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45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烹饪设备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有冷却风道和容纳腔;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和与锅体相连接的手柄,锅体可拆卸放置在容纳腔内,手柄内部设置有散热通道,在锅体放置在容纳腔内的情况下,散热通道与冷却风道相连通。借用冷却风道释放散热通道内部高温空气,可以降低手柄温度,避免手柄温升过高而烫伤用户。免手柄温升过高而烫伤用户。免手柄温升过高而烫伤用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的空气炸锅中,为方便使用,通常将锅体可拆卸地放置在机体中,并为方便拿取锅体,在锅体上配置手柄。但在烹饪过程中,热空气吹入锅体烹饪食材,热量很容易辐射到手柄上,造成手柄温度较高,存在烫伤用户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以至少解决手柄温度较高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烹饪设备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有冷却风道和容纳腔;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和与锅体相连接的手柄,锅体可拆卸放置在容纳腔内,手柄内部设置有散热通道,在锅体放置在容纳腔内的情况下,散热通道与冷却风道相连通。
[0005]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包括机体和锅体组件,机体内具有冷却风道,可以利用冷却风道冷却机体内部件,机体内还具有容纳腔,锅体可拆卸放置在容纳腔中,便于取出锅体取放食材,也便于清洁锅体。手柄内部具有散热通道,在锅体放置在容纳腔内的情况下,使手柄内部的散热通道与冷却风道相连通,借用冷却风道释放散热通道内部高温空气,可以降低手柄温度,避免手柄温升过高而烫伤用户。
[0006]另外,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朝向冷却风道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与散热通道相连通,机体上与出气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与冷却风道相连通,在锅体放置在容纳腔内的情况下,出气口和第一进风口对接连通。
[0008]在这些实施例中,使手柄上的出气口直接对接机体上的第一进风口,相较于手柄需经过其他路径连通冷却风道,可以使冷却路径较短,从而有利于散热通道内的高温空气快速、顺畅地进入冷却风道排出,有利于手柄快速降温。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风道位于容纳腔的上方,出气口设置在手柄的顶部,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机体遮挡手柄顶部的壁面上。
[0010]在这些实施例中,将冷却风道设置在容纳腔的上方,有利于降低机体顶部温度,降低用户烫伤几率。将出气口设置在手柄的顶部,便于手柄内散热通道与位于上方的冷却风道连通。使机体能够遮挡手柄顶部的至少一部分,从而使锅体放入容纳腔中后,第一进风口和出气口对接连通,保证连通效果,保证外观品质。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风道位于容纳腔的下方,出气口设置在手柄的底部,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机体遮挡手柄底部的壁面上。
[0012]在这些实施例中,将冷却风道设置在容纳腔的下方,可以避免机体底部温度过高,
积存大量热而导致机体底部出现熔胶,也可避免机体烫伤台面。将出气口设置在手柄的底部,便于手柄内的散热通道与位于下方的冷却风道连通。使机体能够遮挡手柄底部的一部分,从而使锅体放入容纳腔中后,第一进风口和出气口对接连通,保证连通效果,保证外观品质。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上设置有连通外界和散热通道的进气口。则在冷却风道和散热通道相连通的情况下,外界的冷空气可以经进气口进入手柄中,而后经散热通道进入冷却风道,有利于利用外界冷空气持续对手柄进行降温,降温效果好。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与锅体相连接并沿锅体侧壁竖向延伸;握持部,与连接部远离锅体的一端连接并竖向延伸。
[0015]在这些实施例中,手柄包括连接部和握持部。使连接部沿锅体的侧壁竖向延伸,增加手柄和锅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手柄和锅体稳定连接。使握持部竖向延伸,这里大致竖向延伸即可,不一定严格按照铅锤方向,便于用户握持手柄而提起锅体。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口设置在握持部远离冷却风道的一端或者设置在连接部远离冷却风道的一端。
[0017]在这些实施例中,将进气口设置在手柄远离冷却风道的一端,如设置在握持部远离冷却风道的一端或者连接部远离所述冷却风道的一端,可以使散热通道在手柄内以较长的路径延伸,从而提高对手柄的降温效果。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部的内部空腔和连接部的内部空腔共同围合成散热通道。使得散热通道在手柄内的占用空间较大,从而有利于利用散热通道充分带走手柄热量,提高手柄的降温效果。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机体内还设置有电机和电机扇叶,电机用于驱动电机扇叶旋转,电机扇叶位于冷却风道内。一方面有利于冷空气在电机扇叶旋转所产生的负压作用下进入冷却风道中对机体内部部件进行散热,另一方面有利于冷空气在电机扇叶旋转所产生的负压作用下进入手柄中,经过散热通道进入冷却风道中对手柄进行散热。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机体内还设置有导风扇叶和发热件,导风扇叶和发热件均位于容纳腔内部顶部,冷却风道位于容纳腔的上方,电机还用于驱动导风扇叶旋转,以将发热件产生的热空气吹向锅体中。
[0021]在这些实施例中,将导风扇叶和发热件设置在容纳腔内部顶部,可以直接向下方锅体内吹入热空气,加热效果好。采用电机同时驱动电机扇叶和导风扇叶移动,减少驱动装置,节约成本。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机体内还设置有供热通道、导风扇叶和发热件,供热通道位于容纳腔水平方向的一侧并从上方与容纳腔相连通,导风扇叶和发热件位于供热通道内,导风扇叶用于将发热件产生的热空气吹向锅体中,冷却风道位于供热通道的上方或位于容纳腔的下方。
[0023]在这些实施例中,利用供热通道向锅体中提供热空气以加热食材,将导风扇叶和发热件设置在容纳腔水平方向的一侧,可以降低烹饪设备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冷却风道位于供热通道的上方,有利于降低机体顶部温度。此时,可以利用电机同步驱动导风扇叶和电机扇叶旋转,电机扇叶可以位于导风扇叶的上方,并且二者分隔开处于不同的空间内,也可以额外增设电机驱动导风扇叶旋转。冷却风道也可以位于容纳腔的下方,有利于
降低机体底部温度。此时,可以利用电机同步驱动导风扇叶和电机扇叶旋转,电机扇叶可以位于导风扇叶的下方,并且二者分隔开处于不同的空间内,也可以额外增设电机驱动导风扇叶旋转。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机体的侧壁具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开口,锅体经开口放置在容纳腔内,手柄与锅体外露于开口的侧壁相连接。锅体外露于开口的部分侧壁为玻璃侧壁,或者锅体的侧壁为玻璃侧壁,或者锅体为玻璃锅体。玻璃透光性好,耐高温效果好,便于用户透过玻璃观察内部食材的烹饪情况。当然,在外露于开口的侧壁材质为玻璃的情况下,为方便用户观察内部食材,不宜设置遮挡面板,在这种情况下,锅体向外辐射热量较多,因此配合手柄内设置散热通道,使手柄利用散热通道和冷却风道散热,可以有效避免手柄温升过高。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锅体为金属锅体,锅体外露于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面板,面板和锅体侧壁之间具有散热腔体,在锅体放置在容纳腔内的情况下,散热腔体与冷却风道相连通。
[0026]在这些实施例中,由于金属锅体温度较高,很容易向外部辐射大量热量,因此,增设面板结构,并在面板和锅体侧壁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包括:机体(10),所述机体(10)内设置有冷却风道(110)和容纳腔(120);锅体组件,包括锅体(20)和与所述锅体(20)相连接的手柄(30),所述锅体(20)可拆卸放置在所述容纳腔(120)内,所述手柄(30)内部设置有散热通道(310),在所述锅体(20)放置在所述容纳腔(120)内的情况下,所述散热通道(310)与所述冷却风道(110)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0)朝向所述冷却风道(110)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311),所述出气口(311)与所述散热通道(310)相连通,所述机体(10)上与所述出气口(31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11),所述第一进风口(111)与所述冷却风道(110)相连通,在所述锅体(20)放置在所述容纳腔(120)内的情况下,所述出气口(311)和所述第一进风口(111)对接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道(110)位于所述容纳腔(120)的上方,所述出气口(311)设置在所述手柄(30)的顶部,所述第一进风口(111)设置在所述机体(10)遮挡所述手柄(30)顶部的壁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道(110)位于所述容纳腔(120)的下方,所述出气口(311)设置在所述手柄(30)的底部,所述第一进风口(111)设置在所述机体(10)遮挡所述手柄(30)底部的壁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0)上设置有连通外界和所述散热通道(310)的进气口(3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0)包括:连接部(320),所述连接部(320)与所述锅体(20)相连接并沿所述锅体(20)侧壁竖向延伸;握持部(330),与所述连接部(320)远离所述锅体(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