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大豆间作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949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玉米大豆间作播种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阵列滑动设有多个播种杆,所述播种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料箱,所述播种杆的前侧上部内壁和后侧上部内壁上均转动设有转轴一,相邻的所述转轴一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转轮,位于所述转轮前侧的所述转轴一的前端均延伸至所述播种杆的前侧且固定连接有链轮一,所述播种杆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下部均固定设有支架,所述播种杆的下部均转动嵌设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上均对称固定套设有滚轮,所述转轴二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链轮二,所述链轮一与相邻的所述链轮二之间均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装置进行调节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性和实用性。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大豆间作播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玉米大豆间作播种装置,属于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玉米个子高,喜欢阳光,根比较浅,主要吸收利用上层土壤的养料,生长期中需要氮肥比较多,而大豆比较耐阴,根扎得比玉米深,能够吸收利用下层土壤里的养料,需要氮肥不多,却需要大量的磷、钾肥,因此玉米和大豆种植在一起,不但不相互争夺养料,反而很合得来,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和阳光,大豆根上有根瘤菌寄生,能吸收空气中的氮气,产生氮肥,可以供给玉米,因此两种作物种在一起都能长得很茂盛,比单独种的产量还要高。
[0003]因此在对玉米大豆间作播种时,需要使用到间作播种装置,用以提高播种效率,但当播种至田间靠边处时,此时田内剩余垄数与播种装置的播种机构数量不同,而现有的间作播种装置大多是同升同降,从而导致不能根据田内垄沟数量对装置进行调节,进而当播种至田间靠边处时,则需要人工进行播种,否则会使之前播种的种子被翻出,从而使得装置的适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大豆间作播种装置,本技术可以根据实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大豆间作播种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阵列滑动设有多个播种杆(2),所述播种杆(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料箱(3),所述播种杆(2)的前侧上部内壁和后侧上部内壁上均转动设有转轴一(4),相邻的所述转轴一(4)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转轮(5),位于所述转轮(5)前侧的所述转轴一(4)的前端均延伸至所述播种杆(2)的前侧且固定连接有链轮一(6),所述播种杆(2)远离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下部均固定设有支架(7),所述播种杆(2)的下部均转动嵌设有转轴二(8),所述转轴二(8)上均对称固定套设有滚轮(9),所述转轴二(8)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链轮二(10),所述链轮一(6)与相邻的所述链轮二(10)之间均通过链条(11)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大豆间作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远离所述播种杆(2)的一侧均铰接有牵引架,所述固定板(1)通过牵引架与牵引车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大豆间作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靠近所述播种杆(2)的一侧阵列开设有多个滑槽(12),所述固定板(1)靠近所述播种杆(2)的一侧顶端阵列转动嵌设有多个调节螺杆(13),所述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徽高冰可彭春凤陈艳芳张颂曹国军王蓓叶茵周庆友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