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物栽培箱,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包括储液底座;所述储液底座底部内放置有栽培板,且栽培板内部呈排列状开设有栽培槽;所述储液底座顶部安装有透光保温罩;活动网板,所述活动网板安装于栽培槽内,且活动网板底部呈排列状安装有中空管,并且中空管底部与网格架固定连接,网格架位于储液底座内部;所述储液底座两侧分别安装有固定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需要将栽培槽内部植物移栽时,将栽培板放置在地面上,向下按压栽培板,网格架通过中空管带动活动网板向上移动,通过活动网板将栽培槽内部栽培腐殖土和植物根系一并顶出,以便对植物进行移栽,起到保护植物根系效果,提升植物移栽成活率。提升植物移栽成活率。提升植物移栽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栽培箱
[0001]本技术属于植物栽培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植物栽培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为了植物更好地保证植株生长需求,提高植株生产速率以及产量,通话是将其种植在温室大棚中,为其提供一个较好的生长环境,以方便实现大面积种植;对于比较珍贵的植物幼苗或者实验观察所用植物幼苗,则可以种植在植物栽培箱中。
[0003]现有类似的植物栽培箱在应用过程中,难以在破坏植物根系的前提下将栽培腐殖土和植物根系一并取出,通常采用拉拔植物根茎的方式,实现栽培腐殖土与栽培分离效果,极易对植物根系造成伤害,影响植物后续移栽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植物栽培箱,以解决现有类似植物栽培箱在内部植物移栽的过程中,极易对植物根系造成伤害,影响植物后续移栽成活率的问题。
[0005]本技术一种植物栽培箱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一种植物栽培箱,包括储液底座;所述储液底座底部内放置有栽培板,且栽培板内部呈排列状开设有栽培槽;所述储液底座顶部安装有透光保温罩;活动网板,所述活动网板安装于栽培槽内,且活动网板底部呈排列状安装有中空管,并且中空管底部与网格架固定连接,网格架位于储液底座内部;所述储液底座两侧分别安装有固定架,且两个固定架分别与透光保温罩两侧相接触,并且储液底座外侧安装有金属活动框,金属活动框两侧分别安装有传动连杆,金属活动框通过传动连杆与两个固定架相连。
[000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网板滑动连接于栽培槽内部,栽培槽底部开设有滑孔,中空管滑动连接于滑孔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管上下两端分别与活动网板和网格架相连通,中空管内部安装有吸水棉条,吸水棉条顶端位于栽培槽内,吸水棉条底端位于储液底座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底端与储液底座转动连接,两个固定架顶端分别贴合于透光保温罩顶部左右两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储液底座底部外围设有磁力框,金属活动框滑动连接于储液底座外部,金属活动框底部与磁力框吸合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连杆顶端与固定架转动连接,传动连杆顶端与金属活动框转动连接。
[0012]有益效果:
[0013]1.活动网板、中空管和金属活动框的设置,有利于当需要将栽培槽内部植物移栽时,将栽培板放置在地面上,向下按压栽培板,网格架通过中空管带动活动网板向上移动,
通过活动网板将栽培槽内部栽培腐殖土和植物根系一并顶出,以便对植物进行移栽,起到保护植物根系效果,提升植物移栽成活率;并通过吸水棉条将储液底座内部营养液虹吸至栽培槽内,起到对栽培槽内部植物根系补水效果,保障植物生长状况。
[0014]2.固定架、金属活动框和传动连杆的设置,有利于当金属活动框下移至最顶端时,金属活动框与磁力框吸合固定,金属活动框通过传动连杆带动两个固定架向内转动,使两个固定架分别与透光保温罩顶部左右两端相接触,起到对透光保温罩固定效果,保障透光保温罩与储液底座连接的密封性,当需要将透光保温罩开启时,向外转动其中一个固定架,固定架通过传动连杆带动金属活动框向上移动,金属活动框通过传动连杆带动另一个固定架向外转动,使两个固定架同步与透光保温罩相分离,即可将透光保温罩开启,操作更加简便。
[0015]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开合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栽培板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栽培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的活动网板、中空管和网格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2]1、储液底座;101、磁力框;2、透光保温罩;3、栽培板;301、栽培槽;3011、滑孔;4、活动网板;5、中空管;6、网格架;7、吸水棉条;8、固定架;9、金属活动框;10、传动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实施例:
[0026]如图1至图5所示:
[0027]本技术提供一种植物栽培箱,包括储液底座1和活动网板4;储液底座1底部内放置有栽培板3,且栽培板3内部呈排列状开设有栽培槽301;储液底座1顶部安装有透光保温罩2;活动网板4安装于栽培槽301内,且活动网板4底部呈排列状安装有中空管5,并且中空管5底部与网格架6固定连接,网格架6位于储液底座1内部;活动网板4滑动连接于栽培槽301内部,栽培槽301底部开设有滑孔3011,中空管5滑动连接于滑孔3011内,当需要将栽培槽301内部植物移栽时,将栽培板3放置在地面上,向下按压栽培板3,网格架6通过中空管5带动活动网板4向上移动,通过活动网板4将栽培槽301内部栽培腐殖土和植物根系一并顶
出,以便对植物进行移栽,起到保护植物根系效果,提升植物移栽成活率;储液底座1两侧分别安装有固定架8,且两个固定架8分别与透光保温罩2两侧相接触,并且储液底座1外侧安装有金属活动框9,金属活动框9两侧分别安装有传动连杆10,金属活动框9通过传动连杆10与两个固定架8相连。
[0028]其中,中空管5上下两端分别与活动网板4和网格架6相连通,中空管5内部安装有吸水棉条7,吸水棉条7顶端位于栽培槽301内,吸水棉条7底端位于储液底座1内;
[002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吸水棉条7将储液底座1内部营养液虹吸至栽培槽301内,起到对栽培槽301内部植物根系补水效果,保障植物生长状况。
[0030]其中,固定架8底端与储液底座1转动连接,两个固定架8顶端分别贴合于透光保温罩2顶部左右两端,储液底座1底部外围设有磁力框101,金属活动框9滑动连接于储液底座1外部,金属活动框9底部与磁力框101吸合连接,传动连杆10顶端与固定架8转动连接,传动连杆10顶端与金属活动框9转动连接;
[003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金属活动框9下移至最顶端时,金属活动框9与磁力框101吸合固定,金属活动框9通过传动连杆10带动两个固定架8向内转动,使两个固定架8分别与透光保温罩2顶部左右两端相接触,起到对透光保温罩2固定效果,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栽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底座(1);所述储液底座(1)底部内放置有栽培板(3),且栽培板(3)内部呈排列状开设有栽培槽(301);所述储液底座(1)顶部安装有透光保温罩(2);活动网板(4),所述活动网板(4)安装于栽培槽(301)内,且活动网板(4)底部呈排列状安装有中空管(5),并且中空管(5)底部与网格架(6)固定连接,网格架(6)位于储液底座(1)内部;所述储液底座(1)两侧分别安装有固定架(8),且两个固定架(8)分别与透光保温罩(2)两侧相接触,并且储液底座(1)外侧安装有金属活动框(9),金属活动框(9)两侧分别安装有传动连杆(10),金属活动框(9)通过传动连杆(10)与两个固定架(8)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植物栽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网板(4)滑动连接于栽培槽(301)内部,栽培槽(301)底部开设有滑孔(301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