有固定块22,固定块22的对应两侧靠一端的位置均安装有固定板23,且两组固定板23的内部靠两端的位置均活动螺接有固定螺栓24,安装块2的内部靠一侧的位置开设有放置槽25,且放置槽2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塑门,包括木塑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塑门本体(1)的底端靠一侧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11),且安装槽(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安装块(2),所述安装块(2)的内部靠一侧的位置开设有放置槽(25),且放置槽(25)的对应一侧内壁开设有贯穿孔(251),所述放置槽(25)的底端内壁安装有伸缩弹簧(3),且伸缩弹簧(3)的底端安装有安装盘(31),所述安装盘(31)的外侧表面安装有拨动板(32),且安装盘(31)的底端安装有安装柱(33),所述安装柱(33)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吸盘(34),所述木塑门本体(1)的外侧靠底端的位置开设有贯穿槽(12),且贯穿槽(12)的顶端内壁安装有安装弹簧(41),所述安装弹簧(41)的底端安装有搭接板(4),且搭接板(4)的对应一端安装有脚踏板(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塑门本体(1)的外侧靠贯穿槽(12)上方的位置安装有两组磁铁块(13),所述木塑门本体(1)的对应一侧靠底端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固定槽(14),且两组固定槽(14)的对应一侧内壁靠两端的位置均开设有固定孔(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2)的底端靠一侧的位置安装有滚动球(21),且安装块(2)的对应一侧安装有固定块(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木塑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2)的对应两侧靠一端的位置均安装有固定板(23),且两组固定板(23)的内部靠两端的位置均活动螺接有固定螺栓(2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木塑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固定板(23)分别位于对应磁铁块(13)的内部中,且对应固定螺栓(24)的对应一端分别伸入对应固定孔(15)的内部中并与其呈活动螺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厚安唐书海刘桂乐陈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乐嘉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