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梯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点接触的智能安全门锁,包括:门锁外壳、门锁背板、锁舌、按压开关、闭合片、按压片、拨片柱与门框,门锁外壳背面设有门锁背板,门锁背板内设有两个按压开关,两个按压开关的正面分别设有弹片,两个按压开关之间设有锁舌,锁舌采用固定阀固定于门锁背板;门锁外壳下方设有槽口;闭合片插入至门锁外壳的槽口,闭合片插入槽口的一段开设有锁孔,锁舌下方插入至闭合片的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门页与第二门页上的按压片对两片弹片进行按压抵触后,第二门页上的闭合片插入至固定阀下端,并通过锁舌进行对闭合片锁紧,三点的确保运作下,才使电梯的升降系统进行启动,避免出现事故及意外的发生。生。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点接触的智能安全门锁
[0001]本技术属于电梯门锁
,尤其涉及一种三点接触的智能安全门锁。
技术介绍
[0002]工地上的建筑,面对一些高楼层的建筑,则除了使用吊塔外,还需要加装建筑用的电梯进行对高楼层建筑的材料运输。
[0003]建筑用的电梯安全使用情况下,电梯门能否完整闭合则是一个容易忽略的安全隐患,以往的电梯门采用锁扣的方式进行对电梯门之间上锁,该方式容易在电梯门出现变形或锁扣变形时导致上不了锁;并且在关闭电梯门的情况下,容易在没意识到是否完全闭合锁紧情况下就进行电梯的上下运作,此时,容易导致电梯内的货件掉出,也容易导致电梯的故障,因此,有必要做出一款能保证电梯门之间安全闭合后,才实现电梯上下运作的安全门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点接触的智能安全门锁,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以往的电梯门采用锁扣的方式进行对电梯门之间上锁,该方式容易在电梯门出现变形或锁扣变形时导致上不了锁;并且在关闭电梯门的情况下,容易在没意识到是否完全闭合锁紧情况下就进行电梯的上下运作,此时,容易导致电梯内的货件掉出,也容易导致电梯故障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点接触的智能安全门锁;
[0006]可选地,一种三点接触的智能安全门锁,包括:门锁外壳、门锁背板、锁舌、按压开关、闭合片、按压片、固定板、拨片柱、门框、第一门页与第二门页,所述门锁外壳背面设有门锁背板,所述门锁背板固定于门框正面的上方,所述门锁背板内设有两个按压开关,两个所述按压开关的正面分别设有弹片,两个所述按压开关之间设有锁舌,所述锁舌采用固定阀固定于门锁背板;所述门锁外壳下方设有槽口,并与所述门锁背板下方相连接;两片所述弹片设于所述门锁外壳内,并通过所述门锁外壳对两片所述弹片及每一所述弹片连接的所述按压开关进行包裹;两块所述按压片上端呈折弯设置,且每一所述按压片通过所述第一门页与所述第二门页闭合后,插入于所述门锁外壳的槽口处,每一所述按压片插入至槽口的一端,并按压相对应的所述弹片;所述门锁外壳的上方穿设有拨片柱,并连接于所述门锁外壳内的拨片一端,所述拨片的另一端与所述锁舌顶端配合连接;所述闭合片插入至所述门锁外壳的槽口,所述闭合片插入槽口的一段开设有锁孔,所述锁舌下方插入至闭合片的孔内,所述闭合片的下方固定于第一门页的正面;所述按压片设置有两片,两片所述按压片的上方分别与每一所述弹片按压抵触,两块所述按压片下方分别固定于第一门页或第二门页的正面及上方。
[0007]所述门锁外壳与所述门锁背板采用螺钉相互闭合安装,所述门锁背板设有若干个线孔。
[0008]两个所述按压开关分别通过线管伸出线管,并与外界的控制开关及电源呈电性连接;两个所述按压开关的按钮与弹片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片通过弹簧顶出至所述门锁外壳的条形槽外。
[0009]所述固定阀为电磁阀,所述固定阀内的锁舌沿固定阀升降,且通过所述固定阀锁实固定;所述固定阀通过线管伸出线管,并与外界的控制开关及电源呈电性连接。
[0010]所述固定板为一水平段与一垂直段设置;所述固定板的一水平段固定于门框上方横梁的下侧,且垫在门锁背板的下方;所述固定板的一垂直段设于一水平段的后端,所述固定板的一垂直段的正面设有磁铁垫片;所述固定板的一垂直段垫于第一门页或第二门页的背面。
[0011]所述第一门页与所述第二门页分别设于门框内。
[0012]所述拨片柱远离拨片的一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采用轴固定于门锁外壳正面,所述盖板沿轴转动。
[00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点接触的智能安全门锁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0014]本技术通过三个安全点的控制,使向外张开的电梯门可进行完整闭合,让电梯可安全地上下升降。
[0015]本技术的第一门页与第二门页分别两两相对,且第一门页与第二门页相对的一侧向外或内展开,本技术的第一门页往内闭合,设于第一门页上方的按压片随着第一门页的闭合,第一门页的按压片对弹片进行按压抵触;随后,第二门页进行往内闭合,设于第二门页上的按压片按压抵触另一弹片,两块按压片分别对弹片进行按压抵触后,两块弹片连接的按压开关把按压信号传递至电梯上,使电梯的启动程序得以启动,该闭合方式可避免第一门页与第二门页不完全闭合情况下,就实现电梯的启动升降,所导致的安全隐患;两点的按压接触可确保第一门页与第二门页的完整闭合。
[0016]本技术采用的第一门页与第二门页组合为向外展开的结构,并且第一门页与第二门页依次闭合后,第二门页的闭合片插入至固定阀下端,并通过固定阀的锁舌插入至闭合片的槽内,实现锁紧,且对闭合片连接的第二门页进行锁死,避免第二门页的松动;本技术的第三点保护措施为闭合片的锁紧。
[0017]本技术通过第一门页与第二门页上的按压片对两片弹片进行按压抵触后,第二门页上的闭合片插入至固定阀下端,并通过锁舌进行对闭合片锁紧,三点的确保运作下,才使电梯的升降系统进行启动,避免出现事故及意外的发生。
[0018]本技术的弹片为对应两扇门,检测两扇门是否完全闭合,且反馈信号。
[0019]本技术的系统收到锁舌锁紧反馈信号和门闭合反馈信号,才能正常启动。
[0020]本技术的拨片柱,紧急状态可通过外置的旋转拨片柱,拨片柱对锁舌的上端进行抬起,使锁舌松开对闭合片的固定,从而使第一门页与第二门页开启。
[0021]本技术的两块按压片上下可调节如果出现门框变形或两扇门下沉时可调整锁止片高度,从而保障门锁功能不受影响,方便维修。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点接触的智能安全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一种三点接触的智能安全门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一种三点接触的智能安全门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一种三点接触的智能安全门锁与门框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沿图4中A_A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一种三点接触的智能安全门锁与门框的侧视图;
[0029]图7为一种三点接触的智能安全门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沿图7的门锁外壳与弹片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沿图7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点接触的智能安全门锁,包括:门锁外壳、门锁背板、锁舌、按压开关、闭合片、按压片、固定板、拨片柱、门框、第一门页与第二门页,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外壳背面设有门锁背板,所述门锁背板固定于门框正面的上方,所述门锁背板内设有两个按压开关,两个所述按压开关的正面分别设有弹片,两个所述按压开关之间设有锁舌,所述锁舌采用固定阀固定于门锁背板;所述门锁外壳下方设有槽口,并与所述门锁背板下方相连接;两片所述弹片设于所述门锁外壳内,并通过所述门锁外壳对两片所述弹片及每一所述弹片连接的所述按压开关进行包裹;两块所述按压片上端呈折弯设置,且每一所述按压片通过所述第一门页与所述第二门页闭合后,插入于所述门锁外壳的槽口处,每一所述按压片插入至槽口的一端,并按压相对应的所述弹片;所述门锁外壳的上方穿设有拨片柱,并连接于所述门锁外壳内的拨片一端,所述拨片的另一端与所述锁舌顶端配合连接;所述闭合片插入至所述门锁外壳的槽口,所述闭合片插入槽口的一段开设有锁孔,所述锁舌下方插入至闭合片的孔内,所述闭合片的下方固定于第一门页的正面;所述按压片设置有两片,两片所述按压片的上方分别与每一所述弹片按压抵触,两块所述按压片下方分别固定于第一门页或第二门页的正面及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点接触的智能安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波,段四青,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威麟勤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