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存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013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4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缓存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缓存进行分割,得到第一缓存区域和第二缓存区域,并将所述第一缓存区域配置为第一缓存置换方式,将所述第二缓存区域配置为第二缓存置换方式;为所述第一缓存区域添加用于存储从所述第一缓存区域淘汰的数据块的第一淘汰表,并为所述第二缓存区域添加用于存储从所述第二缓存区域淘汰的数据块的第二淘汰表;根据系统对缓存的访问,分别统计访问命中所述第一淘汰表和所述第二淘汰表的命中率,并根据所述命中率调整所述第一缓存区域和所述第二缓存区域的大小。实现适应型的缓存空间置换,应于抗扫描、偶发性、周期性等批量业务操作,提升了缓存命中率。缓存命中率。缓存命中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存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特别涉及一种缓存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存储介质中,固态硬盘(SSD,Solid State Disk)和机械硬盘性能(HDD,Hard Disk Drive)差距很大,访问效率依次提升,同时设备价格也不断升高,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现代计算机都会在性价比之间做个权衡。因为越高访问效率的存储介质越贵,所以这些介质都是有限的资源,为了在有限的资源内处理无限的数据,提出了置换的概念,最理想的情况是从缓存中置换出未来短期内不会被再次访问的数据,但是由于无法预知未来,所以只能从数据在过去的访问情况中寻找规律进行置换。
[0003]现有技术中,采用LFU(Least Frequently Used)缓存置换,即最不经常使用策略算法,该算法是基于数据访问频率(次数)来淘汰数据的,也就是说系统会记录一段时间内所有数据的访问次数,当缓存区满的时候,会优先淘汰访问次数最少的数据;其核心思想:如果一个数据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访问次数很少,则在将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缓存进行分割,得到第一缓存区域和第二缓存区域,并将所述第一缓存区域配置为第一缓存置换方式,将所述第二缓存区域配置为第二缓存置换方式;为所述第一缓存区域添加用于存储从所述第一缓存区域淘汰的数据块的第一淘汰表,并为所述第二缓存区域添加用于存储从所述第二缓存区域淘汰的数据块的第二淘汰表;根据系统对缓存的访问,分别统计访问命中所述第一淘汰表和所述第二淘汰表的命中率,并根据所述命中率调整所述第一缓存区域和所述第二缓存区域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命中率调整所述第一缓存区域和所述第二缓存区域的大小,包括:若所述第一淘汰表的命中率大于所述第二淘汰表的命中率,则扩大所述第一缓存区域并缩小所述第二缓存区域;若所述第二淘汰表的命中率大于所述第一淘汰表的命中率,则扩大所述第二缓存区域并缩小所述第一缓存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所述第一缓存区域并缩小所述第二缓存区域,包括:确定预设调整单位,所述预设调整单位为目标数量的数据块;按照所述预设调整单位,通过下调所述第二缓存区域的大小,上调所述第一缓存区域的大小;所述扩大所述第二缓存区域并缩小所述第一缓存区域,包括:按照所述预设调整单位,通过下调所述第一缓存区域的大小,上调所述第二缓存区域的大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缓存进行分割,得到第一缓存区域和第二缓存区域之后,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缓存区域和所述第二缓存区域之间分割线的位置;相应的,所述扩大所述第一缓存区域并缩小所述第二缓存区域,包括:以所述第二缓存区域为方向调整所述分割线的位置,以便扩大所述第一缓存区域并缩小所述第二缓存区域;相应的,所述扩大所述第二缓存区域并缩小所述第一缓存区域,包括:以所述第一缓存区域为方向调整所述分割线的位置,以便扩大所述第二缓存区域并缩小所述第一缓存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缓存进行分割,得到以分割线为界的第一缓存区域和第二缓存区域,包括:对所述缓存进行平均分割,得到以分割线为界的大小相同的第一缓存区域和第二缓存区域;所述缓存以固定大小的数据块为单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存区域用于存储首次写入的数据块;所述第二缓存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刘日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