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耳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12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耳保护器,该保护器由罩体、固定带、调节装置组成,罩体外部连接固定带,固定带上设置调节装置,罩体内截面从内层到表层分别设置可塑性金属条、棉垫层、凝胶层;在使用该再造耳保护器时,通过固定带将罩体固定在再造耳外,将再造耳包覆住,再通过调节装置对固定带进行调节至合适压力状态固定,罩体内截面设置的可塑性金属条可进行罩体内截面接触患者皮肤处罩体轮廓的塑形完全贴合,凝胶层贴合在患者皮肤表面,棉垫层在中间作为缓冲,既能实现稳定的固定效果,对患者再造耳进行保护,同时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损伤,佩戴舒适。佩戴舒适。佩戴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耳保护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耳保护器。

技术介绍

[0002]先天性小耳畸形(Microtia),或称为先天性外中耳畸形,表现为重度耳廓发育不全、有外耳道闭锁或狭窄、中耳畸形,而内耳发育多为正常,通过骨传导有一定听力。需要通过全耳廓再造和听功能重建手术来治疗。
[0003]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发病率文献报道不尽相同,与人种和地域均有关系。最近的报道在我国的发病率是5.18/10000。男性多于女性(2:1),以右侧畸形较多见,双侧畸形在10%左右。小耳畸形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一般认为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中在母亲妊娠早期由于病毒性感冒、妊娠反应过重、家庭装修的有毒物质等都是可能导致小耳畸形发病的因素,有小耳畸形家族史的患者遗传发病率大致2.9%

33.8%。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的临床特征涉及的部位主要是耳廓、外耳道和中耳,内耳往往不受累。
[0004]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外耳廓再造,另一个是听功能重建。一般先行外耳廓再造,再行听功能重建。外耳廓再造的手术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常用的方法可分为三期:
[0005]第一期:完成耳后皮瓣延迟手术,为耳再造手术做准备。相当于为修建一座漂亮房屋的“打地基”的工作。
[0006]第二期:采用耳后延迟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耳再造术完成耳再造。相当于为修建一座漂亮房屋的“建房子”的工作。
[0007]第三期:完成耳屏再造、外耳道成形和再造耳局部修整,使再造耳更美观。相当于为修建一座漂亮房屋的“装修”的工作。
[0008]先天性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由于再造耳是采用一期手术制备的耳后延迟皮瓣加二次手术时取自病人自身的肋软骨在全身麻醉下行立体支架法制作的,再造耳虽已成为一个立体结构,但是刚通过手术缝合存活的皮肤极其脆弱,不耐摩擦,极易损伤。再加上行耳再造手术的患者绝大部分都是7—14岁的儿童,患儿天性活泼好动,主观防护意识不强,白天可能碰撞,晚上睡觉时头部容易旋转而难以避免再造耳与枕头发生摩擦,或者受压。为了减少这种外力对再造耳造成的摩擦与受压损伤,临床医师一般会嘱咐患儿出院回家后尽量采用对侧卧位,勿让再造耳受压,注意使用柔软枕头以防睡梦中伤及再造耳。但是尽管如此,仍有部分患儿不能很好注意,在二次手术后出现再造耳的摩擦和受压损伤。
[0009]所以,需要一种能够保护再造耳,避免损伤并且佩戴舒适的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耳保护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耳保护器,该保护器由罩体、固定带、调节装置组成,罩体外部连接固定带,固定带上设置调节装置,罩体内截面从内层到表层分别设置可塑性金属条、棉垫层、凝胶层;在使用该再造耳保护器时,通过固定带将罩体固定在再造耳外,将再造耳包覆住,再通过调节装置对固定带进行调节至合适压力状态固定,罩体内截面设置的可塑性金属条可进行罩体内截面接触患者皮肤处罩体轮廓的塑形完全贴合,凝胶层贴合在患者皮肤表面,棉垫层在中间作为缓冲,既能实现稳定的固定效果,对患者再造耳进行保护,同时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损伤,佩戴舒适。
[0011]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耳保护器,包括:罩体、固定带、调节装置;
[0012]所述罩体外部连接固定带;
[0013]所述固定带上设置调节装置;
[0014]所述罩体内截面从内层到表层分别设置可塑性金属条、棉垫层、凝胶层。
[0015]优选的,所述罩体包括内截面与包覆面,包覆面为椭圆半球体,由透明硬质硅胶材料制成,并开设若干透气孔;
[0016]优选的,所述包覆面上部与下部开设引流管孔;
[0017]优选的,所述内截面外部可拆卸连接固定带;
[0018]优选的,所述可塑性金属条外上下部分别连接连接柱;
[0019]优选的,所述连接柱设置卡槽与固定带两端的卡扣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外壳、按压柱、弹簧,外壳与按压柱开设通孔,固定带自通孔穿过连接,按压柱底部连接弹簧,弹簧底部连接外壳底部,按压柱在外壳内可活动。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该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耳保护器采用固定带上设置调节装置进行固定罩体,可以适应不同头围的患者的固定,普适性较高;
[0023](2)该装置罩体内截面从内层到表层分别设置可塑性金属条、棉垫层、凝胶层,可塑性金属条将内截面塑形完全贴合患者耳部外轮廓,凝胶层贴合在患者皮肤上,棉垫层在中部作为缓冲,固定稳定的同时不会对患者造成压迫性损伤;
[0024](3)该装置椭圆半球形包覆面上开设了透气孔,并在上部与下部开设引流管孔,透气保持造耳干燥的同时可通过引流管孔使用引流管引流,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罩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的罩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的固定带与连接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技术的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为:
[0032]1‑
罩体,11

内截面,1101

凝胶层,1102

棉垫层,1103

可塑性金属条,12

包覆面,1201

透气孔,1202

引流管孔,13

连接柱,1301

卡槽,2

固定带,21

卡扣,3

调节装置,31

外壳,32

按压柱,33

弹簧,34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实施例1
[0035]参阅图1至图5所示,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耳保护器,包括:罩体1、固定带2、调节装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耳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固定带、调节装置;所述罩体外部连接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设置调节装置;所述罩体内截面从内层到表层分别设置可塑性金属条、棉垫层、凝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耳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内截面与包覆面,包覆面为椭圆半球体,由透明硬质硅胶材料制成,并开设若干透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耳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面上部与下部开设引流管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小耳畸形二期手术后再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荆建军李海红郑亮张龙芳刘玉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