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站循环水余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011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站循环水余热系统,包括:带发电机的凝汽式汽轮机、凝汽器、凝结水泵、循环水泵、吸水井、冷却塔、热泵系统、ORC系统、带永磁电机的膨胀机,上述部件通过管路系统连接构成热泵系统和ORC系统联合的电站循环水余热系统。由热泵系统和ORC系统联合构成的电站循环水余热系统既解决了循环水温度上升导致循环水蒸发量增加造成的损失,又降低了循环水的温度,提升凝汽器真空,还利用循环水余热发电,产生额外经济效益。产生额外经济效益。产生额外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站循环水余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火力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电站循环水余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厂在火力发电生产过程中,蒸汽经凝汽式汽轮机做功后成为低温蒸汽,排入凝汽器中冷凝放热,这部分冷凝热被循环水带到冷却塔直接排向大气。循环水在整体机组循环中起着维持凝汽器真空、冷却凝结水的作用。但由于不凝结气体的存在,使得凝汽器真空度降低,循环水温度升高,尤其在夏季更严重,通过冷却塔冷却,加大了循环水的蒸发量,导致补水量最多,水资源消耗高,限负荷情况增多,能量浪费率高。
[0003]为了降低能量浪费率,有部分企业提出了循环水余热回收装置,如专利申请号为202122463045.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热水箱,箱体一侧安装有进气管,箱体的顶部与热水箱之间固定有输送管,热水箱内安装有导热管,输送管的一端与导热管连接,热水箱的顶部安装有热气排出管,导热管远离输送管的一端与热气排出管连接,箱体内滑动安装有活塞,进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一,输送管上安装有单向阀二,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站循环水余热系统,包括:带发电机的凝汽式汽轮机、凝汽器、凝结水泵、循环水泵、吸水井、冷却塔和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凝汽式汽轮机的乏气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凝汽器的蒸汽进口连通,在凝汽器的冷凝水出口处连接有带凝结水泵的第二管路,第二管路汇集与第三管路连通;吸水井的出水口通过带循环水泵的第一循环管路与凝汽器的冷却水进水口连通,凝汽器的冷却水出水口与第二循环管路连通,第二循环管路的出口与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冷却塔的出水口通过第三循环管路与吸水井的进水口连通;凝汽式汽轮机的低压饱和蒸汽出口通过第四管路与热泵系统的饱和蒸汽进口连通,热泵系统的冷凝水出口通过第五管路连接于第三管路上;在第二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四循环管路,第四循环管路的出口与热泵系统的循环水进口连通,热泵系统的循环水出口通过第五循环管路连接于第三循环管路上;电站循环水余热系统还包括:ORC系统、带永磁电机的膨胀机;热泵系统的冷水进口通过第六管路与ORC系统的冷水出口连通,供暖用户回水管的出水口连接于第六管路上,热泵系统的热水出口通过第七管路与ORC系统的热水进口连通,供暖用户供水管的进水口连接于第七管路上;ORC系统的工质蒸汽出口通过第八管路与膨胀机的气体进口连通,膨胀机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九管路与ORC系统的工质液体进口连通;在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第五管路、第六管路、第七管路的供暖用户供水管连接处至第七管路出口之间段、供暖用户供水管、第八管路、第九管路、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分别安装有至少一个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站循环水余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泵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发生器、换热器、吸收器、第一蒸发器;发生器的蒸汽进口为热泵系统的饱和蒸汽进口,在发生器的冷凝水出口处连接有带疏水泵的第一热泵系统管路,第一热泵系统管路的出口为热泵系统的冷凝水出口,发生器的制冷剂蒸汽出口通过第二热泵系统管路与第一冷凝器的制冷剂蒸汽进口连通,发生器的浓缩制冷剂溶液出口通过第三热泵系统管路与换热器的浓缩制冷剂进口连通,换热器的浓缩制冷剂出口通过第四热泵系统管路与吸收器的喷淋管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秋雨马靖萱张函雷露晓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