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储液器、空调系统和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923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储液器、空调系统和热泵系统。该气液分离储液器包括壳体、与壳体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且与出气管连通的气液分离管;还包括U形液管,U形液管的至少部分位于壳体内部,以与壳体内的液态冷媒接触,U形液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伸出至壳体外部,进液口用于连通冷凝器的出液口,出液口用于连通蒸发器的进液口。该气液分离储液器增设了U形液管,该U形液管用于流通经冷凝器流出的高压中温液态冷媒,气液分离储液器内的液态冷媒可吸收U形液管的热量进而蒸发为气态冷媒,可以有效防止压缩机的液击问题。可以有效防止压缩机的液击问题。可以有效防止压缩机的液击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分离储液器、空调系统和热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储液器、空调系统和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现有的空调系统或者热泵系统主要由压缩机2、冷凝器3、节流元件5以及蒸发器4四个主要部件以及冷媒循环介质等辅助部件组成。工作时,冷媒通过压缩机2压缩后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冷媒,经过冷凝器3散热后成为高压中温的过冷液态冷媒,冷媒经过节流元件5节流后冷媒发生相变,以气液两相低温低压状态进入蒸发器4进行吸热升温,经过升温后的低温过热气体冷媒回到压缩机2。
[0003]压缩机是整个空调或热泵系统的核心,也是其动力输出的源泉,而压缩机储液器作为转子式压缩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储液器储液的多少和气液分离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压缩机的性能以及寿命。
[0004]当压缩机在空调系统或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制冷剂在蒸发器4中蒸发不完全,而导致持续的有液态制冷剂通过吸气管进入压缩机储液器中,当压缩机储液器储液不够或者是有异常时,持续的有液态制冷剂就会进入压缩机2腔体内,在压缩机2腔体内形成雾状冷媒状态并被吸入压缩腔,这种现象称之为液击。如图2所示,现有的储液器一般由进气管12、滤网16、储液器本体11、隔板17、回油孔141以及出气管13等组成,但是由上述结构组成的储液器依然存在液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储液器,以解决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液击问题。
[0006]一种气液分离储液器,包括:
[0007]壳体、与所述壳体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出气管连通的气液分离管;
[0008]还包括:
[0009]U形液管,所述U形液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部,以与所述壳体内的液态冷媒接触,所述U形液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伸出至所述壳体外部,所述进液口用于连通冷凝器的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用于连通蒸发器的进液口。
[0010]作为气液分离储液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形液管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部分呈螺旋状。
[0011]作为气液分离储液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形液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与所述进气管同侧设置。
[0012]作为气液分离储液器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滤,所述滤网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且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气液分离管之间,所述滤网用于对由所述进气管进入的气态冷
媒进行过滤。
[0013]作为气液分离储液器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气液分离管以及所述U形液管穿设于所述隔板,所述隔板设置有通气孔。
[0014]作为气液分离储液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液分离管设置有回油孔。
[0015]作为气液分离储液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回油孔的孔口处设置有过滤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所述的气液分离储液器,以及
[0016]压缩机本体、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气液分离储液器的所述进气管通过管路与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储液器的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压缩机本体连通,所述压缩机本体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冷凝器通过管路与所述气液分离储液器的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储液器的所述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蒸发器连通。
[0017]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包括所述的气液分离储液器,以及
[0018]压缩机本体、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气液分离储液器的所述进气管通过管路与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储液器的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压缩机本体连通,所述压缩机本体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冷凝器通过管路与所述气液分离储液器的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储液器的所述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蒸发器连通。
[0019]作为空调系统或者热泵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节流元件,所述节流元件设置于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蒸发器的连通管路。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储液器,该气液分离储液器包括壳体、与壳体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且与出气管连通的气液分离管;还包括U形液管,U形液管的至少部分位于壳体内部,以与壳体内的液态冷媒接触,U形液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伸出至壳体外部,进液口用于连通冷凝器的出液口,出液口用于连通蒸发器的进液口。U形液管用于流通经冷凝器流出的高压中温液态冷媒,气液分离储液器内的液态冷媒可吸收U形液管的热量而蒸发为气态冷媒,保障了气液分离储液器内的过热度。
[002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和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本体、冷凝器和蒸发器以及上述气液分离储液器,将气液分离储液器的U形液管分别与冷凝器和蒸发器连接,在不增加外部结构的情况下,利用冷凝器流出的高压中温液态冷媒保障了气液分离储液器内的过热度,进而有效地防止了压缩机的液击问题,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现有的空调系统或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4]图2是现有的储液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气液分离储液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空调系统或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1、壳体;12、进气管;13、出气管;14、气液分离管;141、回油孔;15、U形液管;16、滤网;17、隔板;
[0029]2、压缩机本体;3、冷凝器;4、蒸发器;5、节流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3]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气液分离储液器,包括:壳体(11)、与所述壳体连通的进气管(12)和出气管(13)、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部且与所述出气管(13)连通的气液分离管(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形液管(15),所述U形液管(15)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11)内部,以与所述壳体(11)内的液态冷媒接触,所述U形液管(15)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伸出至所述壳体(11)外部,所述进液口用于连通冷凝器(3)的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用于连通蒸发器(4)的进液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液管(15)位于所述壳体(11)内的部分呈螺旋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液管(15)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与所述进气管(12)同侧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储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网(16),所述滤网(16)安装于所述壳体(11)内部,且设置于所述进气管(12)与所述气液分离管(14)之间,所述滤网(16)用于对由所述进气管(12)进入的气态冷媒进行过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储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17),所述隔板(17)安装于所述壳体(11)内部,所述气液分离管(14)以及所述U形液管(15)穿设于所述隔板(17),所述隔板(17)设置有通气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管(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龙飞刘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