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孔外插角的角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9653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孔外插角的角度控制装置,包括装置底座;装置底座水平设置,固定立杆竖向固定在装置底座的第一端上方;固定立杆的上端开设有立杆滑槽,立杆滑槽的轴线与固定立杆的轴线重合;其中,立杆滑槽的左侧与固定立杆的左侧壁贯通设置,立杆滑槽的右侧与固定立杆的右侧壁贯通设置;滑动锁紧机构水平设置在立杆滑槽中,并能够沿立杆滑槽的轴线竖直上下移动;角度控制杆倾斜设置,角度控制杆的下端与装置底座的第二端转动连接,角度控制杆的上端与滑动锁紧机构滑动相连;其中,所述滑动锁紧机构,用于将所述角度控制杆与所述固定立杆进行锁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钻孔外插角的精度,确保了钻孔的施工质量,有效提高了光面爆破效果。了光面爆破效果。了光面爆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孔外插角的角度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隧道施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钻孔外插角的角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隧道爆破开挖过程中,大多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其中,由于作业场地的限制,在隧道仰拱的光面爆破施工中,底板炮眼往往需要设置有外插角,以确保光面爆破的质量。
[0003]但在实际施工中,大多基于人工经验对钻杆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以实现对外插角的角度控制;对钻杆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时,由于现场无参考基准,易造成实际的外插角与设计的外插角存在较大的误差,严重影响了隧道仰拱的光面爆破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钻孔外插角的角度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外插角的角度控制过程中,易造成实际的外插角与设计的外插角存在较大的误差,严重影响了隧道仰拱的光面爆破施工质量。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钻孔外插角的角度控制装置,包括装置底座、固定立杆、角度控制杆及滑动锁紧机构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孔外插角的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底座(1)、固定立杆(2)、角度控制杆(3)及滑动锁紧机构(4);所述装置底座(1)水平设置,所述固定立杆(2)竖向固定在所述装置底座(1)的第一端上方;所述固定立杆(2)的上端开设有立杆滑槽(21),所述立杆滑槽(21)的轴线与所述固定立杆(2)的轴线重合;其中,所述立杆滑槽(21)的左侧与所述固定立杆(2)的左侧壁贯通设置,所述立杆滑槽(21)的右侧与所述固定立杆(2)的右侧壁贯通设置;所述滑动锁紧机构(4)水平设置在所述立杆滑槽(21)中,并能够沿所述立杆滑槽(21)的轴线竖直上下移动;所述角度控制杆(3)倾斜设置在所述装置底座(1)与所述滑动锁紧机构(4)之间,所述角度控制杆(3)的下端与所述装置底座(1)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角度控制杆(3)的上端与所述滑动锁紧机构(4)滑动相连;其中,所述滑动锁紧机构(4),用于将所述角度控制杆(3)与所述固定立杆(2)进行锁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外插角的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立杆(2)的上端前侧面上开设有第一滑动通道(22),所述固定立杆(2)的上端后侧面上开设有第二滑动通道;所述第一滑动通道(22)与所述第二滑动通道前后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滑动通道(22)的轴线及所述第二滑动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立杆滑槽(21)的轴线均重合;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通道(22)的一端与所述立杆滑槽(21)的前侧壁贯通,所述第一滑动通道(22)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立杆(2)的前表面贯通;所述第二滑动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立杆滑槽(21)的后侧壁贯通,所述第二滑动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立杆(2)的后表面贯通;所述角度控制杆(3)的上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一滑动通道(22)、立杆滑槽(21)及所述第二滑动通道设置,所述角度控制杆(3)的上端与所述滑动锁紧机构(4)的交点位于所述立杆滑槽(2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孔外插角的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锁紧机构(4)包括螺纹杆(41)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缑智强杨军强李勤铭刘志平陈玉相王立福李伟任小军赵建宁郭成石双强刘鹏祖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