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压力容器外壳的矫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230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矫正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于压力容器外壳的矫正机构,包括底座;固定座;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上压紧辊;咬入段;下压紧辊;转动驱动部件;推动部件,用于在第二转轴旋转时,能够对套在上压紧辊上的压力容器外壳端面产生推力。通过设置咬入段,使得压力容器外壳的端部能够经由咬入段的逐渐咬入,进而能够使压力容器更好地咬入上压紧辊、下压紧辊之间的间隙中,避免由于上压紧辊、下压紧辊间隙过小,而导致压力容器壁厚较大无法进入间隙中进行矫正;通过设置推动部件,使得第二转轴在旋转时,能够推动压力容器移动,进而实现压力容器能够均匀送入上压紧辊、下压紧辊之间,以达到均匀送料的效果。以达到均匀送料的效果。以达到均匀送料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压力容器外壳的矫正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矫正装置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压力容器外壳的矫正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
[0003]压力容器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表面容易产生变形,进而导致其外壁的曲率变化较大,从而可能对压力容器的正常使用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10231072U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的矫正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和压紧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减速电机、连接柱、开口向右的滚动槽、第一安装座和支撑座,连接柱与第一减速电机连接,连接柱与滚动槽连接,滚动槽连接支撑座;压紧组件包括第二减速电机、第二旋转辊、V带、第一旋转辊、上压紧辊、支架、下压紧辊和第二安装座,下压紧辊的周侧面上套接有第二限位套,上压紧辊的周侧面上套接有第一限位套,第一限位套周侧面上连接支架。
[0004]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矫正装置在对压力容器外壳进行矫正时,是通过将压力容器外壳卡入上压紧辊、下压紧辊之间进行压紧矫正的,由于上压紧辊与下压紧辊是固定安装形式,两者外缘之间的间隙是固定的,这样就导致压力容器外壳壁厚较大时,无法放入上压紧辊、下压紧辊之间,即,无法快速地被上压紧辊、下压紧辊咬入,进而影响对压力容器的矫正,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矫正装置在对压力容器进行矫正时,需要工人将压力容器套在上压紧辊上,矫正的位置即为压力容器套在上压紧辊的部位,这样就导致矫正初期,上压紧辊、下压紧辊矫正的载荷较大,进而影响矫正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压力容器外壳的矫正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压力容器外壳的矫正机构,包括:
[0007]底座;
[0008]固定座,设于所述底座一端,所述固定座自上而下依次水平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
[0009]上压紧辊,固定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上压紧辊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设有锥形的咬入段,所述咬入段的外径朝远离固定座的方向依次递减;
[0010]下压紧辊,固定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且与所述上压紧辊之间具有空隙;
[0011]转动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上压紧辊、下压紧辊同步反向转动;
[0012]推动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转轴旋转时,能够对套在所述上压紧辊上的压力容器外壳端面产生推力。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压力容器外壳的矫正机构中,所述转动驱动部件包括:
[0014]减速电机,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且与所述第二转轴驱动连接;
[0015]第一齿轮,固定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
[0016]第二齿轮,固定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外啮合。
[0017]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压力容器外壳的矫正机构中,所述推动部件包括:
[0018]螺纹杆,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上;
[0019]丝母套,螺纹套装于所述螺纹杆;
[0020]连接杆,通过伸缩结构连接在所述丝母套外缘上,所述伸缩结构使得连接杆能够沿丝母套的径向移动;
[0021]卡块,固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且所述卡块上开设有供第一转轴自由通过的、缺口形式的卡槽。
[0022]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压力容器外壳的矫正机构中,所述伸缩结构包括:
[0023]固定套,固接于所述丝母套,所述固定套上开设有供连接杆伸缩插合的盲孔;
[0024]弹簧,安装于所述盲孔内,且弹性抵顶所述连接杆。
[0025]如上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压力容器外壳的矫正机构中,所述连接杆上穿设有限位销,所述固定套外壁上开设有供限位销插合的腰形孔。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咬入段,使得压力容器外壳的端部能够经由咬入段的逐渐咬入,进而能够使压力容器更好地咬入上压紧辊、下压紧辊之间的间隙中,避免由于上压紧辊、下压紧辊间隙过小,而导致压力容器壁厚较大无法进入间隙中进行矫正;通过设置推动部件,使得第二转轴在旋转时,能够推动压力容器移动,进而实现压力容器能够均匀送入上压紧辊、下压紧辊之间,以达到均匀送料的效果,这样避免对压力容器局部位置进行矫正时,而产生的矫正部位与未矫正部位连接处产生痕迹,从而影响压力容器外壳的表面质量,通过设置连接杆受到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得连接杆能够带动卡块朝上移动,并使第一转轴卡入卡槽内,然后随着螺纹杆的转动,并由丝母套与螺纹杆的螺纹旋合,进而驱动卡块移动,使得卡块能推动压力容器移动,实现压力容器的均匀送料。
附图说明
[002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8]图1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压力容器外壳的矫正机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图1中A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压力容器外壳的矫正机构中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压力容器外壳的矫正机构中上压紧辊、下压紧辊咬入压力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

底座,2

第一齿轮,3

减速电机,4

固定座,5

第二齿轮,6

上压紧辊,7

下压紧辊,8

咬入段,9

第一转轴,10

螺纹杆,11

丝母套,12

腰形孔,13

固定套,14

限位销,15

弹簧,16

连接杆,17

卡块,18

压力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4]实施例
[0035]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压力容器外壳的矫正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长度方向的一端竖直焊接有固定座4,固定座4上通过安装轴承自上而下依次水平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另外第一转轴9上固定套装有上压紧辊6,上压紧辊6远离固定座4的一端设有锥形的咬入段8,咬入段8的外径朝远离固定座4的方向依次递减,另外第二转轴上固定套装有下压紧辊7,下压紧辊7与上压紧辊6之间具有空隙,该空隙的纵向尺寸与压力容器矫正后的壁厚尺寸一致,这样通过将压力容器18外壳套入第一转轴9上,然后通过咬入段8的过渡,使得压力容器18外壳边缘能够逐渐被咬入上压紧辊、下压紧辊之间的间隙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压力容器外壳的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固定座(4),设于所述底座(1)一端,所述固定座(4)自上而下依次水平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上压紧辊(6),固定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9),所述上压紧辊(6)远离固定座(4)的一端设有锥形的咬入段(8),所述咬入段(8)的外径朝远离固定座(4)的方向依次递减;下压紧辊(7),固定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且与所述上压紧辊(6)之间具有空隙;转动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上压紧辊(6)、下压紧辊(7)同步反向转动;推动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转轴旋转时,能够对套在所述上压紧辊(6)上的压力容器外壳端面产生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压力容器外壳的矫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部件包括:减速电机(3),安装于所述固定座(4),且与所述第二转轴驱动连接;第一齿轮(2),固定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第二齿轮(5),固定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9),且与所述第一齿轮(2)外啮合。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