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钢结构框架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94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钢结构框架柱,属于建筑工地钢结构框架柱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H钢结构框架柱强度低的问题。本高强度钢结构框架柱,包括钢柱本体,本体包括位于中部的腹板以及垂直连接在腹板两侧的上钢梁板与下钢梁板,还包括加强钢板与加强筋,加强钢板的数量具有两块,且两块加强钢板分别对称设置在腹板的两侧,两块加强钢板的端部均分别与上钢梁板、下钢梁板相连接,既而使得本钢结构框架柱形成两个空腔,加强筋的数量具有两个,且两个加强筋分别卡嵌在两个空腔内,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加强钢板与腹板上。通过两个加强钢板与两根加强筋既而对本钢柱本体进行加固,提高整体的强度与稳定性,加固效果稳定牢靠。定牢靠。定牢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钢结构框架柱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地钢结构框架柱
,涉及一种高强度钢结构框架柱。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框架柱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常见的箱型柱、“H”形钢柱等,这些钢柱被大量运用在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领域中。
[0003]建筑材料用的钢材料大多数为H钢结构,通常H钢结构中的支撑点为钢柱,钢柱为H钢结构中部的腹板,在腹板的两侧还连接有上钢梁板与下钢梁板,在上钢梁板与下钢梁板的端部在手里的过程中由于缺少限位,容易发生变形等,在使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变化、例如外力作用于钢柱的截面处时,容易产生超限现象,不利于现有的生产安装需要。
[0004]则需要对H钢结构进行加固,大多数传统的加固方法仅仅在钢柱的两侧,也就是上钢梁板与下钢梁板两端之间焊接钢板或是槽钢进行对其加固,即在钢柱的两侧均焊接一个钢板或是槽钢,将钢板或是槽钢直接抵靠在上钢梁板上,然后直接对其进行焊接,在焊接后焊疤裸露在钢板与上钢梁板的连接处、钢板与下钢梁板的连接处,同时焊接出来的焊疤均位于钢板的外侧表面,一般用于建筑上的H钢结构框架柱均为长条状的,而在这样长条状的H钢结构框架柱上焊接钢板难度较大,同时费时费力,在焊接完成后还需要通过人工进行对焊接处进行打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稳定强的高强度钢结构框架柱。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高强度钢结构框架柱,包括钢柱本体,本体包括位于中部的腹板以及垂直连接在腹板两侧的上钢梁板与下钢梁板,还包括加强钢板与加强筋,加强钢板的数量具有两块,且两块加强钢板分别对称设置在腹板的两侧,两块加强钢板的端部均分别与上钢梁板、下钢梁板相连接,既而使得本钢结构框架柱形成两个空腔,加强筋的数量具有两个,且两个加强筋分别卡嵌在两个空腔内,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加强钢板与腹板上。
[0008]本钢结构框架柱由位于中部的腹板、连接在腹板两侧的上钢梁板与下钢梁板形成一个钢柱本体,在钢柱本体的两侧还连接有加强钢板,加强钢板的上端与上钢梁板相连接,加强钢板的下端与下钢梁板相连接,通过两个加强钢板将呈工字状的钢柱本体的两端连接在一起,使得本钢结构框架柱形成左右两个空腔,加强筋的数量具有两个,两个加强筋分别卡嵌在左右两个空腔内,位于左侧空腔内的加强筋一端连接在腹板中部左侧,另一端连接在左侧加强钢板的中部的内侧,位于右侧空腔内的加强筋一端连接在腹板中部右侧,另一端连接在右侧加强钢板的中部的内侧,通过两个加强钢板与两根加强筋既而对本钢柱本体进行加固,提高整体的强度与稳定性,加固效果稳定牢靠。
[0009]在上述的高强度钢结构框架柱中,所述上钢梁板与下钢梁板的表面均还具有向内延伸的限位沿,所述限位沿上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加强钢板的两端分别抵靠在上下两个限位沿的凹槽内,所述加强钢板的两端呈倾斜状,并且加强钢板的两端与上钢梁板、下钢梁板之间均形成一个能够放置母材的空腔。
[0010]上钢梁板的内侧与下钢梁板的内侧均具有限位沿,上钢梁板上的限位沿对称设置在两个空腔的上部,下钢梁板上的限位沿对称设置在两个空腔的下部,限位沿的外侧表面还开设有凹槽,加强钢板的两端均为倾斜状,加强钢板卡嵌在上下两个限位沿上,加强钢板的两端分别卡钳在两个限位沿的凹槽内,同时加强钢板的两端内侧面分别与限位沿的表面相接触,卡嵌在限位沿上的加强钢板的两端分别与上钢梁板、下钢梁板形成一个能够放置母材的空腔,然后通过电阻焊接将加强钢板、上钢梁板、下钢梁板以及上下钢梁板上的限位沿连接在一起,将母材放入形成的空腔内,上、下电极接触交叉的母材而接通电流,交叉母材的接触点处电阻较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将母材熔化,同时电极加压使母材与上钢梁板、下钢梁板、加强钢板焊合,在四个空腔内均放置母材,或是通过其他方式的焊接将加强钢板、上钢梁板、下钢梁板以及上下钢梁板上的限位沿连接在一起。
[0011]在上述的高强度钢结构框架柱中,两所述加强钢板的中部与腹板中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接槽,两根所述加强筋分别卡钳在腹板的左右两侧,且两根加强筋的外端部分别卡嵌在左右两侧加强钢板中部的卡接槽内。
[0012]在加强钢板中部的内侧开设有卡接槽,在腹板中部的两侧也开设有卡接槽,并且加强钢板上的卡接槽与腹板上的卡接槽呈同一轴心线,两根加强筋分别卡嵌在左右两个空腔内,位于左侧的加强筋两端分别卡嵌在左侧加强钢板的卡接槽内与腹板的左侧卡接槽内,位于右侧的加强筋两端分别卡嵌在右侧加强钢板的卡接槽内与腹板的右侧卡接槽内,增加腹板与左右两侧的加强钢板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与连接稳定性。
[0013]在上述的高强度钢结构框架柱中,所述加强筋上还具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呈V字状,支撑筋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腹板与上钢梁板连接处、上钢梁板限位沿与加强钢板连接处。
[0014]在上述的高强度钢结构框架柱中,所述支撑筋的数量具有两个,且两个支撑筋分别对称在加强筋的两侧,并且位于加强筋下部的支撑筋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腹板与下钢梁板连接处、下钢梁板限位沿与加强钢板连接处。
[0015]支撑筋呈V形,加强筋上部与下部均具有支撑筋,位于加强筋上部支撑筋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腹板与上钢梁板连接处、上钢梁板限位沿与加强钢板连接处,位于加强筋下部的支撑筋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腹板与下钢梁板连接处、下钢梁板限位沿与加强钢板连接处,通过加强筋上对称的两个支撑筋能够将左侧空腔内的四个边角处均抵靠柱,同时位于右侧腔体内的加强筋上也具有两根支撑筋,并且该两根支撑筋的四个端部也分别抵靠在腹板与上钢梁板连接处、上钢梁板限位沿与加强钢板连接处、腹板与下钢梁板连接处、下钢梁板限位沿与加强钢板连接处,这样能够增加本钢结构框架柱整体的强度以及稳定性。
[0016]在上述的高强度钢结构框架柱中,所述加强钢板上还设有减重孔,且减重孔沿着加强钢板的长度均布设置,所述加强钢板内部还穿设有钢筋,所述钢筋竖直设置在加强钢板内,且钢筋的数量与减重孔的数量相对于,钢筋位于左右相邻的减重孔之间。
[0017]加强钢板上还开设有若干个减重孔,减重孔沿着加强钢板的长度方向均布设置,能够起到减重的效果,同时在加强钢板内部还穿设有钢筋,用于增加加强钢板的强度,钢筋
的数量也具有若干根,并且钢筋位于两个相邻的减重孔之间,多根钢筋沿着加强钢板的长度均布设置,能够进一步的增加加强钢板的强度,既而使得加强钢板在连接在上钢梁板与下钢梁板后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强度。
[0018]在上述的高强度钢结构框架柱中,所述支撑筋的端部还具有L状角钢。
[0019]在支撑筋的端部好具有呈L状的角钢,由于上钢梁板、下钢梁板与腹板为垂直连接,支撑筋抵靠在上钢梁板与腹板的连接处,该连接处呈直角,这样L状的角钢能够更好与上钢梁板腹板之间的夹角相接触抵靠柱,增加支撑筋与上钢梁板腹板之间、下钢梁板腹板之间的接触稳定性,同时限位沿上开设一个凹槽,加强钢板嵌在上下两个限位沿的凹槽内,位于靠近加强钢板一侧的角钢的一个侧面抵靠在加强钢板的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钢结构框架柱,包括钢柱本体,本体包括位于中部的腹板以及垂直连接在腹板两侧的上钢梁板与下钢梁板,还包括加强钢板与加强筋,加强钢板的数量具有两块,且两块加强钢板分别对称设置在腹板的两侧,两块加强钢板的端部均分别与上钢梁板、下钢梁板相连接,既而使得本钢结构框架柱形成两个空腔,加强筋的数量具有两个,且两个加强筋分别卡嵌在两个空腔内,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加强钢板与腹板上,所述上钢梁板与下钢梁板的表面均还具有向内延伸的限位沿,所述限位沿上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加强钢板的两端分别抵靠在上下两个限位沿的凹槽内,所述加强钢板的两端呈倾斜状,并且加强钢板的两端与上钢梁板、下钢梁板之间均形成一个能够放置母材的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钢结构框架柱,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加强钢板的中部与腹板中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接槽,两根所述加强筋分别卡钳在腹板的左右两侧,且两根加强筋的外端部分别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红燕黄柯峰韩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杭海镀锌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