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罐上料装置,涉及上料技术领域,包括螺旋加料机、出料量调节机构、存储罐、遮挡机构。螺旋加料机水平一端顶部设有接料口,另一端连接搅拌罐顶部的上料口;存储罐底部设有出料口,接料口和出料口上下对应;遮挡机构包括盖板,盖板上下滑动配合于存储罐内;出料量调节机构包括封控板、调节板、齿轮、第一电机,封控板设于接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的外周,封控板设有贯穿其两端的通槽,顶部一侧设有滑槽,调节板滑动配合于通槽内,其顶部一侧设有齿条,齿条位于滑槽内,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用于调控调节板的流通口开口大小。可以粗略定量石料,省去频繁转移的步骤,还可以减少灰尘扩散。还可以减少灰尘扩散。还可以减少灰尘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搅拌罐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上料
,尤其涉及一种搅拌罐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稳拌和站是用于工业建设中专门用来拌和水稳料的大型机械,水稳料一般为水泥,粉煤灰,级配碎石、稳定土层料等。用于高等级公路,城市道路、广场、机场的基层稳定土施工,可连续拌和生产不同级配的二灰砾石、石灰稳定土、工业废渣土稳定土成品料。水稳拌和站使用时,(1)水泥从粉罐进入粉料计量器,再进入搅拌罐;(2)粗定量的石料放进冷料斗,再通过提升皮带传输到搅拌罐;(3)将(1)和(2)搅拌出料。上述过程中的步骤(2),需要先给石料粗略定量,再依次转移至冷料斗、提升皮带,中间的转移环节可进一步优化,另外石料倒入搅拌罐时,产生大量灰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搅拌罐上料装置,可以粗略定量石料,省去频繁转移的步骤,还可以减少灰尘扩散。
[0004]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0005]一种搅拌罐上料装置,包括螺旋加料机、出料量调节机构、存储罐、遮挡机构。
[0006]螺旋加料机水平设于第一支架上,其一端顶部设有接料口,另一端连接搅拌罐顶部的上料口;
[0007]存储罐设于第二支架上,其顶部开口设置,底部设有出料口,接料口和出料口上下对应设置,存储罐一侧壁设有窗口;
[0008]遮挡机构包括盖板,盖板上下滑动配合于存储罐内;
[0009]出料量调节机构包括封控板、调节板、齿轮、第一电机,封控板设于接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的外周,封控板设有贯穿其两端的通槽,顶部一侧设有滑槽,调节板滑动配合于通槽内,其顶部一侧设有齿条,齿条位于滑槽内,第一电机设于封控板顶部,其输出轴连接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用于调控调节板的流通口开口大小。
[0010]进一步的,遮挡机构还包括第二电机、丝杆,第二电机通过第三支架连接于存储罐外壁,其底部的输出轴连接丝杆,丝杆贯穿盖板,且两者螺纹配合。
[0011]进一步的,存储罐上部分为四方体型,下部分为倒锥台型,丝杆底部延伸至存储罐的下部分。
[0012]进一步的,螺旋加料机包括加料管、螺旋叶、第三电机,螺旋叶设于加料管内,第三电机设于加料管外部一端,其输出轴贯穿加料管后连接螺旋叶。
[0013]进一步的,接料口水平截面的尺寸等于出料口。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出料量调节机构起到粗略定量石料的作用;遮挡机构起到防尘和辅助石粒释放的作用;螺旋加料机起到缓冲作用,将所需石粒逐渐的传送至搅拌罐内,有利于石粒与其他物料混合均匀。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的上料装置结构图;
[0016]图2为实施例的上料装置俯视图;
[0017]图3为图2中A处剖面图;
[0018]图4为实施例的出料量调节机构结构图;
[0019]图5为实施例的调节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搅拌罐上料装置,包括螺旋加料机1、出料量调节机构2、存储罐3、遮挡机构4。
[0021]具体的,螺旋加料机1水平设于第一支架上,其一端顶部设有接料口111,该端视为螺旋加料机1接料端,螺旋加料机1另一端开口设置,且通过直角弯管连接搅拌罐5顶部的上料口51。
[0022]螺旋加料机1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包括加料管11、螺旋叶12、第三电机13,螺旋叶12转动配合于加料管11内,第三电机13设于加料管11外部接料端,第三电机13输出轴贯穿加料管11后连接螺旋叶12。
[0023]具体的,存储罐3设于第二支架上,且高于螺旋加料机1,存储罐3顶部开口设置,底部设有出料口31,接料口111和出料口31上下对应设置,具有一定间隙,存储罐3一侧壁设有窗口32。
[0024]具体的,如图2、图3所示,遮挡机构4包括盖板41,盖板41在动力组件的作用下上下滑动配合于存储罐3内,盖板41起到一定的防尘作用。
[0025]遮挡机构4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动力组件包括第二电机42、丝杆43,第二电机42通过第三支架连接于存储罐3外壁,其底部的输出轴连接丝杆43,丝杆43贯穿盖板41,且两者螺纹配合。也就是说,第二电机42驱动丝杆43,以使盖板41上下滑动配合于存储罐3内。
[0026]更具体的,为了便于存储罐3内部物料下降,存储罐3上部分为四方体型,下部分为倒锥台型,而且丝杆43底部延伸至存储罐3的下部分,盖板41最低可移动至存储罐3两部分的交界处。
[0027]具体的,如图4、图5所示,出料量调节机构2包括封控板21、调节板22、齿轮23、第一电机24,封控板21设于接料口111和出料口31之间的外周,封控板21设有贯穿其两端的通槽211,通槽211、接料口111和出料口31都是连通的,封控板21顶部一侧设有滑槽212,调节板22上设有流通口222,调节板22滑动配合于通槽211内,调节板22顶部一侧设有齿条221,齿条221位于滑槽212内,第一电机24设于封控板21顶部,其输出轴连接齿轮23,齿轮23与齿条221啮合,用于调控调节板22的位置,从而调控流通口222开口大小。
[0028]接料口111水平截面的尺寸等于出料口31,在不使用的状态时,流通口222和接料口111、出料口31错位,从而利用调节板22隔断接料口111、出料口31的连通,防止存储罐3内的石料下落;使用时,根据实际需要,利用第一电机24驱动齿轮23使流通口222移动至预设位置,便于控制石料的出料量。
[0029]使用时,盖板41位置高于窗口32,石料可通过窗口32处储存于存储罐3内,且石料不高于窗口32,在这个过程中盖板41可以防止灰尘从存储罐3顶部扩散;第二电机42驱动丝
杆43,使盖板41接触石料表面;当需要向搅拌罐5内加入定量石料时,打开第三电机13,再打开第一电机24,使流通口222移动至预设位置,存储罐3内的石料依次通过出料口31、流通口222、接料口111,到达加料管11后,在螺旋叶12的作用下传送至搅拌罐5内;注意石料从搅拌罐5释放的过程中,第二电机42驱动丝杆43使盖板41下降,盖板41此时起到一定防尘作用,还起到下压石粒辅助其释放的作用;预设时间后,使流通口222复位,停止释放石粒,然后关闭第一电机24、第二电机42,最后关闭第三电机13。
[0030]本实施例中,出料量调节机构2起到粗略给石料定量的作用;遮挡机构4起到防尘和辅助石粒释放的作用;螺旋加料机1起到缓冲作用,将所需石粒逐渐的传送至搅拌罐5内,有利于石粒与其他物料混合均匀。整个过程为流水线,省去了频繁转移的步骤,提高了生产速率。
[0031]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并不表示是唯一的或是限制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情况下,对本技术进行的各种改变或同等替换,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加料机(1)、出料量调节机构(2)、存储罐(3)、遮挡机构(4);螺旋加料机(1)水平设于第一支架上,其一端顶部设有接料口(111),另一端连接搅拌罐(5)顶部的上料口(51);存储罐(3)设于第二支架上,其顶部开口设置,底部设有出料口(31),接料口(111)和出料口(31)上下对应设置,存储罐(3)一侧壁设有窗口(32);遮挡机构(4)包括盖板(41),盖板(41)上下滑动配合于存储罐(3)内;出料量调节机构(2)包括封控板(21)、调节板(22)、齿轮(23)、第一电机(24),封控板(21)设于接料口(111)和出料口(31)之间的外周,封控板(21)设有贯穿其两端的通槽(211),顶部一侧设有滑槽(212),调节板(22)滑动配合于通槽(211)内,其顶部一侧设有齿条(221),齿条(221)位于滑槽(212)内,第一电机(24)设于封控板(21)顶部,其输出轴连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伟,首俊成,彭名军,傅耀彤,
申请(专利权)人:江油市天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