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墙身施工所用整体衬砌台架及其大型模板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96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基坑墙身施工所用整体衬砌台架及其大型模板连接结构,用于整体衬砌台架的大型模板连接结构包括:支撑座,其设置在所述大型模板内侧面上部或上端的连通梁上;第一铰耳,其固设在所述支撑座上;第二铰耳,其固设在所述整体衬砌台架的伸缩挂梁的移动端上;其中,所述第一铰耳和第二铰耳上设置有相互匹配的通孔,用于销轴穿设,使所述大型模板与所述伸缩挂梁的移动端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铰接销连接方式将大型模板与外部支撑架连接,利于将重量非常大的大型模板调整垂直,克服上端螺栓连接时,下部调整安装、震动等存在模板垮塌的风险;以及克服焊接方式拆装困难、焊接痕迹和焊渣导致重新焊接模板的定位不平整问题。平整问题。平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基坑墙身施工所用整体衬砌台架及其大型模板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深基坑墙身浇筑衬砌模板工具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深基坑墙身施工所用整体衬砌台架及其大型模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深基坑墙身施工中,由于要对深基坑墙身浇筑混凝土加固,需使用大型整体衬砌模板固定进行浇筑。现有技术不管对长的深基坑或者竖井深基坑墙身浇筑用的模板通常为整个模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深基坑墙身上,然后浇筑混凝土,比如:公告号为CN206829150U的深基坑竖井高大提拉模板组件。现有技术竖井深基坑墙身浇筑用的模板为若干方木螺栓连接在木模板上而形成的整体模板,其虽然无需每次浇筑都重复将多个木模板进行安装、固定、拆卸和倒运等工作,但是对于墙身浇筑面积大、长度较长的深基坑,采用墙身全部安装固定完模板再浇筑,必然需要一次性转运较多的模板和固定装置,造成安装成本高的问题。对于墙身浇筑面积大、长度较长的深基坑,需要分段安装多次浇筑完成,每段每次安装的整体模板也较大,而现有技术的木模板二次拼装容易破坏,使用次数有限,存在耗材成本问题。由此,现有技术采用钢材制作大型模板能够解决木模板耗材的问题,并且具有钢性和大尺寸可控,重复使用效果好等优点。但是钢材制成的大型整体模板重量大,安装固定困难。通常单块模板的重量为3吨以上,5个单块组成一个大型整体模板就有15吨以上,如果采用常规的螺栓或焊接形式与外部支撑装置进行固定连接,存在如下缺陷问题:
[0003]一是采用螺栓连接结构18将模板与外部支撑架进行连接时,由于大型模板重量较重,采用螺栓连接产生的剪切力、拉力容易造成螺栓松动、滑丝,存在模板垮塌的风险(见附图1);
[0004]二是采用焊接结构19将模板与外部支撑架进行连接时,由于直接将大型模板与外部支撑架进行焊接固定,如果进行边墙与侧墙工序转换,或者其他工序要求需要对模板进行重新拆装,会导致重新拆卸并安装后,焊接痕迹和焊渣导致模板的定位不平整,对浇筑混凝土的整体平整产生影响(见附图2)。
[0005]由此可见,现有技术对于墙身浇筑面积大、长度较长的深基坑墙身采用钢材制大型模板浇筑施工中,存在安装固定困难,多段施工移动困难等问题,亟需优化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7]本技术通过铰接销连接方式将大型模板与外部支撑架连接,解决传统螺栓或焊接固定方式造成的大型模板安装和施工造成螺栓松动滑丝易脱落、焊接不易拆装、以及再次安装时精度降低等的行业性技术难题。
[0008]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大型模板连接结构,其用于整体衬砌台架的大型模板连接,连接结构包括:
[0009]支撑座,其设置在所述大型模板内侧面上部或上端的连通梁上;
[0010]第一铰耳,其固设在所述支撑座上;
[0011]第二铰耳,其固设在所述整体衬砌台架的伸缩挂梁的移动端上;
[0012]其中,所述第一铰耳和第二铰耳上设置有相互匹配的通孔,用于销轴穿设,使所述大型模板与所述伸缩挂梁的移动端铰接。
[0013]优选的是,支撑座包括多个,多个支撑座分别均匀分布在所述大型模板的连通梁上,所述第一铰耳和第二铰耳与所述支撑座个数对应。
[0014]优选的是,支撑座、第一铰耳、第二铰耳、大型模板和伸缩挂梁均采用钢材制成。
[001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深基坑墙身施工所用整体衬砌台架,其包括上述的大型模板连接结构、紧固件、两个大型模板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通过可拆卸紧固的支撑杆架设而成的长方体架,所述两个大型模板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分别铰接在支撑架的相对两侧;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大型模板与支撑架之间固接,以及将所述大型模板和支撑架分别与基坑固接。
[0016]优选的是,支撑架的支撑杆包括多层横向钢支撑、两外排立柱、一排中间立柱和多层门架梁;每个外排立柱和中间立柱沿台架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有多个,所述两外排立柱和一排中间立柱与地面垂直均匀分布,所述多层横向钢支撑从上往下均匀分布固设在两外排立柱和一排中间立柱之间,所述多层门架梁与所述横向钢支撑空间垂直地固设在两外排立柱和一排中间立柱上。
[0017]优选的是,伸缩挂梁包括互相套设的内筒和外筒以及驱动油缸,所述内筒滑动套设在外筒内,内外筒之间设置有润滑滑道,所述驱动油缸能驱动内筒在外筒内滑动,从而调整大型模板与深基坑墙身之间的距离。
[0018]优选的是,还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两侧动力行走轮和辅助轮,所述两侧动力行走轮分别设置在两外排立柱的每一排相距最远的两个立柱下端,在其余立柱及中间立柱的下端分别设置所述辅助轮。
[0019]优选的是,中间立柱改进为两内排立柱,每个内排立柱沿台架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有多个,每一排相距最远的两个立柱下端设置有内侧动力行走轮。
[0020]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1]第一、本技术的型模板与外部台架通过铰接连接,有利于将重量非常大的大型模板调整垂直,克服上端螺栓连接时,下部调整安装、震动等产生的剪切力、拉力容易造成螺栓松动、滑丝,存在模板垮塌的风险;以及克服焊接方式拆装困难、焊接痕迹和焊渣导致重新焊接模板的定位不平整问题。
[0022]第二、本技术通过将中间立柱改进为两内排立柱,不但提高了大型整体衬砌台架的整体支撑安全性能,连接支撑效果好,而且解决了大型整体衬砌台架中间部位存在行走滞后、台架撕裂损坏、动力驱动行走轮负荷大的技术难题。
[0023]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常规对衬砌模板螺栓形式与外部支撑架进行固定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常规对衬砌模板焊接形式与外部支撑架进行固定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衬砌大型模板铰接形式与外部支撑架进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所述深基坑墙身施工所用整体衬砌台架的一种实现形式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斜杠条纹所示的是大型模板;
[0029]图6为本技术所述深基坑墙身施工所用整体衬砌台架的另一种实现形式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具体为:已浇筑底板混凝土1;丝杆2;待浇筑混凝土3;大型模板4;模板连接结构5;伸缩挂梁6;外排立柱7;横向钢支撑8;模板顶地千斤9;两侧动力行走轮10;门架梁11;辅助轮12;轨道13;两内排立柱15;内侧动力行走轮16;门架顶地千斤17;螺栓连接结构18;焊接结构19;支撑座20;第一铰耳21;第二铰耳22;销轴23;模板连通梁24。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型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用于整体衬砌台架的大型模板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支撑座,其设置在所述大型模板内侧面上部或上端的连通梁上;第一铰耳,其固设在所述支撑座上;第二铰耳,其固设在所述整体衬砌台架的伸缩挂梁的移动端上;其中,所述第一铰耳和第二铰耳上设置有相互匹配的通孔,用于销轴穿设,使所述大型模板与所述伸缩挂梁的移动端铰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多个,多个支撑座分别均匀分布在所述大型模板的连通梁上,所述第一铰耳和第二铰耳与所述支撑座个数对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第一铰耳、第二铰耳、大型模板和伸缩挂梁均采用钢材制成。4.深基坑墙身施工所用整体衬砌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紧固件、两个大型模板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通过可拆卸紧固的支撑杆架设而成的长方体架,所述两个大型模板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分别铰接在支撑架的相对两侧;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大型模板与支撑架之间固接,以及将所述大型模板和支撑架分别与基坑固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基坑墙身施工所用整体衬砌台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军彦侯烨洪均覃永杰张姚兵王广林职振兴马宁赵长卫邓熙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局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