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容箱
[0001]本申请是名称为“收容箱”、国际申请日为2018年03月14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8/009867、国家申请号为201880017451.2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容箱,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切换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的收容箱。
技术介绍
[0003]以往,存在一种收容箱,其由上方敞开的容器状的主体部和与主体部的一端缘连接且向下方敞开的盖状的盖部构成,该收容箱通过盖部以该一端缘为中心转动,能够切换盖部打开的打开状态和盖部关闭的关闭状态。
[0004]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
‑
6378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关闭状态下呈长方体形状的卷筒体包装容器,其具有与侧板连接的折入片和与该折入片连接的卡合突起,卡合突起设置在侧板的俯视中央位置,在关闭了盖体(盖部)时与在盖体的内侧设置的卡合部卡合。卡合部是在关闭了盖体时,通过盖体内部的侧盖板与辅助侧盖板重叠而由板厚形成的。由此,在关闭状态下盖体具有卡定力。
[0005]另外,在日本特开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容箱,是由容器状的主体部(8)和盖状的盖部(9)构成的收容箱(1、51、71),所述主体部(8)向上方敞开,所述盖部(9)与所述主体部的背面部(19)的上缘(22)连接,并向下方敞开,所述收容箱通过使所述盖部以所述主体部的背面部的上缘为中心转动,能够在所述盖部打开的打开状态和以所述盖部的一侧面部(25、43)覆盖所述主体部的一侧面部(17、42、64)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关闭的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其中,所述收容箱具备:卡定部(37、57、77),其形成为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面部的上缘的一部分连接,并向外侧突出;以及被卡定部(45、85),其形成为在所述盖部的一侧面部,在所述关闭状态下供所述卡定部卡定,所述卡定部位于比所述主体部的一侧面部的上缘的俯视中央靠前方的位置,所述收容箱具备挡板(38),所述挡板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一侧面部的上缘(36)连接,并以覆盖所述主体部的开口的一部分的方式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一侧面部的上缘的正面部(2)侧的端部(34)形成到所述背面部侧的端部(35),所述挡板是在俯视下呈半圆向后方偏心的形状,构成为在所述正面部侧所述挡板不与所述正面部相接,并随着趋向所述背面部侧,所述挡板向内侧突出的程度逐渐变大,所述卡定部经由所述挡板与所述一侧面部的上缘连接,所述主体部的一侧面部的上缘从所述主体部的背面部侧端部遍及正面部(11)侧端部的整体地向下方倾斜,通过在所述盖部的所述一侧面部的内表面重叠设置被卡定片(32、52、72)而构成所述被卡定部,所述被卡定部是在所述盖部的一侧面部的内表面上,由所述平面部的一侧缘和所述被卡定片的上缘(73)包围的部位,并且从所述背面部侧朝向所述正面部侧前端变细地延伸。2.一种收容箱,是由容器状的主体部(8)和盖状的盖部(9)构成的收容箱(1、51、71),所述主体部(8)向上方敞开,所述盖部(9)与所述主体部的背面部(19)的上缘(22)连接,并向下方敞开,所述收容箱通过使所述盖部以所述主体部的背面部的上缘为中心转动,能够在所述盖部打开的打开状态和以所述盖部的一侧面部(25、43)覆盖所述主体部的一侧面部(17、42、64)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关闭的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其中,所述收容箱具备:卡定部(37、57、77),其形成为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面部的上缘的一部分连接,并向外侧突出;以及被卡定部(45、85),其形成为在所述盖部的一侧面部,在所述关闭状态下供所述卡定部卡定,所述主体部的一侧面部的上缘从所述主体部的背面部侧端部遍及正面部(11)侧端部的整体地向下方倾斜,所述收容箱具备挡板(38),所述挡板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一侧面部的上缘(36)连接,并以覆盖所述主体部的开口的一部分的方式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一侧面部的上缘的正面部(2)侧的端部(34)形成到所述背面部侧的端部(35),所述挡板是在俯视下呈半圆向后方偏心的形状,构成为在所述正面部侧所述挡板不与所述正面部相接,并随着趋向所述背面部侧,所述挡板向内侧突出的程度逐渐变大,所述卡定部经由所述挡板与所述一侧面部的上缘连接,
通过在所述盖部的所述一侧面部的内表面重叠设置被卡定片(32、52、72)而构成所述被卡定部,所述被卡定部是在所述盖部的一侧面部的内表面上,由所述平面部的一侧缘和所述被卡定片的上缘(73)包围的部位,并且从所述背面部侧朝向所述正面部侧前端变细地延伸。3.一种收容箱,是将展开为规定形状的片材体折弯成长方体形状而形成的收容箱(1、51、71),所述长方体形状由正面部(2)、背面部(3)、平面部(4)、底面部(5)、一侧面部(6)及另一侧面部(7)构成,其中,所述收容箱具备:正面片材(11),其覆盖所述正面部;一侧面第一后方折弯片材(13),其与所述正面片材的一侧缘(12)折弯自如地连接,并至少覆盖所述一侧面部的一部分;底面片材(15),其与所述正面片材的下缘(14)折弯自如地连接,并覆盖所述底面部;一侧面上方折弯片材(17、64),其与所述底面片材的一侧缘(16)折弯自如地连接,并至少固定于所述一侧面第一后方折弯片材的外表面;背面片材(19、54、74),其与所述底面片材的后缘(18)折弯自如地连接,并覆盖所述背面部;一侧面前方折弯片材(21),其与所述背面片材的一侧缘(20)折弯自如地连接,并至少固定于所述一侧面上方折弯片材的内表面;平面片材(23、83),其与所述背面片材的上缘(22、55、75)折弯自如地连接,并覆盖所述平面部;一侧面下方折弯片材(25),其与所述平面片材的一侧缘(24、84)折弯自如地连接,并至少覆盖所述一侧面上方折弯片材的外表面的上部;以及正面下方折弯片材(27、61),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德永大辅,谷口美香,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铝爱科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