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冰空调节能预测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蓄冰空调节能
,特别是指一种蓄冰空调节能预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蓄冰空调是利用冰进行热能储存的过程。该过程可以在电力需求高峰期减少用于冷却的能源。太阳能等替代能源也可以使用该技术存储能量以备后用。这很实用,因为水的熔化热很大。对于蓄冰空调节能控制研究有很多,但目前尚缺少对蓄冰空调节能情况进行很好的预测方面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冰空调节能预测方法和装置,用以对待预测蓄冰空调的节能情况进行很好的预测。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蓄冰空调节能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5]S1、输入训练样本的蓄冰空调运作时的指标参数到节能预测模型,所述指标参数包括如下中的任意两种:制冷机制冷时的温度、制冷机冷凝压力、蓄冰体积量、蓄冰容量约束、系统冷平衡率、电平衡权重系数、空调冷热负荷系数、压缩机制冷功率、制冷剂和冰水混合物之间的换热效率;
[0006]S2、通过调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冰空调节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输入训练样本的蓄冰空调运作时的指标参数到节能预测模型,所述指标参数包括如下中的任意两种:制冷机制冷时的温度、制冷机冷凝压力、蓄冰体积量、蓄冰容量约束、系统冷平衡率、电平衡权重系数、空调冷热负荷系数、压缩机制冷功率、制冷剂和冰水混合物之间的换热效率;S2、通过调整所述节能预测模型的权重训练所述节能预测模型,直到完成所述节能预测模型的构建;S3、使用构建好的节能预测模型预测待预测蓄冰空调的节能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预测模型包括BP神经网络模型,所述BP神经网络模型包括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将两种指标参数x1和x2输入所述输入层,计算所述隐含层的输入y1和y2,最后计算所述输出层的输出z,所述输出z表示对环境影响最小化的输出因子,包括最低耗电量或者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x
1(n)
,x
2(n)
分别代表第n次训练的输入数据;则y
1(n)
=f(x
1(n)
*W
1(n)
+x
2(n)
*W
3(n)
+W
5(n)
)y
2(n)
=f(x
1(n)
*W
2(n)
+x
2(n)
*W
4(n)
+W
6(n)
)上式中隐含层神经元的激活函数为:f(x)=
‑
1+max(0,x)+x
·
tanh(e
x
);y
1(n)
,y
2(n)
分别代表第n次训练后隐含层对应的数据,W
1(n)
,W
2(n)
,W
3(n)
,W
4(n)
,W
5(n)
,W
6(n)
代表第n次训练后的各神经网络权重;z
(n)
=f(y
1(n)
*V
1(n)
+y
2(n)
*V
2(n)
+V
3(n)
)z
(n)
表示第n次训练后输出的结果;V
1(n)
,V
2(n)
,V
3(n)
分别代表隐含层激活后,隐含层到输出层的第n次训练的权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S1之前还包括初始化所述节能预测模型的权重,将权重的初始值设置为W
1(0)
∈[
‑
0.35,
‑
0.18],W
2(0)
∈[0.224,0.565],W
3(0)
∈[
‑
0.157,0.008],W
4(0)
∈[0.697,0.898],W
5(0)
∈[
‑
0.757,0.458],W
6(0)
∈[0.057,0.22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的调整所述节能预测模型的权重,具体包括:具体包括:具体包括:具体包括:具体包括:具体包括:以上各式中W
1(n+1)
,W
2(n+1)
,W
3(n+1)
,W
4(n+1)
,W
5(n+1)
,W
6(n+1)
代表第n+1次从输入层到隐含层训练后的各神经网络权重的确定函数;ω代表学习率;
δ
Z(n)
为修正函数,d
(n)
表示第n次训练后期望输出的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训练时学习率ω的取值从小于2.75开始,直至ω取0.25时预测精度最高。6.一种蓄冰空调节能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输入模块,用于输入训练样本的蓄冰空调运作时的指标参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泫宇,杨紫月,张涵,刘可欣,梁家瑞,潘艺彤,薛旭涛,罗宇骏,黄智卓,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