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系统通讯电源在线核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893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系统通讯电源在线核容系统,涉及电源核容技术领域,包括:主控器上电工作时根据输出预设的PWM控制信号;放电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器的PWM控制口,放电驱动电路用于根据PWM控制信号输出放电驱动信号;放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待核容蓄电池的正极,放电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电流检测电路连接待核容蓄电池的负极,放电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放电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放电电路根据放电驱动信号控制待核容蓄电池放电;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主控器的信号接收端,电流检测电路实时检测待核容蓄电池的放电电流并根据放电电流得到采样电压,所述主控器根据所述采样电压对所述待核容蓄电池进行核容。有益效果是定时自动高效高精度有效核容。动高效高精度有效核容。动高效高精度有效核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系统通讯电源在线核容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核容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系统通讯电源在线核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网变电站中,对于直流蓄电池组状态的判断主要依赖于人工周期性的放电测试,通过年度的核对性放电,确定电池组容量是否在标称容量的80%以上,核查容量不足的电池;通过季度的带载放电,核查电池的开路现象。变电站的电池组普遍配置了以电压监测为主的蓄电池在线监测,但对于运行中电池状态的判断毫无作用。
[0003]目前的核对性放电,时间长,基本上采用电阻性负载,电池组的放电转化为热能散发,放电时必须有人在现场,蓄电池室必须开启通风。在目前电网规模不断扩展的情况下,电网检修部门已经没有足够的人员开展此项工作,核对性放电工作已经开始外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力系统通讯电源在线核容系统,包括:一种电力系统通讯电源在线核容系统,包括:
[0005]主控器,所述主控器上电工作时根据输出预设的PWM控制信号;放电驱动电路,所述放电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系统通讯电源在线核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器,所述主控器上电工作时根据输出预设的PWM控制信号;放电驱动电路,所述放电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器的PWM控制口,所述放电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PWM控制信号输出放电驱动信号;放电电路,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待核容蓄电池的正极,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电流检测电路连接所述待核容蓄电池的负极,所述放电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放电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放电电路根据所述放电驱动信号控制所述待核容蓄电池放电;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器的信号接收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待核容蓄电池的放电电流并根据所述放电电流得到采样电压,将所述采样电压发送至所述主控器以实现所述主控器根据所述采样电压对所述待核容蓄电池进行核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通讯电源在线核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主控器的PWM控制口和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供电电源;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第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供电电源;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放电电路的控制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通讯电源在线核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路包括: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放电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和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连接第八电阻的一端和第九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八电阻另一端连接所述放电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登科郝占海邵举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俪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