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雨刮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181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雨刮电机,其电机壳体部件用环形磁钢代替了原有的四片磁钢;电枢部件的冲片齿加宽设计;刷架环部件不包括原有的电容、电感和保护器,使用导片代替原有的导线,导片端部折弯后再与穿心电容引脚焊接;蜗轮部件的蜗轮轴加长,在蜗轮轴中部增加滚花,且蜗轮轴滚花上下直径不同,将摇臂部件直接压装至蜗轮轴上;蜗杆头部位置横方向的减壳体上有开槽,装配有挡块进行限位;电机蜗轮轴处包括常规O型圈密封,还增加了输出轴罩的防水结构,输出轴罩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与蜗轮轴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经过优化结构设计,减小了车身空间的占用。小了车身空间的占用。小了车身空间的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雨刮电机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领域,尤其汽车雨刮电机的结构设计,具体地涉及一种前雨刮电机,适用于所有永磁直流前雨刮电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轻量化和高性能化的发展趋势,对汽车各零部件减轻重量、增加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前雨刮传动系统作为前舱区域内的运动件,存在需要车身空间大、体积大、重量大、结构复杂和装配效率低等缺陷。
[0003]现有前雨刮系统通过雨刮电机带动四连杆部件驱动雨刮臂进行刮刷运动,占用车身空间大,方案布置时较为复杂。
[0004]参见附图11上图,现有技术的前雨刮电机驱动示意图,包括中间电机a驱动曲柄部件d再驱动两个连杆部件b、从而驱动两个摇臂部件c,其中电机壳体部件中包含四片磁钢,存在充磁工序,装配效率低;电枢部件包含的冲片参见附图12,冲片齿较窄;刷架环部件包括了电容、电感和保护器等原件,结构复杂;蜗轮部件通常采用螺纹将曲柄部件连接至蜗轮轴上,进而由曲柄部件带动四连杆部件运动;电机蜗轮轴处只有常规O型圈密封,防水效果差。本专利技术人经过优化前雨刮电机结构设计,将电机移到左边直接驱动一个连杆部件从而驱动两个摇臂部件,减小了车身空间的占用,参见附图11下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雨刮电机,该电机在现有前雨刮系统的基础上将电机和驾驶侧轴融为一体,通过电机直接驱动驾驶侧刮臂,减少四连杆零件,来减小车身空间的占用,解决了现有前雨刮系统通过雨刮电机带动四连杆部件驱动雨刮臂进行刮刷运动,占用车身空间大,方案布置时较为复杂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前雨刮电机,包括电机壳体部件、电枢部件、刷架环部件、蜗轮部件、压盖部件、挡块、减壳体、输出轴罩和摇臂部件,其中电机壳体部件包括电机壳体和环形磁钢,用环形磁钢代替了原有的四片磁钢;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枢部件包括滚珠轴承A、冲片、换向器、滚珠轴承B和蜗杆,冲片的冲片齿加宽设计;
[0009]进一步地,所述刷架环部件包括导片A、刷盒、电刷、扭簧、导片B、刷架环、穿心电容和接线片,不包括原有的电容、电感和保护器,使用导片代替原有的导线,导片A和导片B端部折弯后再与穿心电容引脚焊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蜗轮部件包括蜗轮和蜗轮轴,蜗轮轴加长,在蜗轮轴中部增加滚花,且蜗轮轴滚花上下直径不同,将摇臂部件直接压装至蜗轮轴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蜗杆头部位置横方向的减壳体上有开槽,装配有挡块进行限位。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蜗轮轴处包括常规O型圈密封,还增加了输出轴罩的防水结
构,输出轴罩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与蜗轮轴过盈配合。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0014]本技术在现有前雨刮系统基础上将电机和驾驶侧轴融为一体,通过电机直接驱动驾驶侧刮臂,减少四连杆零件,来减小车身空间的占用;用于驱动前雨刮总成和驾驶侧刮臂,通过前雨刮总成为驾驶侧刮臂运行提供动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电机壳体部件示意图,
[0017]图3是电枢部件示意图,
[0018]图4是电枢部件的冲片示意图,
[0019]图5是刷架环部件示意图,
[0020]图6是刷架环部件中导片与穿心电容的连接示意图(含A

A剖视图),
[0021]图7是蜗轮部件的示意图,
[0022]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9 是蜗轮蜗杆在减壳体内装配示意图,
[0024]图10是涡轮轴防水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是现有技术前雨刮电机驱动与本申请的电机驱动比较图,
[0026]图12是现有技术冲片示意图。
[0027]图中:电机壳体部件1、电枢部件2、刷架环部件3、蜗轮部件4、压盖部件5、挡块6、减壳体7、输出轴罩8、摇臂部件9;电机壳体101、磁钢102;滚珠轴承A201、冲片202、换向器203、滚珠轴承B204、蜗杆205;导片A301、刷盒302、电刷303、扭簧304、导片B305、刷架环306、穿心电容307和接线片308;蜗轮401、蜗轮轴4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9]参见图1、图2,一种前雨刮电机,包括电机壳体部件1、电枢部件2、刷架环部件3、蜗轮部件4、压盖部件5、挡块6、减壳体7、输出轴罩8和摇臂部件9,其中电机壳体部件1包括电机壳体101和环形磁钢102,用环形磁钢102代替了原有的四片磁钢,使电机不再进行充磁工序,减少了电机装配工序,提高装配效率的同时提高前雨刮电机力矩;
[0030]参见图3、图4,所述电枢部件2包括滚珠轴承A201、冲片202、换向器203、滚珠轴承B204和蜗杆205,冲片202的冲片齿加宽,加大了线圈切割磁感线面积,有效的提高电机力矩;
[0031]参见图5、图6,所述刷架环部件3包括导片A301、刷盒302、电刷303、扭簧304、导片B305、刷架环306、穿心电容307和接线片308,不包括原有的电容、电感和保护器,使用导片代替原有的导线,导片A301和导片B305端部折弯后再与穿心电容307引脚焊接;
[0032]取消了电容、电感和保护器等原件,结构更加简单;同时使用导片代替传统结构中的导线,强度更高不易变形和损坏,且将导片端部折弯后再与穿心电容引脚焊接,更为方便
快捷,可以提高刷架环部件的生产效率。
[0033]参见图7、图8,所述蜗轮部件4包括蜗轮401和蜗轮轴402,蜗轮轴402加长,在蜗轮轴402中部增加滚花,且蜗轮轴滚花上下直径不同,将摇臂部件9直接压装至蜗轮轴402上,也可以精确定位摇臂部件9位置;
[0034]参见图9,所述蜗杆205头部位置横方向的减壳体7上有开槽,装配有挡块6进行限位,防止在电机堵转时,蜗杆205出现侧弯,从而使得中心距变大导致蜗轮401剃齿不工作的情况。
[0035]参见图10,所述电机蜗轮轴402处包括常规O型圈密封,还增加了输出轴罩8的防水结构,对电机蜗轮轴402处进行防水处理,输出轴罩8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与蜗轮轴过盈配合,有效防止出现雨水沿蜗轮轴402流动到电机内部上,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0036]参见图11下图,本专利技术从压缩前雨刮传动系统入手,将前雨刮电机代替驾驶侧输出轴,缩小了运动空间,减小两个传动零件(省去一个连杆部件和曲柄部件),即将电机移到左边直接驱动一个连杆部件从而驱动两个摇臂部件,简化了前雨刮传动系统,又提高了装配效率,使得产品设计时更容易满足车身空间需求。
[0037]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雨刮电机,包括电机壳体部件(1)、电枢部件(2)、刷架环部件(3)、蜗轮部件(4)、压盖部件(5)、减壳体(7)和摇臂部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部件(1)包括电机壳体(101)和环形磁钢(102),用环形磁钢(102)代替了原有的四片磁钢;所述电枢部件(2)包括滚珠轴承A(201)、冲片(202)、换向器(203)、滚珠轴承B(204)和蜗杆(205),冲片(202)的冲片齿加宽设计;所述刷架环部件(3)包括导片A(301)、刷盒(302)、电刷(303)、扭簧(304)、导片B(305)、刷架环(306)、穿心电容(307)和接线片(308),不包括原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永韦富贵龚桂华王国文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万江航空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