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耳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12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耳保护器,该保护器由罩体、固定带、调节装置组成,罩体外部连接固定带,固定带上设置调节装置,罩体内截面从内层到表层分别设置可塑性金属条、棉垫层、凝胶层;在使用该再造耳保护器时,通过固定带将罩体固定在再造耳外,将再造耳包覆住,再通过调节装置对固定带进行调节至合适压力状态固定,罩体内截面设置的可塑性金属条可进行罩体内截面接触患者皮肤处罩体轮廓的塑形完全贴合,凝胶层贴合在患者皮肤表面,棉垫层在中间作为缓冲,既能实现稳定的固定效果,对患者再造耳进行保护,同时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损伤,佩戴舒适。佩戴舒适。佩戴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耳保护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耳保护器。

技术介绍

[0002]先天性小耳畸形(Microtia),或称为先天性外中耳畸形,表现为重度耳廓发育不全、有外耳道闭锁或狭窄、中耳畸形,而内耳发育多为正常,通过骨传导有一定听力。需要通过全耳廓再造和听功能重建手术来治疗。
[0003]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发病率文献报道不尽相同,与人种和地域均有关系。最近的报道在我国的发病率是5.18/10000。男性多于女性(2:1),以右侧畸形较多见,双侧畸形在10%左右。小耳畸形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一般认为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中在母亲妊娠早期由于病毒性感冒、妊娠反应过重、家庭装修的有毒物质等都是可能导致小耳畸形发病的因素,有小耳畸形家族史的患者遗传发病率大致2.9%

33.8%。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的临床特征涉及的部位主要是耳廓、外耳道和中耳,内耳往往不受累。
[0004]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外耳廓再造,另一个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耳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固定带、调节装置;所述罩体外部连接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设置调节装置;所述罩体内截面从内层到表层分别设置可塑性金属条、棉垫层、凝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耳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内截面与包覆面,包覆面为椭圆半球体,由透明硬质硅胶材料制成,并开设若干透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耳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面上部与下部开设引流管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荆建军李海红郑亮张龙芳刘玉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