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囊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402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4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双层囊气管导管,包括管体、充气囊和充气管,管体的一端为插入端,充气囊包围并密封设置在插入端的外表面上,充气囊与充气管的一端连通,其特征在于,充气囊为双层结构,充气囊包括内囊和外囊,内囊与外囊之间留存有间隙,充气管的一端与内囊连通。本申请具有减小充气囊发生漏气的可能的效果。的可能的效果。的可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囊气管导管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双层囊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对于呼吸较为困难的病人,需要使用呼吸机和气管插管辅助病人呼吸。具体为将气管插管与呼吸机连接,然后再将气管插管插入病人的气管中。当气管插管插入患者的气管后,对气囊进行充气,使其封闭气管插管与气管壁之间的间隙,从而定位插管和通气时防止气体泄漏。
[0003]现有技术中,气管插管大都包括管体、充气囊和充气管。管体的一端为插入端,插入端经声门置入气管;充气囊包围并密封设置在插入端的外周侧上,充气囊与充气管的一端连通,充气管沿着导管外侧壁设置,充气管另一端与充气阀相连。
[0004]使用时启动充气阀,气体经充气管进入至充气囊,充气囊扩张紧密贴合于气管内壁,从而使气管插管实现轴向固定。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由于充气囊大多是单层结构,容易受到外界的作用而破损,进而导致漏气,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减小充气囊发生漏气的可能,本申请提供双层囊气管导管。
[0007]本申请提供的双层囊气管导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双层囊气管导管,包括管体、充气囊和充气管,管体的一端为插入端,充气囊包围并密封设置在插入端的外表面上,充气囊与充气管的一端连通,充气囊为双层结构,充气囊包括内囊和外囊,内囊与外囊之间留存有间隙,充气管的一端与内囊连通。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内囊充气时,外囊可以跟随内囊一起膨胀,在不影响内囊正常充气的情况下对内囊起到保护,减少内囊受到损伤,进而减小充气囊发生漏气的可能。
[0010]优选的,管体的另一端为进料端,进料端上设置有两个支管,两支管均与管体连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支管可以分别用于两种不同的物质进料,提高适用性。
[0012]优选的,还包括进料管,支管具有柔性,进料管的外侧壁套设在支管的内侧壁上。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管用于进料,将进料管套设在支管上,实现进料管与支管之间的可拆卸。
[0014]优选的,还包括堵块,堵块活动连接在进料管上,进料管远离支管一端的开口呈圆台状,开口的大小沿靠近支管的方向逐渐减小,堵块用于堵住开口。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堵块可以对进料管的开口进行封堵,将开口设为圆台状,堵块的形状与开口相适配,便于堵块从较大开口进入并堵住开口。
[0016]优选的,还包括限位件,管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深度小于管体侧壁的厚度,限位件间隔设置在凹槽内,充气管卡接在凹槽内。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充气管大多是粘接在管体的外周侧上,在使用中充气管会经常与人员的手接触,存在充气管脱落的情况。凹槽的深度小于管体侧壁厚度,不影响管体的密封性。当需要安装充气管时,可以将充气管穿过限位件以卡接在凹槽内,将充气管容纳在凹槽内,减少充气管在管体上凸起,避免充气管与外界直接接触,实现提高充气管安装在管体上的稳定性。
[0018]优选的,限位件的一端固接在凹槽的一侧上,另一端设有倾斜部,倾斜部沿靠近凹槽槽底的方向向下倾斜。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出气管时,便于将出气管沿着倾斜部卡入凹槽内。
[0020]优选的,还包括若干缓冲部,各缓冲部位于内囊与外囊之间。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囊逐渐撑大时,内囊的压力会传递到缓冲部,缓冲部再传递到外囊上。
[0022]优选的,缓冲部的横截面呈椭圆型,缓冲部的弧面贴合在内囊和外囊上。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椭圆形的缓冲部与内囊和外囊接触时具有更宽的接触面,增加缓冲部与二者之间接触的面积,优化压力的分布。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1)通过设置内囊和外囊,外囊在不影响内囊正常充气的情况下对内囊起到保护减少内囊受到损伤,进而减小充气囊发生漏气的可能;
[0026](2)通过设置凹槽和限位件,当需要安装充气管时,可以将充气管穿过限位件以卡接在凹槽内,将充气管容纳在凹槽内,减少充气管在管体上凸起,避免充气管与外界直接接触,实现提高充气管安装在管体上的稳定性;
[0027](3)通过设置缓冲部,当内囊逐渐撑大时,内囊的压力会传递到缓冲部,缓冲部再传递到外囊上。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双层囊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图1中局部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双层囊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3缓冲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1、管体;2、支管;3、进料管;4、开口;5、堵块;6、充气囊;61、内囊;62、外囊;7、凹槽;8、限位件;9、倾斜部;10、缓冲部;11、充气管;12、插入端;13、进料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实施例1
[0035]本申请实施例1公开双层囊气管导管。参照图1,双层囊气管导管包括管体1、充气囊6、充气管11、支管2和进料管3。管体1呈透明或者半透明,内外表面光滑、无机械杂质和异物。管体1的一端为进料端13,另一端为插入端12,充气囊6包围并密封设置在插入端12的外
表面上。充气管11安装在管体1的外壁上,充气囊6与充气管11的一端连通。
[0036]支管2设置有两根,两支管2安装在进料端13上且均与管体1连通。两个支管2可以分别用于两种不同的物质进料,提高适用性。支管2具有柔性,进料管3的外侧壁套设在支管2的内侧壁上,实现进料管3与支管2之间的可拆卸。
[0037]参照图2,管体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凹槽7,凹槽7沿管体1长度方向设置,凹槽7的深度小于管体1侧壁的厚度,减少对管体1的密封性造成的影响;限位件8呈块状且具有柔性,限位件8间隔设置在凹槽7内,充气管11卡接在凹槽7内。
[0038]限位件8的一端固接在凹槽7的一侧上,另一端设有倾斜部9,倾斜部9沿靠近凹槽7槽底的方向向下倾斜,倾斜部9可以方便限位件8卡入凹槽7内。
[0039]当需要安装充气管11时,可以将充气管11穿过限位件8以卡接在凹槽7内,将充气管11容纳在凹槽7内,减少充气管11在管体1上凸起,避免充气管11与外界直接接触,减少充气管11脱落的情况,实现提高充气管11安装在管体1上的稳定性。
[0040]其中,充气囊6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囊61和外囊62,内囊61与外囊62之间留存有间隙,充气管11的一端与内囊61连通。现有技术中的充气囊6为单层结构,较薄,当对充气囊6充气后,充气囊6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破损,进而导致漏气。而现在双层充气囊6中的外囊62可以对内囊61起到保护的作用,即使内囊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层囊气管导管,包括管体(1)、充气囊(6)和充气管(11),管体(1)的一端为插入端(12),充气囊(6)包围并密封设置在插入端(12)的外表面上,充气囊(6)与充气管(11)的一端连通,其特征在于,充气囊(6)为双层结构,充气囊(6)包括内囊(61)和外囊(62),内囊(61)与外囊(62)之间留存有间隙,充气管(11)的一端与内囊(6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囊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管体(1)的另一端为进料端(13),进料端(13)上设置有两个支管(2),两支管(2)均与管体(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囊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管(3),支管(2)具有柔性,进料管(3)的外侧壁套设在支管(2)的内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囊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堵块(5),堵块(5)活动连接在进料管(3)上,进料管(3)远离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仁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