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塔架预应力加劲型钢混凝土高桩承台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186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电塔架预应力加劲型钢混凝土高桩承台基础,包括嵌岩桩基、型钢承台、承台后浇混凝土和预应力装置,所述嵌岩桩基底部为中空夹层钢管钢筋混凝土结构,型钢承台为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结构,型钢承台底部设置有四角靴梁,承台后浇混凝土包覆型钢承台底部四角靴梁将型钢承台底部与嵌岩桩基的顶部固定,多组预应力装置设置在承台后浇混凝土中用于增加型钢承台与下部嵌岩桩基的整体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桩承台基础解决了塔筒底部与承台混凝土因协同受力接触面积小导致应力集中现象严重的问题,避免塔筒与承台混凝土连接处极易开裂等问题。处极易开裂等问题。处极易开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塔架预应力加劲型钢混凝土高桩承台基础


[0001]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具体属于一种风电塔架预应力加劲型钢混凝土高桩承台基础。

技术介绍

[0002]海积和冲洪积堆积层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较差,承载力低且厚度分布不均匀,下伏层中风化岩层分布不规律,起伏变化较大,适合采用高桩混凝土承台基础,此种基础形式借鉴了港口工程中靠船墩和跨海大桥桥墩的桩基础形式,由群桩和承台组成。
[0003]传统的高桩承台基础由钢管桩基和钢筋混凝土承台组成,钢管桩顶部设置连接钢筋并与承台内部钢筋骨架焊接,钢塔筒底部设置加劲肋与预埋件埋入承台混凝土中,传统高桩承台基础因采用钢管桩基,当海上风电上部塔筒较高且风机重量较大时,需采用大量的钢管桩用于增加基础承载力,同时钢管桩顶部通过连接钢筋与承台内钢筋骨架连接,连接性能随海洋环境的影响较大容易导致连接劣化;因钢塔筒底部整体埋入混凝土承台中,仅仅依靠塔筒底部焊接的加劲肋与预埋件增加塔筒与承台的锚固力容易导致塔筒与承台连接处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塔筒环向混凝土大范围开裂,上述因素降低了海上风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塔架预应力加劲型钢混凝土高桩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嵌岩桩基(1)、型钢承台(2)、承台后浇混凝土(3)和预应力装置(4),所述嵌岩桩基(1)底部为中空夹层钢管钢筋混凝土结构,型钢承台(2)为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结构,型钢承台(2)底部设置有四角靴梁(202),承台后浇混凝土(3)包覆型钢承台(2)底部四角靴梁(202)将型钢承台(2)底部与嵌岩桩基(1)的顶部固定,多组预应力装置(4)设置在承台后浇混凝土(3)中用于增加型钢承台(2)与下部嵌岩桩基(1)的整体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架预应力加劲型钢混凝土高桩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岩桩基(1)包括顶部承台(100)和底部桩基(101),多个底部桩基(101)固定连接在顶部承台(100)底部,多个底部桩基(101)轴线向外设有倾角,倾角度数为3
°
~15
°
;顶部承台(100)为混凝土承台;底部桩基(101)为中空夹层钢管钢筋混凝土桩,多个中空夹层钢管钢筋混凝土桩之间的间距至少为桩径的1.5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电塔架预应力加劲型钢混凝土高桩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底部桩基(101)包括桩基内钢管(1011)、桩基外钢管(1012)和桩基夹层钢筋混凝土(1013),桩基内钢管(1011)设置在桩基外钢管(1012)中,桩基夹层钢筋混凝土(1013)位于桩基内钢管(1011)外壁和桩基外钢管(1012)内壁构成的夹层,桩基外钢管(1012)顶部嵌入顶部承台(100)中,底部嵌入基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电塔架预应力加劲型钢混凝土高桩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夹层钢筋混凝土(1013)包括螺旋钢筋骨架(1014)和夹层混凝土(1015),夹层混凝土(1015)用于包覆螺旋钢筋骨架(1014);螺旋钢筋骨架(1014)包括骨架主筋(10141)和顶部增大端(10143),骨架主筋(10141)底部嵌入基岩,顶部增大端(10143)与顶部承台(100)底部连接,且需将顶部增大端(10143)整体嵌入与之连接的顶部承台(100)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架预应力加劲型钢混凝土高桩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承台(2)包括塔筒(201)和设置在塔筒(201)顶部的刚性法兰(203),塔筒(201)为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塔筒,塔筒(201)底部设置有四角靴梁(202),塔筒(201)底部和四角靴梁(202)底部均与嵌岩桩基(1)顶部锚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架预应力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宏孙清王亚晨张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